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寻找缺失的山居记忆--访写意根雕匠人俞柏青 [打印本页]

作者: 了不起的新昌匠人    时间: 2020-4-13 00:00
标题: 寻找缺失的山居记忆--访写意根雕匠人俞柏青
写意木雕是一种新的木雕艺术流派,像中国画的写意画一样,用笔注重神态意趣的表现,体现木雕创作者的感悟,与传统木雕精工细雕的手法有很大的不同。

上世纪80年代,新昌刮起了一阵花木种植风,传统根雕、木雕也在新昌火了一把。而传统写实木雕的题材千篇一律,在写实木雕大行其道的环境下,俞柏青另辟蹊径,打开了写意木雕的一扇门


图\花花

俞柏青,1965年出生于新昌县大明市镇芦士村,20多岁时,从在广播里听到新昌根雕艺人赵梅初在北京参加根雕展览的消息时起,就一直摸索着自学木雕。



俞柏青。

走进俞柏青工作室,桌子中间叠放着几张写过毛笔字的纸张,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还有旁边散落的颜料。看得出来,俞师傅平时就爱写字画画,而且随性。俞师傅拿出几张白色宣纸,调好墨,准备作画。


图\花花

“写意画比较随性,用纸巾蘸墨汁随意涂,我可以把它变成一幅画。”在我们的期待下,俞柏青师傅用纸巾蘸取调好的墨汁,随性几笔,一幅国画的轮廓就基本完成了。再经细笔简单勾勒、补色、润色一番,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跃然纸上。这种随性洒脱又不失细腻,这正是俞柏青独特的匠人之风。


图\花花



图\花花

国画和写字都是俞柏青的心头爱,不仅陶冶情操,还给木雕创作带来灵感,“木雕与国画有共通之处,都需要培养审美、构思整体,也要把握细节。”俞柏青说。


图\花花

俞柏青作画时话不多,室内一直有淡淡的木香,环顾四周,俞柏青的根雕作品在此一一陈列。木雕作品大小不一,最大的高两米多,小的能放在手心。艺术是精细的,但俞柏青说:“意先于工。”区别于传统写实木雕,他的写意木雕风格洒脱、清新自然,还会赋予作品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


图\花花

他的木雕大多数是以农村老房为题材,色彩古朴斑驳,线条拧扭,因材施刀,借助原有的纹理和裂缝,将雕刻与自然完美结合,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沧桑感。作品内容以山岗上的人家、生活日常、乡野闲趣为主,一股淳朴的农村气息扑面而来。


图\花花



图\花花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很多人都住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里,而老一辈(60后、70后)心头对农村生活那种特别的感情是无法抹去的。看到这些木雕,心中莫不感慨,这就是我们的过往,这就是历史感呀。



木雕《石上春色之三》。图\花花

木雕中有一类的原材料很特别——崖柏根抱石。树木生长在土壤贫瘠地区,因根部紧贴岩石,经长年累月终将石块紧紧包住,进而形成了崖柏根抱石这一较为罕见的奇特现象。而“崖柏圈”正是这种特殊木雕材料爱好者的圈子。俞柏青1995年进入“崖柏圈”,如今在圈内已经是写意木雕代表人物,圈内人时常称他为“那个做老台门的”,虽然是句玩笑话,但这意味着他自成一派的写意木雕风格和技艺被专业人士认可。



图\花花



图\花花

结婚20年,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让俞柏青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然而,2004年,俞柏青意外受伤,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根雕事业近5年,后又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重拾旧业。这一做,又做了10多年。

木雕作品《丝绸之路》。图\花花

每每看到路边一个有意思的树根,他就忍不住要收藏,别人弃之不用当柴烧的树根,他却视若珍宝。加上对画画的爱好,用绘画来构思一个个木雕的样子,就这样,埋藏在俞柏青心底的那颗根雕艺术种子又开始萌芽、生长。藏于心底的初心不会被改变,热情不会被轻易熄灭。


