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绿水青山化春潮 两山蝶变绘共富 镜岭镇的生态振兴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叛逆行为艺术
时间:
2025-8-28 14:19
标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绿水青山化春潮 两山蝶变绘共富 镜岭镇的生态振兴之路
水净如鉴,映日月星辰流转;山深似藏,蕴四季生机盎然。在浙东大地,镜岭镇凭借这份“绿水青山”的天然禀赋,不仅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的转型之路,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动能,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富画卷。如今漫步镜岭,澄潭江如碧带蜿蜒,两岸绿道串联起镜岭老街的青石板路与十九峰的丹霞奇峰,这幅山水画卷的背后,是镜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走出了一条从环境整治到生态蝶变、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共富新路。
485d3dfa7bf171aad63af1c443eda8a9.jpg
(504.8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25-8-28 14:18 上传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抉择。2003年,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镜岭镇迎来历史性转折。彼时,镇域内小作坊林立,生态环境不堪重负。面对“没了工厂,靠什么吃饭”的普遍疑虑,镜岭镇党委政府作出抉择:关停高污染产业,转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一抉择,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早期实践。从“靠山吃山”的索取式开发,转向“养山富山”的可持续经营,镜岭镇开启了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与重构。十余年来,累计投入超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提升和环境整治,建成沿江生态绿道560米、修复古道7.2公里、新增停车位200余个,打造镜岭廊桥、镜岭记忆馆等文化地标,构建起“一江两岸、山水相融”的全域景观格局。
从“被动应对”到“常态化治理”的坚守。镜岭镇将生态保护融入发展肌理,构建起系统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持续推进河道清淤、截污纳管,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5%以上,澄潭江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3000个/cm3,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2018年,镜岭镇作为“千万工程”基层代表,荣获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这份殊荣,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2023年,“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镜岭镇获评“最美集镇”。2024年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在全市人居环境评估中连续位居前列。
从“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共富跃升。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关键在于打通生态价值转化的通道。镜岭镇以全域旅游为引擎,推动“生态+”多业态融合,让“好山好水”真正成为百姓增收的“幸福靠山”。依托穿岩十九峰国家4A级景区,打造“丹霞风情·山水镜岭”品牌,培育外婆坑、雅庄等特色景区村。2024年,全镇接待游客1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破7000万元,同比增16.4%,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万元。同时深化产业融合,雅庄形成43家中高端民宿集群,“镜岭味道”伴手礼年销售额增超30%,还举办国际越野赛等赛事,开发20余项户外项目,创新“乡村运营商”模式,新增36家乡旅业态,让村民真正吃上“生态饭”。
构建“全域大景区”,迈向共同富裕新图景。站在“地球卫士奖”七周年之际,镜岭镇并未止步,以“五村共富联合体”推动雅庄、黄岙、外婆坑等村落联动,探索“库区增富带”“资源造富带”分类帮扶模式。未来,全镇将依托镜岭水库打造“全域大景区”,引新业态、推“微改造、精提升”,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幸福靠山”。
来源:新昌发布
作者:
雨是神的烟花
时间:
2025-8-28 14:51
这照片拍的真好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