新昌信息港

标题: 匠心依旧,不忘初衷:走访新昌竹编手艺人刘毅 [打印本页]

作者: 阿喵    时间: 2018-3-15 09:30
标题: 匠心依旧,不忘初衷:走访新昌竹编手艺人刘毅
上世纪80-90年代,新昌竹编与嵊州、东阳齐名,列全国同行之首。新昌竹编素以造型优美、编织精巧、实用与欣赏兼备而驰名中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模拟造型、竹蔑漂染、花筋、蓝胎漆四大工艺特征。然而,新昌竹编企业的曝光度却远远低于新昌的一些大企业。

上午十点,我们来到了青藤轩。早已过了中国茶市的热闹早市,步行街内的人已寥寥无几。



老板刘毅整体介绍了店内情况。他1994年开始做竹编事业,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时间了。现为新昌县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刘毅的父亲刘国才是一名竹编老艺人,今年已经72岁了,是新昌县小将镇下朱部村人,15岁就开始向民间篾匠学习竹编手艺,而刘毅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竹编。

也许你没听说过“青藤轩”,但你一定听说过竹编“天坛”和“地震仪”。走进店内,看到“天坛”和“地震仪”,又惊又叹,惊的是,这几件竹制品都超过两米高;叹的是,庞大的整体和整体中的每一根细密竹丝形成强烈对比,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却细节十足。这也正好体现了匠心二字的意义。


“天坛”

竹编作品“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竹编作品。高280厘、高238厘米,由祈年殿和天坛两部分组成,底座呈12边形,有着12生肖的图案,由7000颗斗拱,450根栏杆和450块栏板组成。其中,最精细的竹丝只有0.3毫米粗,所有材料全采用竹子。是刘毅与父亲刘国才、母亲、姐姐及一些老人花费9个月时间共同制成,已破扛旗世界记录。竹编“天坛”的工艺很复杂,是由古建筑、彩绘、雕刻等多方面组合的综合体。


▲“地震仪”

这件作品以张衡的地动仪复原模型为原型,按2∶1的比例创作,高200厘米,宽128厘米,以竹为原料,手工劈丝,并运用竹丝经纬对换法,综合串丝、翻簧、微雕、精雕、双面雕等技法编制而成。在去年文化部、商务部等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特别金奖”。


▲“万春亭”竹编细节图

除了上文两件,店内的大件竹编,还有“滕王阁”和“万春亭”。凑近拍照时,恍若真实宫殿一角。根根分明的手劈竹丝好像微雕一般精美。


▲竹编“滕王阁”部分图

店内整体木头色、褐色的色调也给人安宁的感觉,是匠人赋予这些竹编安静的气质。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货架上还有很多好玩的小物件,包括竹编花篮、竹编女包、灯罩、饭菜提笼还有小巧的摆件工艺品,看似小巧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还有一些稀罕物,这是夏天抱着乘凉的,是不是第一次见?


“这些小东西,其实编起来并不简单,全部是手工工人一根一根编起来的。”刘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壶,“就像这个小竹壶,盖子是鸡笼顶,编起来比较复杂,壶身是双层,编完一层再翻回去编第二层……


▲鸡笼顶壶盖

“简单一点的竹篮,普通人手快一点的,两个晚上能编好。比较考验耐心”刘毅介绍说。

▲刘毅演示竹编技艺。此图片来自:网友有调

这些竹编的原料——竹丝,它有宽有窄,有薄有厚,有粗有细,最细的只有0.3毫米。很难想象,这些竹丝是手劈的。手编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断;但又要恰到好处的力道,使竹编紧密、结实。


▲细竹丝


▲图片来自网友有调



“竹编都是手工制成,手工艺人一天的工资成本高,又是慢工出细活,所以大部分竹制品单价不低。”老板边做边跟我们介绍,他用一根竹尺固定好竹丝,开始编制地震仪的台面材料。仅仅固定这一个步骤,就用了很多时间,我们也见证了竹编工艺品的“慢”的魅力。



“现在越来越多人都不愿意做这个了,产量不高,价格高。消费群体主要是手头有余钱、又喜欢竹编工艺品的人。如果家里嫁女儿,父母可能会买一对作嫁妆。年轻消费群体却不多。”老板介绍说。