图\花花

艺术创作需要源泉,到各地采风开拓眼界,成了俞柏青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方式。“我最喜欢采风的地方是太行山,去过好几次,那里的人文、风景和江南不一样,比较大气。”俞柏青几次提到太行山,言语间有木雕匠人对北方自然风光的无限崇敬。 “希望多去各个地方走走,下次采风地是敦煌莫高窟。” 他期待地说到。

图\花花

作为一个新昌匠人,不负匠人之称的同时,心中的道德法则也不会动摇。崖柏是指长在悬崖上的一类柏树,而崖抱石又是崖柏根中少之又少的珍希材料。但无论多珍贵,俞柏青表示,出于生态保护,只用已经死掉的木材,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活树,这是底线。“艺术应该是变废为宝,而不是无度地索取。”事实上,他一些作品的原材料是普通木材,香樟、柏树、楮树……别人劈柴用的柴墩子、扔在路边的不起眼的树根,在他眼中就是一块好“璞玉”。


图\花花




图\花花

几十年如一日,这源于俞柏青作为写意木雕匠人的执着和对自己技艺的自信。如他一样,他刻下的自然写意木雕,在浮躁的城市中宁静又闪光,带我们找回不变的初心。他,是写意木雕匠人俞柏青,一位了不起的新昌匠人!




作者: 朝来寒雨    时间: 2020-4-13 00:08
点赞
作者: 朝来寒雨    时间: 2020-4-13 00:10

作者: 异度双鱼    时间: 2020-4-13 00:26
赞古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0-4-13 00:37
别具一格
作者: XC482136    时间: 2020-4-13 01:50
好    真棒
作者: 悠然莹莹    时间: 2020-4-13 01:54
这个名字很熟悉古
作者: 十四阿哥    时间: 2020-4-13 02:09
顶顶花花,顶顶俞师傅
作者: 40937895    时间: 2020-4-13 02:29

作者: 怡情    时间: 2020-4-13 02:30
女儿小学同学的爸爸
作者: 刺玫瑰    时间: 2020-4-13 04:08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赞
作者: 温予阳光    时间: 2020-4-13 04:21

作者: 大不溜A    时间: 2020-4-13 04:24
顶。
作者: 甲骨文    时间: 2020-4-13 05:21
此致,敬礼
作者: 大队长    时间: 2020-4-13 07:29

作者: 飞雪冰漂    时间: 2020-4-13 07:45
顶顶顶
作者: 碍人    时间: 2020-4-13 10:28
厉害
作者: 天姥情韵    时间: 2020-4-13 10:39
点赞,必须滴
作者: 埃美柯    时间: 2020-4-13 10:42
真棒,我果断收藏了一件。
作者: 小情绪闹闹    时间: 2020-4-13 10:42
根雕取材时破坏地表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行为。歪歪曲曲的,也没有什么美感。
作者: XC055911    时间: 2020-4-13 11:44
好古
作者: 冷琉璃新昌    时间: 2020-4-13 19:13
棒棒哒
作者: 岚晓    时间: 2020-4-13 19:36
为坚持不懈的匠人精神点赞,为自成一派的写意根雕点赞
作者: 随风逐浪    时间: 2020-4-13 22:57
真的很漂亮
作者: 益起乐176    时间: 2020-4-13 23:59
我师兄
作者: 十九望日出    时间: 2020-4-14 06:32
小情绪闹闹 发表于 2018-6-1 21:34
根雕取材时破坏地表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行为。歪歪曲曲的,也没有什么美感。

这你错了,我来给他们证明,用的是死掉的树
作者: 小情绪闹闹    时间: 2020-4-14 10:23
十九望日出 发表于 2018-6-2 17:24
这你错了,我来给他们证明,用的是死掉的树

树是死掉的,但把这么大的根挖出来的时候,不需要掏个大洞啊?
作者: 十九望日出    时间: 2020-4-15 05:41
小情绪闹闹 发表于 2018-06-02 21:15
树是死掉的,但把这么大的根挖出来的时候,不需要掏个大洞啊?

说的也对,也要埋回去
作者: 宜拓航    时间: 2020-6-15 22:45
啥啥时候去拜会一下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