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山水诗的发韧之作,归故乡的双重情怀 剖析谢公《过始宁墅》诗中所述的志和愿 [打印本页]

作者: 黄钟大犁    时间: 2021-12-31 16:16
标题: 山水诗的发韧之作,归故乡的双重情怀 剖析谢公《过始宁墅》诗中所述的志和愿
山水诗的发韧之作,归故乡的双重情怀

剖析谢公《过始宁墅》诗中所述的志和愿

  谢灵运(385-430),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东晋末年袭封康乐公,刘宋代晋后,降公为侯,于刘宋朝就“咸称谢康乐也”。而唐诗浪漫主义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的名句,今人多依从诗仙太白,敬称“谢公”。
  谢公,被公认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山水诗的鼻祖。而从谢公一生所作山水诗考查,其发韧之作当为《过始宁墅》。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于1600年多年前就率先踏出了一条山水诗路,其主要的行踪线路,正好与浙江省正在规划打造的四条山水诗路相符。

  《过始宁墅》一诗,作于永初三年(422年)秋。刘宋代晋后,“起为散骑常侍、转太子左卫率”的谢公,被宋少帝接位时把控朝政的大臣徐羡之、傅亮等憎恶,“出为永嘉太守”。
  谢公从都城到永嘉郡赴任的路线,是先到达钱塘县,从浙江乘船沿富春江、兰溪江到达东阳郡(今金华市),经丽水下瓯江乘船到达郡治(今温州市)。谢公到达钱塘后,先过江至永兴县(今萧山),经山阴县,从镜湖乘船到曹娥江(时名浦阳江),溯江而上剡溪,到达故乡始宁县的始宁墅(古县治在今嵊州市三界镇)。始宁墅的所在地,今有争议,嵊州、上虞各不相让,而上虞有两位已故民间学者经多年考查后认为,在今嵊州三界镇至上虞章镇这一范围内。笔者以为这是较客观的结论,其中“石门新营所住”一诗中的山馆,还在剡溪更上游的仙岩镇,山下强口村口的田畈中,从北宋至今,有奉谢公为乡主的谢仙君庙,1960年代谢晋导演的电影《舞台姐妹》在这里拍摄开场戏。
  谢公回到故乡小住几日后,与乡亲告别,再乘船下剡溪、曹娥江,从古镜湖水路到达浙江西陵渡口,沿水路赴永嘉。《过始宁墅》一诗,是在这一多年后重回故乡的背景下写成的。是故乡的山水美景,首先触发了诗人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灵感,结束了玄言诗一百多年的统治,从此开创出一大新的诗派——山水诗。






作者: 黄钟大犁    时间: 2021-12-31 19:10
2022年是谢公赴永嘉任太守绕道故乡剡溪始宁墅开创山水诗派1600周年。跨年之作,恭请待续。
作者: 黄钟大犁    时间: 2022-1-5 11:48
存下另一文开头资料:
谢公所游石室山或为石城山
谢灵运(385-433),出生在会稽郡始宁县始宁墅(县治在今嵊州市三界镇),四岁时被送往钱塘道教领袖杜明师治所寄养,十五岁才还都城建康(今南京市),袭祖父谢玄爵封康乐公,当时人称谢康乐,唐代诗仙李白在诗中敬称为谢公。
423年秋末,谢公托病辞去做了仅13个月的永嘉太守,归隐故乡始宁县,直至426年春三月去都城任秘书监、侍中(三品大官,位同宰相);428年春告假东归,又回到始宁县,直到431年春,遭会稽太守孟某诬造他造反,赶往都城向宋文帝上书辩解,没能再回故乡。这样,不算出生后几年,谢公先后两次、头尾共有八年时间(六整年),在故乡始宁墅度过。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