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中国的客运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打印本页]

作者: 东钱湖    时间: 2024-10-8 16:17
标题: 中国的客运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中国的客运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刚刚过去的9月,一条消息传来,看懵许多人。湖北公路客运集团公告:10月10日0时起,将正式关停傅家坡汽车客运站。          从1984到2024 ,这是傅家坡汽车客运站运营的第40个年头,它凝聚着几代人的回忆,但也终究抵不过时代前进的脚步。
也是听到消息时,许多人才猛然发现:上一次走进客运站,是很久前的事了。      
[attach]4500629[/attach]不是,在客运站赶车的日子好像还在昨天,怎么一转身成“时代的眼泪”了?    一边是高铁网越织越密、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一边是越来越多客运站停摆……
越来越多客运站关停的现在,人们距离客运站消失的明天,还有多远?              [attach]4500630[/attach]傅家坡客运站的关停,让一代人的回忆成为历史

[attach]4500631[/attach]昔日红火的客运站,悄悄消失了
傅家坡汽车客运站,不是近来第一家宣告停止运营的客运站。
同样是在武汉,2020年7月1日,新荣客运站实施关闭,其市际、省际长途客运班线调整至汉口北客运中心继续经营。
而在短短的三年后,汉口北客运站也于2023年宣布终止运营。          [attach]4500632[/attach]图源:极目新闻
将视线投向更远的地方,各地客运站“拟关停”的消息来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2023年来,海口汽车东站、杭州汽车南站、广州罗冲围客运站、成都五桂桥汽车站、南昌市青山客运站……             各地陆续传来消息,陪伴过几代人的大型汽车客运站,都先后宣布关停。
[attach]4500633[/attach]湖南永州宁远县客运站/图源:小红书@都告诉洗剪吹,已获授权
据交通部数据,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曾在2012年达到355.7亿,后续几乎逐年下降。
到2022年只剩下35.46亿,已不及10年前的十分之一。          在河南,去年11月,曾被定位为当地“规模最大汽车客运站”的河南省周口综合客运总站正式停运。          刚开始的功能规划中,该客运站是奔着日发送旅客2.1万人次去的,而后来的声明中,停运原因则是“旅客极其稀少”。
客流量稀少,客运功能弱化,几乎是如今客运站们避不开的日常。          在上海,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虽位于城市内环,还毗邻人流涌动的上海站,但如今也陷入空置。          候车区从3层缩减到一层,商铺关门闭户,工作人员寥寥。
[attach]4500640[/attach]
湖北黄冈蕲春县客运站/图源:小红书@Han岛,已获授权
          客运量的减少,直接影关乎客运站的生存和运营情况。
通常,长短途大巴主要靠公司或个体运营,当经营压力较大,当客流量下降明显时,危机也紧随其后:
缩减业务规模、裁员、商户撤店,然后摇摇欲坠地耗至关停那天。     
[attach]4500640[/attach]深圳福田汽车站正在尽力所见人工成本/图源:深圳微时光
以至于关停消息传来时,人们觉得汽车客运站的那些高光时刻,似乎还在不远处的记忆中萦绕。
如开篇提及的傅家坡汽车客运站,地处武汉南一环的黄金地段,曾是国家一级AAA客运站,也曾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长途汽车客运站。
全盛时期线路辐射半径达1600公里,通达13个省市130个站点,工作人员达上千名。          作为一个汽车客运站,能同时拥有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可略窥见一些其热闹过的痕迹。   [attach]4500641[/attach]
这些客运站,曾容纳过背着大包小包、讲着五湖四海乡音的旅客。
是人们心中的“城市原点”,也是开启新旅途的第一站。     而今,已经和昔日回忆一起褪色了。
大都市向前,客运站向后?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交通方式的迭代是不可避免的事。
汽车客运的落幕虽令人惋惜,却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动车高铁四通八达,其他列车大面积提速,同一线路的长途客运车乘坐体验和性价比,都不再具有优势,逐渐被甩在身后。
[attach]4500642[/attach]
图源:图虫创意

