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丨孩子一直眨眼睛 不一定是眼睛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chengguanjiayu    时间: 2024-11-19 08:56
标题: 丨孩子一直眨眼睛 不一定是眼睛的问题
小旭同学(化名),因为肚子痛来到嘉兴市第二医院分院儿科就诊,接诊时张世杰医生却发现小孩子除了腹痛的情况,还一直在眨眼。一问家长,家长说,他这样眨眼都好长时间了,去眼科查不出有什么病,小旭还说自己控制不住。

张医生说:“家长先别生气,这情况很可疑啊,得考虑可能是儿童抽动障碍,建议你们到嘉兴市第二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再看看。”经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童神经内科吴鸣主任医师进一步诊治,小旭同学被确诊儿童抽动障碍,也终于免去了家长对他“不学好”的误解。很多家长对抽动障碍这个词可能会觉得陌生。这是不是和多动症、学习障碍是一回事呢?不是的!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复杂、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儿童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群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即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做出怪动作。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发生。运动抽动表现为眨眼、斜眼、皱眉、张口、伸舌、歪嘴、摇头、耸肩等;发声抽动表现为:吸鼻声、吼叫、哼哼声、清嗓子、尖叫声、咕噜声、吹口哨声等。

抽动障碍特点是反复发作、症状交替出现。

为什么小孩子会得这个病?

有多方面因素影响:

1.社会心理因素。如学习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管教过严、观看恐怖片、同学朋友关系处理不好等,可能会导致心理素质不稳定,从而引发抽动症。

2.感染、环境过敏因素。可能与特定病原体感染相关(如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生活环境接触过敏物或食用某些致敏添加剂。

3.遗传、神经生化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等。

如果不治疗,孩子长大后就会好吗?

这个想法并不可靠,放任不管会伴随一生。

研究显示,一部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后,抽动症状不能自愈,还会伴随着学习、社交、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导致治疗难度增大。

得了儿童抽动障碍怎么治?

抽动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多方位的,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中医疗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而积极的家庭干预,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要对患儿予以关心、理解,协助患儿消除紧张、自卑,不要过分关注和提醒患儿出现的抽动症状,不要时常唠叨或责骂患儿。如果患儿平时情绪调节能力差或亲子关系紧张、家庭冲突多等,建议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抽动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然需要时间调整和缓解。在这期间,作为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平常心。

作者: 晨阳浅照    时间: 2024-11-19 09:03
现在这个病有点多的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