这些竹编令人叹服。20多年的坚持,其中,除了做大事业的心,还有一份使命感鞭策着刘毅,将新昌竹编发扬光大。



此次走访时间不长,除了观赏精美的工艺品,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新昌的小而美的文化企业,以及在岁月中不被磨灭的匠心传承。


相关阅读:
新昌地处浙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竹资源十分丰富。新昌的竹编艺人早在唐宋时期就通过自己的双手,创作了一系列静雅细巧、美观实用的竹编工艺品。明清时期,竹编技艺发展迅速,更加注重竹编制品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紧密结合。

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新昌竹编日渐兴盛。可惜到民国中后期,国家处于战乱状态,到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新昌竹编也曾一度萧条。1951年9月,十三位民间竹编匠人组成了新昌县城关镇竹业生产自救小组(在1958年改名为新昌县工艺竹编厂,1997年转制,成立浙江省新昌县佳艺实业有限公司),从此新昌竹编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逐步发展。

60多年来,还涌现出了王少初、陈再邦、刘国才、舒焕荣、王炎法、陈炎祥等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竹编艺人,不仅创制了各种篮、盘、瓶、罐、盒、箱等实用性较强的竹编工艺品,还创作了观赏和艺术并举的竹编动物、人物、仿古建筑等大型、高档艺术精品,并屡获好评和大奖。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杭州日报、新昌新闻网      

作者: sweet小妹    时间: 2018-3-15 09:43
不错,很文艺
作者: 海过的虚谷    时间: 2018-3-15 10:04
不错
作者: 废旧茅草房    时间: 2018-3-15 10:04

作者: 相印    时间: 2018-3-15 10:05
这个手艺好
作者: 花头精多古    时间: 2018-3-15 10:05
厉害了,我之前还不知道这个企业
作者: 花头精多古    时间: 2018-3-15 10:05
原来新昌还有这些文化企业呀
作者: 清雅淡香    时间: 2018-3-15 10:18
有点味道,坚持不容易
作者: 糖糖乐    时间: 2018-3-15 10:34
好手艺
作者: 迎春梅    时间: 2018-3-15 11:04
手艺真好,厉害
作者: 一万哥    时间: 2018-3-15 11:05
新昌宝地藏龙卧虎,民间达人巧夺天工
作者: 雨田英    时间: 2018-3-15 11:31
好古,什么时候去看看买点来嫁女儿
作者: 冷场小公主    时间: 2018-3-15 12:16
不错
作者: 悠然莹莹    时间: 2018-3-15 12:18

作者: 新昌小飞侠    时间: 2018-3-15 12:47
如此艺术与传统手工高度结合的技艺应该发扬光大!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18-3-15 13:06
精致,难能可贵,技艺高操
作者: 点赞    时间: 2018-3-15 14:04
传统工艺,还能这样坚守着。不说产品之美,光是这份精神,就令人钦佩。
作者: 余云泽    时间: 2018-3-15 14:12
为这位新昌竹编手艺人点赞
作者: 新嵊混血    时间: 2018-3-15 15:17
刘师傅不简单,最艰难是后继无人
作者: 新嵊混血    时间: 2018-3-15 15:18
这么好的技艺要传承下去
作者: 画中仙    时间: 2018-3-15 15:40
老同学刘毅
作者: 我来顶你的帖    时间: 2018-3-15 16:05
如此手艺,不妨与家居相结合,在一些产品中融入竹编元素,应该会有市场
作者: 逆火    时间: 2018-3-15 23:40
竹编真的很难做的,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
作者: 应为所意    时间: 2018-3-16 07:55
厉害
作者: 呵呵哈哈哈    时间: 2018-3-16 10:24
匠心精作 绝美精伦 赞
作者: 蛋挞    时间: 2018-3-16 10:26
新昌手艺人,真牛掰
作者: 新嵊混血    时间: 2018-3-16 11:31
为新昌手艺人点赞
作者: 江南佛客    时间: 2018-3-16 15:45
一年没去人不来古。哈哈
作者: 新昌和气生财    时间: 2018-3-17 10:09

作者: llll    时间: 2018-3-17 10:12
【楼主也是蛮拼的,帮你上头条!】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