最典型的例子,2019年成都至宜宾高铁开通,两地大巴车受此冲击。          为了吸引乘客,票价一度从106元降至60元,比高铁二等座还便宜50元。
但也没能挽回颓势——毕竟成都至宜宾的高铁只需1.5小时,而大巴却需要3.5小时。
很多时候,只有遇到小长假、春运期间等客流高峰期,长途汽车客运或许才会成为人们不得已的选择。          “抢不到票,只能坐大巴回家了。”
[attach]4500643[/attach]
尤其随着私家车、网约车、顺风车等普及,汽车客运的选项难免沦为“下下策”。
仅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就已达4.17亿辆,汽车达3.19亿辆,汽车驾驶人达4.64亿。
人们自驾出行的习惯,正在养成。
2023年春运,自驾出行已占到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的66.3%,较2019年提高19个百分点。
虽说“假期自驾≈从天亮堵到下一个天亮”早已成为共识,但自主性够强、够灵活的特性已足够吸引人。        [attach]4500644[/attach]

更别提顺风车、网约车,也进一步分流了长途客流。
“打顺风车价格多不了多少,时间更快,还舒适,能从家门口到家门口。”
反观许多客运站,考虑到成本和调度问题,选址大多较为偏远。             乘车一次,也许还要花费更多额外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再想到难以安置的大件行李和逼仄的空间,大巴车低廉的票价也不再具有吸引力。                    [attach]4500651[/attach][attach]4500652[/attach]即使是在人口流动大城深圳,春运期间的汽车客运站乘客也寥寥无几。据统计,2023年春运期间,公路预计运送深圳旅客17.14万人次,比水路运送还要少,只相当于深圳北站高铁单日客运量的一半/图源:深圳微时光
“客运站的关闭,不仅是一个地点的消失,背后是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广东一带流传出乘坐大巴时被“卖猪仔”的说法。
指是大巴运输途中,常有售票员连哄带拽地让旅客转乘其它大巴。


[attach]4500654[/attach]各个地方的人多少都有乘坐大巴被“安排”的记忆         如今人们戏谑调侃:“没被卖过猪仔的,不足以谈人生”。          却也从一个侧面看出,那些坐大巴的日子,人们会怀念,但最好别回去。
在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今天,汽车客运站,就这样不尴不尬地龟速前行着。
它的前路,到底在何方?     [attach]4500654[/attach]山东济南汽车客运站/图源:小红书@快乐笨蛋人类0726,已获授权
[attach]4500665[/attach]汽车客运站,终将消失吗?
“客运站还存在着,但是属于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为了再晚一点“过气”,一些陷入“客运寒冬”的汽车客运站开始走向跨界转型的求生之路。

石家庄客运总站。客流巅峰时期的客运站,候车大厅常常座无虚席,前胸贴后背地挤着检票上车/图源:小红书@QQ,已获授权
上海的长途客运南站,就曾做出尝试。          占地800平方米的原候车室,被铺上专业羽毛球地板;站外闲置空地则打造出室外网球场,停车场增设了充电桩。
客运站又恢复了些往日的人气,只不过来的不再都是乘客。
杭州九堡汽车客运中心,曾是浙江最大汽车站之一,如今零星的旅客和紧闭的商铺,让约11.34万平方米的场地显得冷清空荡。
为此车站也计划向“以商养站”转型,将半个候车大厅改作篮球场使用。     [attach]4500658[/attach]杭州九堡客运中心的篮球馆/图源:钱江晚报
30年前,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站,如今售票窗口紧闭。          车站成了企业包车停车场,车站大楼变身国际美博城,其中店铺多为美容美发
还有50多年历史的苏州南门汽车站,曾是苏州市区唯一一个长途车站。
到了今年,也开始规划转型,要将北区打造成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供应商。      苏州南门汽车站20年之间的变迁/图源:苏州发布
客运汽车站要改,客运车同样亟待转型。
从传统客运转向定制客运,在部分业内人士眼中,这已经成为“唯一抓手”。
如2021年,启东通往上海的健康定制专线开通,定价68元/人,已能实现自身盈亏平衡,甚至稍有利润。
2022年,北京首次在国贸至廊坊北三县试点开通了“通勤定制快巴”,让过着“双城生活”的北漂们能实现环京1小时通勤。   
网上爆火的全程6800多公里、耗时20天左右的山东“铁腚大巴”,一句“青春没有售价,铁腚直达拉萨”也给了许多人以灵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有2800余个——
客运普遍收不抵支,仅约20%通过“以商养站”实现盈亏平衡。          图源:齐鲁晚报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很多人经常乘坐大巴车往返于城乡之间。
已经泛旧的记忆中,司机旁边的“天选座位”总不缺人,车开在乡道上尘土飞扬,车顶的风扇吱呀作响。
开窗吹风防止晕车,听后座的人用方言唠家常,迷迷糊糊打几个盹就离家不远了。
座无虚席时,发动机舱盖上也能围坐一圈/图源:小红书@new,已获授权
一票难求,流水发班,豪华车型,印象中的客运站总没有停歇的时刻。
里面总不缺熙攘的人流,要手提肩扛的大小行李,和烤红薯散发的氤氲热气……
那时它和希冀、等待、告别、喜悦绑定,人们从这里奔赴他乡,又从这里赶回家乡。
它意味着起点,也意味着终点。

