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23世界读书日 ▏苔痕漫处书声远 星火燃时青衿明

[复制链接]

23

主题

24

帖子

70

积分

天姥幼儿园大班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是楼主我老大
发表于 2025-4-24 09:12: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省
苔痕漫处书声远
星火燃时青衿明
一一澄潭中学4.23世界读书日札记

苔痕漫阶处,书声越时空。当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晨光漫过澄潭中学的飞檐,教学楼廊间浮动着的《诗云》的光辉,窗棂上凝结着的《文化苦旅》的千年烟霭,熠熠诠释着文字的力量:阅读是澄中人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穿越知识的密林,我们曾在图书馆石阶上与《百年孤独》的雨季相遇,在阅览室灯影里目送《月亮与六便士》的孤帆远航,更在《我与地坛》的荒草丛中,感受生命向光生长的震颤。此刻,让我们循着少年们的读书札记,共赴这场跨越百年的文明邀约。


苔痕细雨皆成韵
——读《人间草木》悟生活本真
高二2班石婉婷

《人间草木》如一方青苔院,引我俯身细察人间。汪曾祺笔下的草木虫鱼,不仅是自然生灵,更映照出生命的本真。犹记书中描绘的“葡萄月令”,四时流转间,果实的生长与人的劳作相映成趣。某日漫步校园,忽见墙角一株无名小花,倔强绽放,恰似书中那句“紫穗槐在煤渣里也开花”。万物皆有其时,静默中自有力量。此书教会我:爱生活不必惊天动地,俯拾皆是校园草木的絮语——砖缝青苔是岁月针脚,廊前雨痕是光阴批注。捧读此书,连洒扫庭除的尘埃都泛着柔光。

平仄之外有惊雷
——从《诗云》看算法时代的诗意救赎
高二14班俞梦希


刘慈欣在《诗云》中编织了一场星际尺度的文明对话。当高等文明将诗歌解构为数据洪流时,伊一紧攥的《全唐诗》残卷,恰似刺破黑暗的星光——它证明真正的诗意永远根植于人类对美的执着追寻。那位自诩"李白"的神明穷尽恒星能源,用量子云囊括所有可能的诗句,却写不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这印证了科技最深的悖论:算法能计算平仄韵律,却无法复刻李白望见飞瀑时,灵魂与天地共鸣的震颤。

但故事更闪耀着希望:当外星神明为伊依拂去睫毛上的冰晶,当地球童谣与量子诗云遥相呼应,我们看见科技不应是绞杀诗意的利刃,而应成为传递文明火种的星舰。或许未来某日,当AI生成的十四行诗与陶渊明的采菊词在银河共舞,那将是理性与感性最美的协奏,是人类写给宇宙的永恒情书。

云层之上的画布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高二3班董钰琦

毛姆说过,阅读是一座小型避难所,《月亮与六便士》也同样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悟。为了追求梦想,查尔斯甘愿放下一切,只身前往那静谧的岛。在那里他肆意享受艺术带来的自由与快乐。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远方与自由、交织与分离。月亮是梦想,六便士是现实,满地都是六便士,他抬头就看见了月亮,那轮不会被云层遮掩的皎洁的明月。


行走的残简,血脉的图腾
——读《文化苦旅》有感
高二5班章雨晗

我提着灯跋涉时,总错觉自己是一卷行走的残简。

敦煌的流沙从指缝漏下,像极了莫高窟被劫掠的经卷,在掌心跳动着文明的余温。指尖抚过阳关夯土,竟触到唐人折柳的断枝,玉门关的羌笛声扎进骨缝里,长成带刺的荆棘。西湖水漫过脚背的刹那,雷峰塔的砖灰在血液里复燃——原来我淌过的不是湖水,是千年文脉汩汩流动的血管。

在鸣沙山捧起月牙泉水时,倒影里浮出王道士佝偻的剪影。他贩卖经卷的铜钱叮当坠地,化作我脊梁上一串冰凉的骨珠。斯坦因车队扬起的沙尘扑进眼眶,凝成再难流出的琥珀,而敦煌飞天飞舞的彩带拂过我的脸庞,每一次触碰都提示着我,古老的文化永远震撼人心。


碎隙生光
——读《我与地坛》有感
高二1班李婧仪

《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轮椅丈量地坛的每一道年轮。他凝视断壁残垣间倔强生长的野草,观察蚂蚁背负食物穿越砖缝的轨迹,聆听古柏在风中沙沙的絮语。这些细微的生命图景,让他触摸到超越病痛的生命本真——草木不为取悦春天而绽放,蝼蚁未曾因渺小而放弃跋涉。母亲藏于古柏后的目光,更让他懂得苦难不仅是淬炼个体的熔炉,更是丈量生命韧性的标尺。地坛教会他:当肉身困于方寸之地,心灵仍可借由对万物的凝视抵达辽阔。每个生命都在完成自己的朝圣,不必在世俗标尺里寻找意义。真正的救赎,是学会用受伤的眼睛,在破碎处看见永恒流转的生命之光。

