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新中 之校史回眸 浙江省新昌中学百年办学简史(一)
古刹钟磬,天姥云霞,穿岩幽谷,潜溪波影,得天独厚的古老沃州,山水奇丽,人文荟萃。新昌中学钟此山水之灵秀,汲此人文之精华,英才辈出,声名远播。新昌中学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光荣史。
值此新昌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校庆筹备办公室特推出“百年新中”系列文章,希望能与您一起,倾听百年回响,共览世纪风华,承醇厚校风,催新人奋进,续辉煌新篇!
与此同时,新昌中学长期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征集校史、校友相关资料,以及回忆、怀念新中校园生活文章,希冀以翔实的资料丰富校史,以动情的叙述鲜活记忆。
欢迎来电垂询:0575-86230888
1925-1949:艰难流转求生存
新昌中学自1925年创办至1949年获新生,其间变乱纷乘,国事多艰,致校址屡易,校长10任,其办学之艰难,于此可见一斑。然新中人上下同心,师生一体,披荆斩棘,一路健行。怀救国之大志,从教师长,多为贤达名流;许强邦之宏愿,求学弟子,不乏俊彦英才。藉聪明兼勤勉,全省会考登甲榜,国际比赛夺金牌;秉坚韧与勇毅,炮火中迁异地以继弦诵,威压下持正义而斗强权。岁月不居,时光流逝,于今虽仅留屐痕点点,然藉此回顾,亦足以串成一部可歌可泣之奋斗史。
1925年春,新昌县议会决议:创办新昌县立初级中学,校址附设于南明小学内,时任南明小学校长陈叔庄兼任校长。8月,开始招生,招了一个班级的初一新生。
1926年4月22日,浙江省长公署批准同意新昌设县立初级中学的申请,学校定是日为校庆日。8月,陈叔庄因无暇兼理中学校务,推荐陈宗器任校长。8月,学校迁至鼓山书院;年底,迁回城内,借七世祠、乡贤祠、名宦祠上课。
鼓山书院校舍
1927年秋,学校移至孔圣殿明伦堂上课。12月,在校学生为146人。
1928年8月,陈宗器赴清华大学任教,张梦旦任校长。
张梦旦校长任命文件
1929年2月,学校图书馆成立,时任校长张梦旦兼任馆长。专职管理员2人;全年经费240元,藏书3042册。学校开设党义课。
1930年8月,省高中训育主任鉴定县立初中合格学生共9人,张彭年成绩名列第一。
1931年12月,参加第一次全省教育成绩展览会展出,省教育厅发给纪念状一张。学校送比利时黎业斯参展的学生工艺名列世界第三,获金牌奖。
1932年12月24日统计,时全校有4个班153名学生,其中女学生16人;教师17人,均为男性。改党义课为公民课,除党义外,增加道德、政治及经济等内容。
1933年7月1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1932学年度全省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全校23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会考,平均成绩83.04分,列全省29所甲等学校之一。
1934年10月27日,省督学张行简来校视察后在报告中称:该中学办学认真,校长教职员均能勤奋认真,学生成绩优良,校风纯朴,殊甚嘉慰。
1936年8月,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全校免检合格中学教师有:张梦旦(国文、英语、公民)、华重本(图画、音乐)、袁湘虞(英语、国文)、俞载俊(国文、教育)、吕楚汀(物理、算学)、祝其乐(中师教育)、俞大兴(算学、物理)。
1938年2月,学生俞渭滨、王鉴标(王超)等组建“它山学社”,发动社员和同学,出墙报,贴标语,办漫画特刊,宣传抗日,在校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后,学生金宝璋(金望平)等组建“民族先锋队”和“新平会”等革命社团。秋,学生周梦环、俞作蓥、赵梅波等组建“新中读书会”。
新昌中学1933级初一学生唐德风日记中《怎样救中国》之第一页。唐德风先生长女唐云女士提供。
战时暑期全校教师合影
1939年2月,附设简易师范科一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27人,一年毕业,授以必需之教育学科与技能,并严格训练以培养农村小教人才;4月,成立中共县立初中支部,学生党员周梦环任党支部书记。为避免日机空袭,学校曾一度迁至大佛寺授课。创办《新中月刊》。
《新中月刊》
1940年秋,为避免日机空袭,学校迁移到西区梅渚村,借黄大宗祠和庵宇为校舍。8月,张梦旦赴省教育厅任职,童学熹任校长。
梅渚校舍
1942年7月14日,县城沦陷,学校停办,县立初中与简师二校,由梁以忠负责,发动民夫400多人陆续将全部校具、图书、仪器、什物等抢运到天台县万年寺。
1943年1月4日,县政府电呈县立初级中学与简师合并,校址为天台万年寺,派梁以忠为代理校长。2月18日,设县立初中附小。3月,与简易师范合并在天台县万年寺复课;添设战时高中补习班一班,招生40名。
万年寺搬迁文件
天台万年山校园
1944年4月21日,省教育厅任命国民党省第三区党务督导员张彭年兼任校长,原兼任校长梁以忠专任县立简易师范校长。6月3日,省教育厅下达1944学年度第一学期招生指标:新昌县立初级中学招初中一班,高中一班。
张彭年任校长文件
1945年1月18日,张彭年辞职,董国梁任校长。4月统计,全校高中2个班62名学生,初中6个班267名学生。8月,抗日战争胜利,学校由天台万年寺迁回新昌城内,借俞大宗祠、陈皆福祠和继恩祠上课。10月,学校组织成立新昌中学校舍复兴委员会,并向省教育厅申请正式设立高中部。
董国梁校长任命文件
新昌中学复兴委员会募款新建之建西座六开间建筑情形
1946年4月22日,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设立高中部的申请,并于5月31日颁布指令,将新昌县立初中改为新昌县立中学。12月,董国梁和俞渭川等赴沪筹募修建校舍经费,张廷成等积极捐款,最终募得3000多万元。12月底,时任县长决定停办校高中部,引起师生共愤。
1947年1月,在师生的强烈抗争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时任县长收回停办学校高中部的成命。
1948学校篮球队获比赛冠军后合影
1949年7月9日,新昌县人民政府派金望平为驻校军事代表,接管新昌县立中学。
金望平任驻校军事代表文件
民国时期校歌
百年新中
民国新昌中学校徽
民国新昌中学奖章
民国二十七年陈长生新昌中学毕业证书
民国三十五年童学熹参加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
民国三十二年新昌县立初级中学简易师范全体师生合影新昌博物馆藏
预告:浙江省新昌中学百年办学简史(二) 1950-1990:历尽坎坷是大道
1925——2025
来源:浙江省新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