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综合开发城北大桥至城东大桥沿江区域的可行性研究
一、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澄潭、梅渚两镇撤镇设街,大明市新区和东门如城的不断开发,新昌城市框架正在迅速拉大,新增的城市公交线路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县正在运营的城市公交线路共有27条,其中G3路、5路、6路、17路、19路、20路六条线路的单趟里程超过20km,最长的G3路则超过30km,这些线路的单趟运营时长均在1小时以上,使得司机的工作强度一直居高不下。公交线路的冗长与现状分布的公交场站偏离主城区,在城区边缘地带密切相关,以客运西站为例,原场站搬迁至澄潭街道后距离主城区超10km,导致西站进城公交线路普遍较长,对镜岭、回山方向乘客的公交换乘效率也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正在运营的公交站场已不适合新昌的城市发展形势,在主城区范围内规划一座可辐射县内各大片区的TOD综合体便显得尤为重要,该TOD综合体兼容居住、购物、商办、交通等多项功能,力争成为沟通各片区的纽带。
二、项目选址
城北大桥至城东大桥沿江区域现状为老旧工业区和居民区,分布着新和成、浙江医药等企业的老旧厂区和新药一村、新药二村等老旧居民区,此前已完成沿江东路道路工程及综合提升房屋征收,随着大明市新区的崛起,区域内的老旧产业区也在逐步开展“退二进三”工作。如何在完成该区域内居民区拆改和产业区“退二”后“进三”是接下来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建设内容
城东大桥西侧地块(包含原皮尔轴承和新和成两所企业的老旧厂区)现为闲置地块,该地块位于新昌大道和东昌路交汇处,未来随着沿江路的打通,交通区位优势会更加明显,逐步形成“中心—放射”式发展格局,向东可辐射高新园区拔茅、沃洲区块;向西可辐射高新园区南岩塔山、梅渚澄潭区块,以及沟通嵊州市区;向北可辐射高新园区大明市区块,以及沟通嵊州黄泽和金庭两镇;向南可辐射东门如城片区,因此适宜设置一座大型公交枢纽,可以引入TOD综合枢纽的思路进行开发,建设集购物、办公、休闲、文娱、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邻里广场。
原新和成厂区以西区域为正在搬迁的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以及分布有若干老旧居民区,此前已完成沿江东路道路工程及综合提升房屋征收,后续建议对新药一村、新药二村两个老旧小区进行城市更新,以此打通沿江路(城东大桥至城北大桥段),提升整个区块的交通区位。该区域在完成更新后,可定位为居住、教育组团,打造“临江未来社区”,引入“第四代住宅”的概念。
![]()
原标题:关于综合开发城北大桥至城东大桥沿江区域的可行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