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关于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经过地方申报、省级老龄工作部门初审推荐、专家评审和综合比选,共遴选出94个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我县入选。
本次发布的案例分为七类,分别是创新老龄工作机制、建设适老宜居环境、健全老年人服务保障体系、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营造孝亲敬老社会氛围、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我县入选案例为“创新打造‘一老一小’综合体 全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属于“健全老年人服务保障体系”大类。
近年来,针对养老服务资源分散问题,我县聚焦“阵地适老”,通过改建、配建、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创新打造覆盖县、街道、社区、邻里四级的“一老一小”综合体,高标准建成1个县级活动中心、3个街道级综合服务体与多个社区、邻里级活动之家。其中,面积超2万平方米的县级长者中心与位于城市核心区的梅湖中心,成为标志性服务阵地。通过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形成“政府兜底、国企助力、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优养服务新昌模式,由国企投资配建、专业团队运营、财政适当补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托举幸福“夕阳红”。
在后续的运营中,我县聚焦“增值享老”,以“综合体+”模式迭代“一老一小”综合体功能,内部提供阅读、观影、体检等16项免费服务,开设7大类120多个班的普惠老年课程,开展四点半课堂、爱心托管、金婚庆典等特色活动。由国企高标准运营乐龄餐厅,推出普惠套餐并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有效破解高龄、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确保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综合体还嵌入“健康驿站”,提供自助体检、线上问诊、专业康养服务。此外,我县还聚焦老年人需求,开发教育、托育、租赁等经营业态,拓展为老关联增值服务,以收益反哺公益,探索出长效运营机制,目前已实现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
为精准及时解决老年人服务需求,我县聚焦“智慧助老”,加快“浙里康养”应用落地,迭代县级养老信息系统,培育个性化场景。通过电子阅览、云端课堂等方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创新打造“天姥管家”应用,集成“96345”24小时服务热线,提供“六助”上门服务,老人可手机“一键下单”,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满意度高达98%,为全省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贡献可借鉴的“新昌方案”。
来源:新昌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