钢的复调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高一7班 杨柯鋆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僵硬的躯体在病榻上叩击出文字,保尔·柯察金则以沸腾的热血在风雪中拓出革命者的轨迹。当瘫痪的作家让文字代替双腿奔跑时,他创造的不仅是文学形象,更是将残缺肉身锻造成永恒精神的炼金术。保尔那双穿透硝烟的眼睛,在蔑视世俗非议时迸发出金属般冷冽的光泽——那些曾被视作"鬼火"的异样目光,最终化作淬炼信仰的星火。这部长卷呈现的不仅是英雄史诗,更是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哲学实验:当命运将人推入熔炉,有人化作灰烬,而真正的钢铁会在冰与火的淬炼中发出铮鸣。那些散落在西伯利亚风雪中的灵魂碎屑,终将在理想的坩埚里结晶成时代的纪念碑,如同冻土深处等待破茧的种子,当春雷滚过乌拉尔山脉时,必将撕裂寒夜,生长为新的黎明。


金枷锁里葬诗魂
——读《红楼梦》有感
高一2班张涵笑

《红楼梦》以解构者的姿态矗立于文学之巅。曹雪芹以贾府兴衰为经,人性浮沉为纬,编织出超越时代的生存寓言。那些缀满珠玉的悲剧,不仅是簪缨世族的挽歌,更是人性在礼教桎梏下的集体性溃败。宝玉的顽石本相、黛玉的诗魂焚稿、王熙凤的权谋幻灭,构成封建文明溃烂期的精神浮世绘。当我们凝视大观园这座镜像迷宫,照见的不仅是封建伦理的崩解,更是人类永恒的存在困境——在物质丰裕与精神荒芜的悖论中,如何守护生命的诗意本质。这部泣血之作,终以毁灭叩问重生,让每个现代灵魂在废墟中触摸永恒。

在循环的终点寻找生命刻痕
——读《百年孤独》有感
高二1班石梓怡

《百年孤独》让我明白孤独是人生常态。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孤独,形成了一场循环,是起点,亦是终点。当乌尔苏拉亲眼见证家族衰败的历史,那个有着无穷精力的她,在岁月的冲刷下老去,直至死亡。她是家族的灵魂,也是家族中最孤独的人。孤独虽是常态,但过程本身就赋予了其意义,那些留下的挣扎痕迹,才是生命的真谛。

深渊处的觉醒微光
——读《围城》有感
高二3班陈宝怡

《围城》以方鸿渐为镜,照见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这个留洋归来的"克莱登博士",在事业迷局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从银行闲职到大学讲师,他的选择永远是被动的抛物线;在情感围城里,他如同空心人般游走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之间,用虚妄的暧昧对抗存在的荒诞。钱钟书用手术刀般的笔触,剖开了一个时代的群体病症:当知识沦为虚饰的勋章,爱情化作博弈的筹码,生命便成了困兽之斗。

叔本华关于欲望本质的论断,在方鸿渐身上演化成更具东方色彩的生存寓言。当今社会的"围城"已从具象的城垣蜕变为信息茧房与功利主义的无形枷锁。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于粉饰太平的自我和解,而在于清醒者的自我觉醒——当个体能正视灵魂深处的怯懦与虚伪,方能在时代的迷雾中构筑起精神的自留地。那些穿越围城桎梏的勇者,终会懂得:人生的突围从不在万重山外,而在直面深渊时眼底闪烁的微光。


从泛黄油印的读书小报,到辉映数字星河的云端诗屏,澄潭中学始终以“阅读润心,文化铸魂”为圭臬。一代代学子在《人间草木》的露珠里读懂万物呼吸,在《围城》的棱镜照见成长迷思。教学楼的砖缝中永远生长着汪曾祺笔下的倔强野葵,礼堂的穹顶上始终排列着刘慈欣构思的量子诗行。当暮色为书页镀上鎏金边纹,我们看见:那些被文字浸润过的灵魂,正在时光长河里播撒思想的种子;而这所被书香涵养的校园,正是一片让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沃野。

指导教师
陈秀霞  丁新姝  梁琳  王秀琇

来源:新昌澄潭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5

帖子

221

积分

天姥小学一年级

沙发
发表于 2025-4-24 09:15: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 服务条款|关于我们|小黑屋|天姥论坛 ( 浙B2-20030113 )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133号 GMT+8, 2025-9-22 13:16 , Processed in 0.154418 second(s), 2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zjxc.com

© 2003-2025新昌信息港

客户端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