只是后来,当一座座客运站停运,最后一次响起“请各位乘客系安全带”提示音时,没说出的往往还有那一句:
“你可以回去,但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2010年上映的电影《人在囧途》中,有一幕是春运的旅客在大巴上唱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源:电影《人在囧途》
汽车客运站,曾用低廉的价格,将一代代人输送向新的生活轨道。
如今它被时代浪潮冲击得模糊了方向,似乎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不过,城市客运站的消亡,也让乡村的汽车客运站面临挣扎。


如果你要问,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汽车客运站最终会消失吗?     
对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渐行渐远的汽车客运站时代,已慢慢淡化为斑驳光影。

但在许多地方,农村学生、留守儿童和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缺乏学车、开车条件的人群,仍是“主力乘客”。

如同那一句“不是每个县城都有高铁”所说的,汽车客运刚需依旧存在。

广西百色市的“箩筐专线”,因搭载大量菜农去城区卖菜而得名/图源:千姿百色

就像动车、高铁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我们仍旧保存了大量绿皮车班次。
不管是动身千里之外的高速列车也好,还是承接“最后十公里”的毛细血管也罢。
总有高铁和网约车到不了的地方,总有人会需要它,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作者: 东方小丑鱼    时间: 2024-10-8 16:27
被高铁,自驾代替了
作者: 吼不住    时间: 2024-10-8 16:29
偶尔坐坐可以的
作者: 8654328X    时间: 2024-10-8 18:46
你还在感叹汽车站关停了,却不知道大部分普列火车站客流量已不及十年前的三分之一了有的也停了客运,甚至高铁站也关停了不少,高铁开通与私家车确实影响大,但企业内迁才是关键
作者: 放风筝的人呀    时间: 2024-10-8 19:41
高铁票买不到。汽车站千万别关停呀
作者: 黄沙岙    时间: 2024-10-8 19:56
放风筝的人呀 发表于 2024-10-8 19:41
高铁票买不到。汽车站千万别关停呀

对呀
作者: 黄沙岙    时间: 2024-10-8 19:58
8654328X 发表于 2024-10-8 18:46
你还在感叹汽车站关停了,却不知道大部分普列火车站客流量已不及十年前的三分之一了有的也停了客运,甚至高 ...

内迁也撑不了几年,反而把人家胃口喂大
作者: XC374172    时间: 2024-10-8 21:13
过年前去了一次宁波,买不到高铁买了客车票,结果仅有一个窗口售票。乘客也是廖廖。
作者: 石城闲客    时间: 2024-10-8 23:43
出行的工具太多了,
作者: 8654328X    时间: 2024-10-9 08:46
黄沙岙 发表于 2024-10-08 19:58
内迁也撑不了几年,反而把人家胃口喂大

内地企业已经遍地都是了,以前只有国企,今非昔比了
作者: 不可居无竹    时间: 2024-10-9 10:16
应该保留一部分的,还是有需求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