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暑是高温户外活动引起的热中暑,冷中暑是处于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下,突然到室外的高温环境,人体不能迅速适应温差变化(超过5℃),产生怕冷、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进出温差大的环境,易对血液循环系统构成挑战,温差越大冷中暑出现的几率就越高。常见场景如下:
1.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突然从低温环境进入室外,使得身体的调节机能无法适应,导致散热功能障碍。 2.过度贪凉,食用大量冷饮,使得胃肠道受到刺激,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3.睡觉时,空调温度过低,或风扇直吹身体,导致身体受寒。
切换室内、室外要让身体有个循序渐进的“冷适应、热适应”过程。
1. 合理使用空调
· 控制温度:空调温度应设置在26℃以上,以与外界温差不超过5℃为宜,且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人体。
· 定时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空调房间,每隔2-3小时要开窗通风或适当外出走动。
2. 避免骤热骤冷
适当缓冲:从室内到室外时,提前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避免身体突然接触高温环境中。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可逐步调低空调温度,或在阴凉处休息,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
3. 科学补水与饮食
· 多喝水:夏天出汗多,要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建议饮用温水或常温饮料。
· 合理饮食:推荐以下两种食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