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山里人 发表于 2024-9-17 17:00
2010年从上海回来,车位包括我在内一共2位乘客
哈皮每一天 发表于 2024-09-17 11:45
08年从台州回来,一个人的包车也坐过了
8654328X 发表于 2024-9-17 12:19
明年应该会更少了,义乌站改造完成甬金铁路肯定会增加车次
路由器 发表于 2024-09-19 10:04
除非是住在大明市,你认为火车比客车更方便吗
如果你是80后或90后,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春运或暑运的高峰期,你和家人或朋友挤上一辆长途大巴,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你可能正在车上吃着方便面,听着司机放的老歌,看着窗外的风景,感受着路上的人情味。你可能也会在车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惊险。你可能还会在车上结识一些新朋友,或者遇到一些旧相识。
然而,如今,这样的旅行方式已经渐渐消失了。随着高铁、飞机、网约车等交通方式的多元化、便利化,长途汽车客运行业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部分汽车客运站关闭、客运企业经营困难。你可能已经很久没有坐过长途大巴了,或者你可能根本没有坐过。
曾经辉煌一时的长途大巴为什么会没落?它是被谁“杀死”的?它还有没有未来?
要说起长途大巴的辉煌时代,就不得不提到上世纪90年代,那是一个市场经济改革的大幕开启,东西部和城乡人口大流动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农民工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寻找打工和创业的机会。而长途大巴,就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因为那个时候,高速公路和火车高铁还没有全面普及,长途大巴具有速度快、价格低、线路广的优势,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交通需求。打工人要去哪里,长途大巴班线就会开到哪里,它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成为了城乡之间的桥梁。
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12年我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高达355.7亿人次,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在全国旅客运输总量中的占比超过90%。而在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人的奋斗和牵挂,是无数人的故事和情感。长途大巴车厢里,有人欢笑,有人哭泣,有人相识,有人别离,有人期待,有人失望,有人梦想,有人现实。长途大巴,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集体记忆。
然而,长途大巴的辉煌时代并没有持续太久,从2013年开始,全国公路营业性的客运量便开始逐年大幅直线下滑。2015年,我国公路旅客周转量,甚至被铁路超越,丢失了老大的位置。此后,公路客运量更是一落千丈,2019年下滑至130亿人次。
疫情之后,公路客流量连年腰斩,2020年暴跌至50亿人次,2022年降至35.46亿人次,还不到2012年的十分之一。显而易见,公路客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长途大巴和客运站已经从很多人的生活中消失。人少了、车少了,长途大巴正在逐渐离场。
就连劳务输出和人口大省河南,也在2020年率先取消了800公里以上的客运班线。最近这几年,全国各地均有很多客运站被关停,这个名单很长很长:四川成都五块石客运站、江苏苏州市汽车北站、广州汽车客运站(流花车站)、佛山容桂汽车客运站……有分析认为,随着全国市市通高铁、县县通快速铁路的实现,长途大巴将基本退出客运市场。
那么,长途大巴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呢?有三把刀刺它最深。首先第一把刀,就是高铁。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之后,“八纵八横”高铁网也正在加密形成。国家铁路局数据显示,高铁已经覆盖了全国92%的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在价格、时间、舒适度上具有碾压性优势的高铁,成为长途大巴最大的替代者。夸张一点的地说,高铁所到之处,长途大巴几乎“寸草不生”。第二把刀,私家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价格的不断下探,汽车逐渐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4.17亿辆,民用汽车保有量3.19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9亿辆。
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很多打工人过年开私家车回老家,过完年再开私家车去打工地。如此一来,老百姓对长途大巴的需求自然大大减少。第三把刀,长途大巴自己。相信坐过长途大巴的人,对它都不会有好印象。车厢环境脏乱差,座椅长时间坐着也不舒服,车内空气很闷,各种味道交织。还有安全问题,大巴交通事故频发,伤亡时有发生。此外,为了赚提成和外快,长途大巴有时候不去服务区,而是将旅客拉去又脏又差小餐馆吃饭,甚至发生强制吃饭和消费的情况。上述这些种种问题,让很多人对大巴车望而生畏,但凡有其他方式,绝对不会选择长途大巴出行。
虽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长途大巴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是从其所具备的优势来看,它们依然具备着存在的必要性。首先,长途大巴的票价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允许乘坐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交通选择。其次,长途大巴通常具有广泛的线路覆盖范围,能够满足一些不那么常见的交通需求,比如一些高铁或飞机到不了的地方,或者一些需要直达目的地的人。此外,长途大巴还具有相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流变化,随时调整班次和发车时间,不受固定的时刻表和航线的限制。
那么,长途大巴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有人认为,长途大巴已经没有未来,只能被淘汰。但是,也有人认为,长途大巴还有一线生机,只要能够进行改革和创新,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市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长途大巴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就必须摆脱过去的恶劣形象,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乘车体验。比如,可以采用更加先进和环保的车辆,配备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座椅,安装更加智能和安全的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娱乐和网络服务,规范和优化中途停靠和就餐的安排,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交通法规和安全标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是开拓特色和差异化的市场。长途大巴要想在竞争中突围,就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满足一些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比如,可以针对一些特定的客群,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比如老年人、残疾人、宠物主人等。也可以针对一些特定的目的地,提供更加专业和深度的服务,比如一些风景名胜、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还可以针对一些特定的场景,提供更加多元和创新的服务,比如旅游观光、商务考察、亲友探访等。
三是利用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长途大巴要想在竞争中赢得未来,就必须利用科技和互联网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客流和市场的变化,优化班次和线路的安排,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在线平台和品牌形象,提供更加便捷和透明的预订和支付服务,增加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还可以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实现车辆和客运站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提供更加精准和实时的信息和服务,增强自己的管理和监控能力。
长途大巴虽然已经不再辉煌,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未来。只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进行改革和创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市场,长途大巴还是有可能重获新生,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和经济的出行服务的。毕竟,长途大巴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和记忆,它值得我们珍惜和尊重。
路由器 发表于 2024-9-19 10:04
除非是住在大明市,你认为火车比客车更方便吗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