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医院顺利通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现场评审 [打印本页]

作者: 朵要快乐    时间: 2025-1-11 14:23
标题: 医院顺利通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现场评审
2025
新年第一场
现场评估走访城市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1月10日,受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委托,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徐善祥教授和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黄亮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到我院进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情况现场评审。医院副院长于晓明,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消化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评审。


项目介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是由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主办,北京急诊医学学会承办,旨在通过多学科合作,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快速评估、及时干预,用最快速度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复发率及死亡率。

为快速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效率和成功率,我院积极开展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现场走访


评审专家组一行走访了急诊科、介入中心、内镜中心等救治通道的核心科室,对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业务能力、技术力量、流程设置、质量控制、运行管理等,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考核验收。

培训反馈会


于晓明副院长代表医院致辞,对评审组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专家们不远千里来到新昌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她希望专家们多提宝贵意见,助力医院进一步优化通道的流程,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的多学科协作能力,为广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徐善祥教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作系统的回顾与展望。他指出,该项目是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主办,北京急诊医学学会承办的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快速规范救治推出的能力提升项目,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一高致死致残率疾病,项目通过构建多学科协同的快速救治体系,实现了救治流程的优化与效率的提升。未来项目将继续深化覆盖,持续推动急诊救治能力的全面提升。


黄亮教授对《急性上消化道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2020 版》进行详细解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0/10万,病死率为2%~15%,规范急诊诊治流程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黄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风险分层、动态评估、治疗策略、内镜干预时机和特殊人群用药管理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了清晰的诊疗思路,助力提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救治水平。


急诊科副主任高翔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的建设进展、运行情况以及专科救治条件、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专题汇报。


会上,大家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疑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专家们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困惑,科普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的最新进展。


反馈会上,评审专家充分肯定了医院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快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方面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同时,在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区域辐射、专科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成功案例

陈大伯(化名),67岁,在家中解黑便2次,量多,伴恶心、全身乏力、口干,到新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羽林分院就诊后,于1月9日16时左右转诊到总院急诊科,急诊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06g/L,血气分析示乳酸9.37mmol/L,拟“消化道出血”收住EICU。1月9日18:55,陈大伯出现呕血,为鲜红色血凝块,量约500ml,予紧急气管插管、输血,联系消化内科行床旁急诊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贲门溃疡波动性喷血,立即予钛夹夹闭止血,止血成功后半小时拔除气管插管,目前陈大伯生命体征稳定。


接下来,医院将会以此评审为契机,结合评审专家实地考察中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优化流程,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的多学科协作能力,打造一支更为高效有序、协同一致的治疗团队,建设好“一站式”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提高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来源:新昌县人民医院

作者: 烤鱼鸥鸟    时间: 2025-1-11 14:25
祝贺
作者: 光明在前1    时间: 2025-1-14 10:27
多多进步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