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财投资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和机构,不要轻易相信 QQ、微信群里所谓的“内幕消息” ,更不要在一些来历不明的网络平台上投资,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2.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帮助用户预防诈骗电话、诈骗信息,还能进行身份验证、进行骗局举报。
3.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全国反诈中心电话96110。
一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反复强调,严禁持卡人从事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等行为,否则可能导致法律制裁,自作自受。如今,犯罪分子洗钱手段翻新,网络贷款可能意外成为犯罪助攻。近期,我县即出现了此类案例。
我县居民Z先生近期遭遇了此类陷阱。因Z先生急需资金周转,他在网上寻找贷款APP。在一款APP中,Z先生收到客服信息,对方要求他提供个人信息,并打开手机银行录制交易记录视频。随后,对方称Z先生流水不足,需进行“操作”才能办理贷款。
对方所谓的“操作”,实为利用Z先生的银行卡账户“刷流水”。Z先生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提供给对方,对方立即将款项转入,然后要求Z先生分多笔转出。不久,Z先生收到提示,名下银行卡均被封停。经调查,Z先生账户进出款项,正是诈骗分子骗取的赃款。
所谓的银行流水操做,即通过特定手段优化个人银行流水,以满足贷款等业务标准。诸如“银行无法办理的业务,我们一律可行”、“简易快捷、无抵押、无需担保”、“黑户信誉重塑”、“流水操纵、信用提升”等贷款广告在网络社交平台和街头电线杆上频繁出现。然而,这种看似规避贷款审核流程的“优惠”实则可能是洗钱犯罪分子布下的“陷阱”。
针对此类“流水操纵”现象,多地警方发出警示,提醒民众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个人手机卡、银行卡,杜绝出租、出借、出售行为,避免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便利,切勿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协同作案者。
手段分析
一、通过电话、微信、QQ联系受害人询问是否有办理贷款的需要
二、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进行简单沟通,约定线下见面
三、以受害人银行流水有问题,提出帮受害人刷流水,降低受害人警惕。
四、诱骗受害人接收涉案资金,取现后交给嫌疑人,实现洗钱、跑分的目的。
来源: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