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江西惊现“新昌缩影”?乡音不改,风俗依旧,地道新昌味!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鬼    时间: 2025-2-3 07:40
标题: 江西惊现“新昌缩影”?乡音不改,风俗依旧,地道新昌味!


在江西省奉新县会埠镇有个新昌人聚集的神奇村落,村里的上代先辈都是从新昌出来讨生活的同乡(注:不是水库移民)聚住一起而形成的村,这里的村民满口标准的新昌话,风俗习惯也保留了原先新昌的风俗习惯,走在村里完全感觉不出身在江西
[video=https://attcdnpic.xc.zj.cn/pic/20250203/1738539607547356_969.jpg]https://attcdnpic.xc.zj.cn/video/20250203/1738539604648562_393.mp4[/video]

原标题:探访江西省新昌村

作者: 咦嘻嘻哈哈    时间: 2025-2-3 08:36
可以的
作者: 吼不住    时间: 2025-2-3 08:45
炒年糕呢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09:06
异地他乡故乡人
作者: 黄沙岙    时间: 2025-2-3 12:11

作者: 马文才    时间: 2025-2-3 13:36
过年不回新昌
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    时间: 2025-2-3 15:51
改革开放前浙江都是山区太穷了,都是出去讨生活的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16:10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25-2-3 15:51
改革开放前浙江都是山区太穷了,都是出去讨生活的

主要是江西大山树木众多,以前木材用处大,出去有活可干,划木,锯树,锯板,七、八十年代去江西人很多
作者: 沃州山人    时间: 2025-2-3 16:22
我还以为是地名相同呢。
原来是外出谋生的新昌人聚居而成的。
作者: 黄沙岙    时间: 2025-2-3 17:42
山高任鱼游 发表于 2025-2-3 16:10
主要是江西大山树木众多,以前木材用处大,出去有活可干,划木,锯树,锯板,七、八十年代去江西人很多

那时候新昌还不如江西?
作者: 黄沙岙    时间: 2025-2-3 17:44
那个地方是新昌飞地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17:57
黄沙岙 发表于 2025-2-3 17:42
那时候新昌还不如江西?

农村劳动力基本以农田为主,茶叶还是珠茶,出外都是苦力活,做马路,江西锯板,划木,还有双抢时去宁波割稻,种田……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18:01
黄沙岙 发表于 2025-2-3 17:42
那时候新昌还不如江西?

那时居民,农民界限分明,不是现在……
作者: 黄沙岙    时间: 2025-2-3 18:08
山高任鱼游 发表于 2025-2-3 17:57
农村劳动力基本以农田为主,茶叶还是珠茶,出外都是苦力活,做马路,江西锯板,划木,还有双抢时去宁波割 ...

现在没有珠茶了吗?
作者: 1356719849    时间: 2025-2-3 18:56
山高任鱼游 发表于 2025-02-03 17:57
农村劳动力基本以农田为主,茶叶还是珠茶,出外都是苦力活,做马路,江西锯板,划木,还有双抢时去宁波割稻,种田……

去宁波的很多,那时我们去宁波后来我两个阿姨嫁在了宁波。
作者: 一切都会过去    时间: 2025-2-3 19:46
山高任鱼游 发表于 2025-02-03 16:10
主要是江西大山树木众多,以前木材用处大,出去有活可干,划木,锯树,锯板,七、八十年代去江西人很多

这些新昌囊是新昌哪里出去的?
主要产地在哪开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19:49
1356719849 发表于 2025-2-3 18:56
去宁波的很多,那时我们去宁波后来我两个阿姨嫁在了宁波。

是的,那是后来,各地个私企业发展起来,一部分招进工厂打工的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19:55
黄沙岙 发表于 2025-2-3 18:08
现在没有珠茶了吗?

珠茶价格低廉,后来才发展龙井的,七十年代出售一担特级珠茶(100斤)才卖212元,现在龙井只要一斤也不只212元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3 19:59
一切都会过去 发表于 2025-2-3 19:46
这些新昌囊是新昌哪里出去的?
主要产地在哪开

各地都有,以前回山地区比较多,出去都是成群结队的,多数是偏远山区的人………
作者: 天涯何处    时间: 2025-2-3 20:20
很难得,我一朋友是水库移民就无法生根,早逃回新昌了。

作者: 马文才    时间: 2025-2-4 04:11
当时浙江穷,很多去了江西福建
作者: 萍萍的亮亮    时间: 2025-2-4 14:40
一切都会过去 发表于 2025-02-03 19:46
这些新昌囊是新昌哪里出去的?
主要产地在哪开

