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宗山里农民 发表于 2025-02-13 13:51
所有咨询类工作都可以得出类似结论,但是AI会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问题的本质在这里。



32595026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0)

loak888 发表于 2025-02-13 14:12
和以前百度看病一样,真真假假



正宗山里农民 发表于 2025-2-13 13:51
所有咨询类工作都可以得出类似结论,但是AI会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问题的本质在这里。
小情绪闹闹 发表于 2025-02-15 08:25
AI医疗惊现重大突破:癌症诊断仅需3秒 但医生集体失眠了!】
这两天硅谷炸了!谷歌DeepMind实验室凌晨突发论文,新一代AI诊疗系统已能通过血检数据,在3秒内揪出13种早期癌症,准确率吊打三甲主任医师!更震撼的是,这套系统昨夜已通过FDA绿色通道,下周起在纽约长老会医院试运行。
这不是科幻!我翻遍37页技术白皮书发现三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AI不仅会看病,还能从基因层面预判你未来5年患癌概率
系统内置"谎言过滤器",能捕捉患者隐瞒的病史
诊疗费仅为人工的1/20,但每年需支付999美元"AI使用年费"
朋友圈的肿瘤科医生彻夜未眠。北京协和的张主任凌晨三点发长文:"我们苦读15年的知识,正在被算法批量淘汰。"而华尔街早已狂欢,昨夜医疗AI概念股集体暴涨230%,高盛预言:未来5年全球将有800万医生转行!
哥很低调 发表于 2025-02-15 12:14
现在的医生,其实就是复读机和介绍人(手术医生除外)。病人到了介绍各种检查,然后复读检查结果,搬抄成熟治疗方案。
月落乌啼 发表于 2025-02-26 11:48
AI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没有众多病例给它分析。出不了这么精准。但是以后很多分析类的工作确实可以让AI去替代。医生更多的是和病人去沟通,得到病症现象后让AI去做分析。
放风筝的人呀 发表于 2025-2-26 13:36
对。医生是做辅助工作
永远的家乡 发表于 2025-2-26 10:56
那么活人会为你的咨询承担责任?你是还没长大吗?
恋斜花痴 发表于 2025-02-20 16:19
现在的医生一看病就是让你各种检查,AI教他们如何呈现专业技术;
小情绪闹闹 发表于 2025-03-05 10:05
《北京日报》旗下“长安街知事”星期一(3月3日)发表署名“京平”的文章,题为《“赢麻了”的速胜论要不得》。
文章称,深度求索(DeepSeek)的火爆给市场带来振奋。人们对中国AI产业信心满满,看空论彻底没了市场。不过与之同时,“赢麻了”“DeepSeek羞辱OpenAI”“AGI实现了”“已超越美国”等情绪化说法不胫而走,背后的速胜论思维很值得警惕。
文章指出,DeepSeek虽然展示了超强的产业穿透力,但它仍然是在英伟达芯片集群上训练而成的,也没有绕开英伟达CUDA编程框架。DeepSeek能与OpenAI的同款产品打成平手,靠的是用逼出来的算法优势弥补算力劣势,可如果“友商”开发出同样好的算法,再加上更好的芯片,那中美大模型的差距是否会再次扩大?
文章称,尽管DeepSeek R1模型效果媲美世界最先进的OpenAI o1并在计算效率上拥有优势,但是OpenAI随后发布了o3模型,显著增强了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高阶推理能力。另外,有美国企业开始炒作进一步加码对华芯片禁令。中国国产大模型未来面临的发展环境,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文章指出,需要清醒认识到,DeepSeek的出现,没有彻底改变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中国总体仍处于追赶状态,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上与美国仍然有差距。万万不能因为DeepSeek的成功,就认为算力上的差距不用弥补了,相反,在国产芯片替代与软件生态构建方面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应该有更强的紧迫感。
文章提醒,千万不能被“AI速胜论”扰乱了发展心绪,而应端正心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继续以足够的耐心与决心坚持做正确的事。
放风筝的人呀 发表于 2025-02-26 13:33
唯一能生存的就是手术医生。本来像新昌医院这些水平,部分病人水平都比他们高
小情绪闹闹 发表于 2025-03-08 13:27
Manus 背后的 Monica.im,到底是家什么公司?
其创始人肖弘(昵称小红,英文名 Red)是一位年轻的连续创业者,1992 年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5 年,他毕业后创业,早期创业不算顺利(如校园社交、二手集市)。2016 年,他创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提供编辑与数据分析工具,获得了百万用户、并完成了盈利,最终产品于 2020 年出售给了某独角兽公司。
2015年,毕业后,肖弘凭借远见卓识与创新意识,带领团队共同创立了夜莺科技,获得来自腾讯、真格基金等知名产业基金和投资机构数亿元投资,推出了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两款产品,累计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并帮助企业触达数亿C端用户,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022年,他再次出发,创立了“蝴蝶效应”公司,并推出了AI浏览器插件Monica,不仅致力于AI技术的研发,还积极出海,将Monica推向全球市场。2023年,收购chatgpt4google浏览器插件工具,和Monica进行矩阵运营。在肖弘的带领下,Monica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悄然崛起,不仅在产品层面展现了不错的实力,也在商业策略上展现了深邃的智慧。截至目前,Monica已积累用户数约400万,ChatGPT for Google用户数约300万,在AI Chrome插件的产品中用户范围和体量以及功能广度均属于第一梯队。
|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