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瞄准中小学生!家长和孩子必看!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云    时间: 2025-5-12 17:41
标题: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瞄准中小学生!家长和孩子必看!
近期,我县多发针对中小学生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骗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易于恐慌的心理,假冒警察、检察官、法官等身份,以“涉嫌犯罪”、“账户异常”、“配合调查”等为由,诱骗孩子转账或窃取个人信息。家长和同学们务必提高警惕。
揭露诈骗手段:

骗子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诈骗?





1. 恐吓威胁型

骗子伪装成“警察”或“检察官”,通过电话或信息方式联系孩子,声称:

“你的身份证被盗用,涉嫌洗钱!”

“你的游戏账号涉及违法交易,需配合调查!”

“若不配合,将通知学校、父母,甚至采取逮捕措施!”



目的:通过制造恐慌,使孩子不敢向家长透露,从而操纵孩子进行转账或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2. 伪造文件型

骗子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送伪造的“通缉令”、“案件通知书”,甚至伪造视频通话,以使孩子信以为真。



3. 诱导转账型

以“资金审查”、“安全账户”等名义,要求孩子秘密使用父母的手机进行转账,或购买虚拟货币、游戏点卡以进行“资金保护”。



提醒: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进行案件处理,更不会要求转账或索要密码、验证码!


家长应如何预防?





加强反诈教育

告知孩子:真正的警察不会在网上办案,遇到威胁时应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提醒孩子不要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链接,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管理电子设备

设置支付密码,防止孩子随意进行转账操作。关注孩子手机、电脑的使用情况,警惕异常通话或聊天记录。



模拟演练

与孩子进行“防骗情景模拟”,提升其识别诈骗的能力。



请牢记!

不畏惧:真正的警察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威胁你!

不轻信:对陌生电话、链接、文件一律保持警惕!

不转账:任何人索要钱财时,务必先征询家长或老师的建议!

不隐瞒: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告知信任的成年人!



紧急应对!若发现被骗应如何处理?

立即报警,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

保存证据,包括通话记录、聊天截图、转账信息等。

联系银行,尝试冻结账户,以减少损失。
尽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

但只要我们提高警觉

加强防范措施

就能有效保护自己及家人的财产安全!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