回山最多
作者: 弱弱    时间: 2025-2-4 15:44
那时候的新昌确实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城郊和澄潭梅渚等地外,许多山区饭都吃不饱,所以有许多新昌老乡只好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多数人都去了福建江西等省。从上面这个视频中看到的这个新昌村,环境和房子各方面都很不错古,已经远超我们新昌本地的许多村庄了。希望以后记者或自媒体朋友能多报道一些我们在外地的同胞生活工作情况,毕竟他们都曾经是
作者: 弱弱    时间: 2025-2-4 15:45
我们的兄弟姐妹!
作者: 放风筝的人呀    时间: 2025-2-4 15:54
黄沙岙 发表于 2025-02-03 17:42
那时候新昌还不如江西?

远远不如。全国倒数
作者: 放风筝的人呀    时间: 2025-2-4 15:57
当时潭门里有邻居的亲戚是安徽回来做客。。感觉他们很富有。。。
作者: 鼓山一棵    时间: 2025-2-4 16:05
gdp要算进来
作者: 弱弱的问    时间: 2025-2-4 17:03
江西奉新是长诏水库和巧英水库的移民,我家好几个亲戚移民在哪里。
作者: 城乡公交    时间: 2025-2-4 19:49
我也是移民江西奉新的新昌人,在奉新还有上富镇,和罗市这两个地方也有好多新昌人,
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    时间: 2025-2-4 20:19
黄沙岙 发表于 2025-2-3 17:42
那时候新昌还不如江西?

新昌八山一水一分田,吃饱饭都做不到
作者: 千里有单骑    时间: 2025-2-4 22:53
镜岭水库听说很多移民到湖南,湖北的。是真的吗?
作者: 一切都会过去    时间: 2025-2-4 23:01
城乡公交 发表于 2025-02-04 19:49
我也是移民江西奉新的新昌人,在奉新还有上富镇,和罗市这两个地方也有好多新昌人,

常回家看看
有缘新昌,来了就好
作者: 无印良品1    时间: 2025-2-4 23:31
我5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去江西打工了,那时候一帮人在江西锯板。
作者: 活力情非得已    时间: 2025-2-5 06:31
太赞了
作者: 奋斗中的孩纸    时间: 2025-2-5 07:18
城乡公交 发表于 2025-02-04 19:49
我也是移民江西奉新的新昌人,在奉新还有上富镇,和罗市这两个地方也有好多新昌人,

有个好几千人了吧
作者: 北纬三十度    时间: 2025-2-5 08:48
好古
作者: 那一夜    时间: 2025-2-5 08:59
不知道吃辣有没有学起来
作者: 江南行者    时间: 2025-2-5 09:07
千里有单骑 发表于 2025-2-4 22:53
镜岭水库听说很多移民到湖南,湖北的。是真的吗?

镜岭水库移民全部在新昌本县内。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5 10:38
天涯何处 发表于 2025-2-3 20:20
很难得,我一朋友是水库移民就无法生根,早逃回新昌了。

哈哈,条件艰苦,留得住首先要会吃苦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25-2-5 10:41
弱弱 发表于 2025-2-4 15:44
那时候的新昌确实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城郊和澄潭梅渚等地外,许多山区饭都吃不饱,所以有许多新昌老乡只好背 ...

这应该是迁居定居后的第二代,第三代了人了
作者: 树常青    时间: 2025-2-5 22:57
7几年新昌侬迁到江西的有不少,如东茗乡去的有好多,那时江西田多人少,新昌人多田少,生活条件远不如江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过几年,江西土址资源丰富,发展后劲足,也会赶上浙江的。
作者: 平顶山    时间: 2025-2-7 15:38
木匝或做道路的一伙人吧
作者: 正宗山里农民    时间: 2025-2-7 23:52
千里有单骑 发表于 2025-02-04 22:53
镜岭水库听说很多移民到湖南,湖北的。是真的吗?

假的
作者: 天姥之子    时间: 2025-2-13 09:17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25-2-3 15:51
改革开放前浙江都是山区太穷了,都是出去讨生活的

现在反过来了,江西人跑浙江来了
作者: 下宅佬    时间: 2025-2-17 19:43
大部分人是回山人。也有沙溪小将的
作者: 小情绪闹闹    时间: 2025-2-17 20:26
长毛反,杀了很多江西人,于是那边很多田地就荒芜了,新昌人为了找口饭吃,就移民江西。改开后,新昌经济好了,很多人就回迁新昌。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