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整治提升城乡风貌,绘就共富共美新画卷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了个航
时间:
2024-9-25 10:02
标题:
整治提升城乡风貌,绘就共富共美新画卷
远处青山叠翠,两旁绿树成荫。初秋时节,走进位于浙江省新昌县的“梦游天姥·唐诗之路”县域风貌区,一条7.68公里的太下线,沿途串联起风貌区的风景、村庄、田野和山川,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风貌。
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新昌山水人文资源丰富。“自‘梦游天姥·唐诗之路’县域风貌区创建以来,我们重点聚焦儒岙、回山两镇的整体风貌和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片区规划建设,进一步促成县域风貌大提升。”新昌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县儒岙镇、回山镇坚持抓项目、提品质,加快诗体优化、诗律强化、诗形美化、诗韵感化、诗境活化、诗意转化、诗情深化“七步成诗”行动,努力打造一个城乡特色鲜明、文化品牌突出、生态景观优美、绿色产业发达的文化示范区,全面展现李白“梦游天姥”的意境。
一座天姥山、一条唐诗路,让儒岙镇的绿水青山自带诗路雅韵。位于天姥山麓的儒岙镇以“天姥山下诗路小镇”为主题,紧盯集镇西入口和太下线,开展景观提升、车站建设等项目,全面完成涵盖兢山自然村入口景观提升、露营基地打造等建设内容的会墅岭村兢山自然村精品村项目。
白露渐近,秋意渐浓,兢山自然村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绿中透点黄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再过一两个月,红彤彤的柿子将染出秋天最美的风景,那会儿是村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了。”儒岙镇会墅岭村联村干部陈嘉宁说。
位于天姥山腹地的横板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谢公古道”“霞客古道”“浙东唐诗之路”在此交汇。该村则以未来乡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小京生精品基地、天姥农味展示馆以及幸福小院等节点,以新面貌绘就新图景。
水面波光粼粼,水下鱼儿成群……绿水青山间,门溪水库国际垂钓中心“浮出水面”,该垂钓基地位于新昌县回山镇平上线,垂钓基地区域为十亩,水质清澈,水深20多米,总共设置钓位300个,建有停车场、码头,四座船屋、23个筏钓房等配套设施。2024中国·新昌首届长三角“天姥山”杯库钓大赛将于9月8日正式举行。
这是回山镇聚力提升城乡风貌的缩影。今年以来,该镇以打造“农业强镇、文旅小镇、红色古镇”为目标,通过风貌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回山村敬胜堂周边基础配套建设,结合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扩大“浙东西柏坡”影响力,打造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注重文旅融合,天河鱼尾户外基地、荷塘民宿、“亲子鱼塘”、“十亩荷花塘”等项目启动建设,更是为回山镇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城乡风貌精彩蝶变,美丽乡村未来可期。新昌在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中,坚持带富助富,从“面子”美到“里子”。儒岙镇、回山镇还拉高标杆,创新突破,在原先闲置农房激活、集体出租、土地流转等增收途径基础上,不断扩充特色农业、民宿休闲游、光伏发电等增收渠道。
城乡风貌是展示地方形象和特色的重要标志。据悉,自2021年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新昌县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在县域层面建立了“1+3+6+N”的全域美丽体系,打造出“1座诗意创意城、3条诗画风景廊、6个乡镇街道、N个特色风采点”的县域风貌整治提升框架,实现处处皆景、全域大美。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个风貌区上榜省级试点建设名单,其中建成省级风貌样板区3个。
作者:
困困麻薯仔
时间:
2024-9-25 10:42
文字看得有点累
作者:
千里有单骑
时间:
2024-9-25 12:34
儒岙应该重振旗鼓,恢复至15年前的规模,打造工业区,做大做强胶囊产业。
作者:
三猪一狼
时间:
2024-9-25 14:40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