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央媒看新昌 | 《人民日报》点赞我县传统企业转型 [打印本页]

作者: 云云悠然    时间: 2025-10-23 13:39
标题: 央媒看新昌 | 《人民日报》点赞我县传统企业转型

从生产灭火器零件起家,如今给机器人做“韧带”弹簧企业“弹”入新赛道(经济新方位·新产业里的传统力量)


美力科技20世纪90年代建厂时的厂房。


美力科技现在的生产设备。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前段时间,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弹簧专项小组的负责人乐志国和同事们拜访了宇树科技、云深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我们来送样品,同时和下游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乐志国说,人形机器人公司主要关注大脑、小脑、关节等重要零部件和系统的开发,对于躯体和关节的柔性考虑较少,产品容易出现关节发热、动作笨拙、耐久性差等问题。美力科技主动参与,已为一些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小批量样品。什么产品能帮机器人更“柔韧”?答案就在乐志国手中一根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弹簧里。单看外表,这根弹簧和普通弹簧差别不大。“但它的强度、精度更高,可以应用在机器人线性执行器上,让机器人动作更灵敏协调。”乐志国介绍,如果说传感器让机器人拥有触觉、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的关节,高精度高强度的减震弹簧就是机器人的韧带,起到关节缓冲、姿态调整、减震降噪等多重作用。美力科技今年从120多名研发人员中抽调技术骨干,成立机器人专项小组进行技术攻关,不到3个月就实现机器人弹簧的小批量上市,供给国内外多家机器人企业。短时间“弹”入新赛道,何以实现?“公司成立35年,在弹簧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们进入新产业提供支撑。”美力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章碧鸿说。最初,美力科技不过是浙江新昌儒岙镇一家不起眼的弹簧作坊,“从生产灭火器弹簧起家,后来开始做摩托车气门弹簧。”章碧鸿说,一开始没生意,自己就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尘土飞扬的乡镇公路上,一家家敲开摩托车配件企业的大门,并逐步涉足汽车弹簧。近年来,弹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市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让美力科技看到转型机会。“公司要活得更好,就必须不断向上攀登。”章碧鸿下定决心,和大家投身技术壁垒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空气悬架弹簧开发。曾经,作为国际高端车型才有的配置,空气悬架的弹簧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公司未涉足过这一领域,但市场窗口期稍纵即逝,团队压力前所未有。“最难的是提高橡胶气囊与金属件的耐久密封性,这直接影响弹簧质量;极端工况下性能的稳定性也很难把握,往往是实验室里数据很好,但在实车路试中暴露出减震材料不满足要求等问题。”空气弹簧项目组负责人李晓军坦言。“为提高气密性,让空气弹簧更耐疲劳、耐高温低温,我们试验了上百种橡胶材料。”李晓军说。反复推敲设计、调整材料配方、优化硫化工艺、测试结构方案……在严苛的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中承受542万次循环后,2024年,美力科技首款乘用车空气弹簧总成试制成功,并通过客户装车验证。向上攀登没有停步。章碧鸿说:“机器人弹簧的附加值比汽车弹簧更高,可能成为下一个百亿级赛道。”在持续创新中,一根小弹簧,正“弹”出更广阔的空间。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永不停息的创新(亲历者说)章碧鸿
记得在2000年,我对创业初期的20多名员工说:我们只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弹簧。这件事,前途光明又美好!专注,是耐力也是定力。为什么35年都没转换赛道?诱惑确实不少,同行有人转去做更“时髦”的零部件,甚至跨界。我们不是没动摇过,特别是市场波动、利润承压时。但每次看着车间里的线材,想到客户对精度的“苛求”,我就更加坚定:弹簧虽小,却是无数宏大系统精密运转的关键,我们不能放弃。转型,是深化而非偏离。早期,我们靠性价比打开市场。但随着高端汽车、精密机械对弹簧性能要求的极大提升,我们意识到必须转——从“能做”到“顶尖”。这背后是咬紧牙关的投入:重金搭建业内先进的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引进精密设备。当几千万元投进去,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都看不到明确成果时;当团队夙夜攻关,因失败而压力巨大时,我也彻夜难眠。但技术突破往往就在坚持到临界点之后,为了那0.01毫米的精度跃升,我们坚持了下来。没有夕阳产业,只有永不停息的创新。一路走来,我们手中紧握的,唯有弹簧;我们在心中反复思索的,也唯有弹簧。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每一步,我们都走得无比坚实。

来源:新昌发布



作者: 放风筝的人呀    时间: 2025-10-23 14:01
被中央关注不简单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