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是运河街道螺蛳桥村共富综合体最热闹的时候。
老年食堂内人头攒动,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进餐一边唠着嗑。这是螺蛳桥村200多位老人每天都能享受到的“烟火幸福”。
一顿15元的饭,老人只花1-3元钱
![]()
在占地1000平方米的“共同富裕综合体”里,老年食堂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每天中午,约200位老人陆续前来,花3元就能吃上一顿价值15元的营养餐。8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1元,60岁以上的残疾人和退役军人更是直接免单。
后厨的阿姨一边翻炒锅里的青菜一边说:“老人们不光来吃饭,还爱在这儿唠嗑、拉家常,像个小茶馆。”
这顿“暖心餐”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的双重补贴。村党总支书记张伟介绍,村里联合本地龙头企业——老板电器,设立了“共富基金”,企业每年注资数百万元,专门用于民生改善。仅老年餐补这一项,就覆盖全村475位老人。
“我们想让老人吃得实惠,更吃得安心、暖心。”张伟说。
“共富红包”第九年,1704人喜领310万元
![]()
如果说3元吃饭是日常的“小确幸”,那每年春节前的“年终红包”,则是全村人的高光时刻。
“叮!”手机短信一响,村民沈子华乐得合不拢嘴——银行到账11000元。“我家六口人,老人拿2500,小孩1500,够买好几轮年货了!”而在村委财务室,会计手中的计算器嘀嘀作响:2025年春节,老板集团再次掏出310.25万元,惠及398户、1704位村民,最多一户领到了1.9万元。
这份“年年有、从不缺席”的红包,已经持续了整整九年,累计发放金额超2000万元。
“没有乡亲们当年的支持,哪有今天的上市企业?”老板集团党群办副主任王小凤感慨。这家如今市值超200亿元的上市公司,前身正是螺蛳桥村的村办小厂。从灶台边起步,到全球厨电龙头,老板电器始终记得“根”在哪儿。
村民们打趣:“这就像家里养了只‘金鸡’,天天给我们下蛋!”75岁的沈福兴一家八口,今年拿了1.5万元。“感动啊,企业没忘了我们,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免费理发、免电视费、全员医保 “小村庄”里有“大幸福”
在螺蛳桥村,福利清单越拉越长,幸福也越攒越多。
为进一步减轻老年人生活压力,螺蛳桥村启动了“老年人免费理发”公益项目,为村内所有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螺蛳桥村精心设计了理发券发放方案,并根据性别差异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数量的理发券。
“别小看这十几块钱,对我们老人来说,省下的都是实打实的。”村民任大爷笑着说,更贴心是村里为所有60岁以上老人免除了数字电视费用。
健康方面也没落下:80岁以上老人全部由村里出资购买“西湖益联保”商业健康保险,看病报销比例更高,心里更有底。还有“靓厨行动”,为街道25户困难家庭免费改造厨房,让烟火气更安全、更温暖。
从“输血”到“造血”:旧厂房变身“共富大楼”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螺蛳桥村深知,真正的共富,不能只靠发钱,更要激发内生动力。
乡贤出资1200万元,村里把一处老旧厂房改造成“共富大楼”,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上百万元,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此外,村里还以村建民用形式,建设1000方秸秆处理中心,处置秸秆园林绿化垃圾4800吨,提升乡村环境,同时增加30万村集体经济收入。
村委还开设“共富讲堂”,请乡贤、企业家、农技专家来讲课,教大家电商运营、现代农业、创业经验。几位村民学成后办起了家庭农场和农家乐,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我们要把‘共富经’念下去,更要‘送出去’。”张伟说,“让更多村子看到,村企合作真的能走出一条振兴路。”
文明新风吹进心田,精神也“富”起来
![]()
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跟上。傍晚的文化礼堂里,广场舞音乐响起,领舞的周阿姨动作利落:“现在村里路修得平平整整,晚上跳舞心里踏实!”
近年来,螺蛳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礼堂,全年开展理论宣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200多场。
当前,螺蛳桥村正在打造公益共享型的“村婚宴中心”。中心将统一提供场地、音响灯光设备、基础餐饮服务等,还将提供可循环利用的喜庆装饰方案,让婚宴回归温情本质。同时,婚宴中心将与辖区营地资源联动,推出简约时尚的“草坪婚礼”“骑行婚礼”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基层治理也更精细:推行“文明积分制”,把环境卫生、邻里和睦、志愿服务都纳入打分,积分能换油盐酱醋。村民参与热情高了,矛盾纠纷调解率100%,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
2024年,村集体总收入达736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称号。但村民们说,最珍贵的不是奖牌,而是每天醒来就能感受到的踏实与幸福。
从3元热饭到万元红包,从免费理发到高清电视,从旧厂房到“共富大楼”,螺蛳桥村的“共富经”,不是写在文件里的口号,而是融在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里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