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一直坚持提标、提速、提质,突出精准帮扶、建轴强链、公共服务,全力打好共富总体战。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8元,同比增长6.3%;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9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七。
在东茗乡金山村新建成的“三坊中心”内,村民们正在“金衣工坊”调试设备,试产外销豆腐皮。金山豆腐皮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但由于作坊分散、卫生条件不佳、发展规模受限,一直难以形成气候。去年,金山村投入1600万元,将废弃的粮仓改建成“三坊中心”,其中“金衣工坊”共有300个灶台,通过将金山豆腐皮的古法技艺与现代标准相融合,增加产品的生产效率并提升品牌价值。据悉,“三坊中心”每日能为35名村民提供就业,解决全县约2800亩黄豆种植体量。“‘三坊中心’正式运营后,预计一年能创造1000万元营业额,带领村民人均增收3万元。”东茗乡金山村党总支书记赵斌锋说。
除“单村发展”,我县还以“组团跃升”深化片区联动促共富。东茗乡“下岩贝·金山上”片区通过组建联合党委,统筹整合下岩贝的景观民宿、后岱山的优质农产、金山的连片茶园等特色资源,“国企+强村公司+社会资本”的组合拳打造“慢乡疗愈”主题旅游产业链。2024年,东茗乡“下岩贝·金山上”片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万元,相比2022年增长172%,其中下岩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现在村中已经有44家民宿、8家咖啡馆,和各式各样的土菜馆,配套服务十分全面。”东茗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吴初健说。
增收共富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县同样注重以“人才引育”激活“增收动能”。在高新园区i860青年公社内,一场“家门口”的专场招聘会吸引不少有求职需求的居民到场咨询应聘。“我们每周四都会定期举行专场招聘会,提供普工、技术员、运营专员等岗位,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电商等多个领域。”i860零工之家综合服务人员周梦婷表示。除定期开展招聘会,i860青年公社内还设置“青年创业市集”与“星就业”“星创园”“星学院”等功能空间,全面展示我县对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坚实投入,为青年人才提供追逐梦想的舞台,也为我县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自今年6月开启运营以来,公社已孵化7家初创企业,带动全县3000余名农民就业。
为助力“挂单奔中”,去年我县还针对低收入群体帮扶不精准等问题,印发《低收入家庭“挂单奔中”三年行动方案》,将占全县人口6.5%的1.5万余户、26641人列为低收入群体,并划分帮困、帮带、帮创三类群体,实行动态更新、挂单销号、梯度奔中,截至去年年底已销单6735人。县发改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潘丹英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县已通过共富工坊、零工之家、产业带动等途径,带动增收16000余人,预计今年能够实现销号6700余人,并于三年内实现销号60%。”
从深化片区联动促共富,到人才引育强增收动能,再到帮扶政策的有力支撑,我县正以生动实践证实共富成绩,用可见可感的成效书写县域共富答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昌样本”。
来源:新昌新闻
尼古拉斯波 发表于 2025-11-14 14:05
666,农民又被平均了
|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