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港友原创:千年大佛寺赋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姥百晓生    时间: 2025-2-2 11:07
标题: 港友原创:千年大佛寺赋


夫东南形胜,佛国星罗;剡溪清流,石城嵯峨。值三秋而登宝刹,临万壑以礼弥陀。步青阶而闻松籁,仰金容则见云柯。层峦叠嶂,藏龙象之精舍;幽谷回风,传贝叶之梵歌。
观夫石城山色,青崖垂练如虹;般若禅关,古木参天若盖。凿壁千载,法相俨然通明;鎏金七丈,慈目恒常观海。放生池畔,莲开不染浊泥;昙光洞前,钟响长醒尘霭。朱甍映日,飞檐欲接星斗;玉磬穿云,清音直叩天籁。
至若支遁驻锡,空谷犹存鹤影;智者传灯,经台尚绕昙香。王谢屐痕没苍苔,李杜诗篇刻石梁。宋帝敕碑彰佛力,明皇赐额耀禅堂。摩崖万卷,皆显般若真如;法乳千年,尽润越中文章。
嗟乎!浮生若寄,谁非芥子须弥?世路多歧,唯见晨钟暮鼓。临济宗风,岂止黄檗一脉;天台教义,何分南北两途?虽无滕阁飞阁流丹,自有法雨润泽八荒;纵乏彭蠡渔舟唱晚,且看香客心舟渡航。
今撰短引,恭疏浅赋。佛前莲花,已结三世因果;石上清泉,长洗六根尘污。敢竭鄙怀,慕智者之禅境;唯奉心香,祈众生之觉悟。梵呗声起,但见月满空山;般若舟行,直指云开觉路。


原标题:千年大佛寺赋

作者: 森林旅人与麋鹿    时间: 2025-2-2 11:45
厉害了
作者: C999999    时间: 2025-2-2 12:02
森林旅人与麋鹿 发表于 2025-02-02 11:45
厉害了

Al写的
作者: C999999    时间: 2025-2-2 12:08

新昌大佛寺序

时维仲春,序属初阳。烟霞散而山川秀,草木荣而天地清。余因公务之暇,访胜于新昌,临大佛之寺,观其形胜,感其灵异,遂作斯序,以志其美。

夫新昌者,古越之名邑,山水之奥区。大佛寺者,南朝之古刹,东南之胜境。寺依山而构,殿宇巍峨;佛依岩而凿,金身庄严。前有澄潭映碧,后有翠峰环抱。松风拂而梵音远,竹影摇而禅意深。

登临之际,心旷神怡。仰观大佛,高数十丈,眉目慈祥,俯视众生。其侧有千佛岩,佛像林立,或坐或立,或喜或嗔,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中有古木参天,虬枝盘曲,荫蔽数亩,不知其几百年也。

寺之西有放生池,水清见底,鱼游其中,悠然自得。池畔有亭,名曰“洗心”,游人至此,涤虑洗心,顿觉尘俗尽消。寺之东有石径,蜿蜒而上,可达山顶。山顶有塔,高耸入云,登塔远眺,山川城郭,尽收眼底。

嗟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大佛寺之胜,非笔墨所能尽述。余虽不才,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新昌山水秀,大佛寺中游。  
金身依岩立,梵音绕殿流。  
松风拂面爽,竹影入心幽。  
胜地难常至,临风忆旧游。

时维乙巳年仲春,新昌大佛寺序。
作者: 李现家的宝贝    时间: 2025-2-2 20:11
原创吗?
作者: 向阳微笑    时间: 2025-2-2 20:12
我只能说,楼主牛啊
作者: 早安不摸鱼    时间: 2025-2-2 20:12
有才
作者: 帆布鞋走过    时间: 2025-2-2 20:15
花心思了
作者: 浪漫主义者    时间: 2025-2-2 20:15
赞一个
作者: 三杯猪    时间: 2025-2-2 20:16
好家伙
作者: C999999    时间: 2025-2-2 21:02
满满的Al风格,怎么可能是原创
作者: xc角落之歌    时间: 2025-2-3 05:09
赞一个
作者: 心会跟爱一起走    时间: 2025-2-3 06:05
C999999 发表于 2025-02-02 21:02
满满的Al风格,怎么可能是原创

那你的是不是原创?
作者: 定风波    时间: 2025-2-3 07:43
《新昌大佛寺赋》

越东胜境,剡中奇观。枕天姥之烟霞,襟沃洲之清湍。石城抱秀,隐梵音于空谷;丹穴藏真,现妙相于层峦。溯厥肇基,始东晋之竺潜;考其隆崇,盛南齐之僧护。凿青崖以塑金身,历三纪而功乃著。法相嵯峨,高逾五丈;慈目垂视,广被十方。宝髻连云,映朝暾而流彩;莲台承露,沐晚磬而生光。

若夫登般若之台,入解脱之门。但见檐牙刺汉,斗拱栖云。法雨时润,菩提自春。佛前古井,犹存慧炬之影;壁上残经,尚辨龙藏之文。千佛岩前,青狮白象护法;放生池畔,锦鲤玄龟听真。至若深秋桂子,散天香于幽径;盛夏松涛,送凉籁于虚庭。暮鼓晨钟,警尘世之幻梦;茶烟禅榻,涤俗虑于空明。

昔者谢公屐痕,贯休诗痕,皆留迹于翠微;智者经轮,大梅锡杖,俱传灯于法席。宋帝赐额,敕宝相之嘉名;名士题碑,镌金石之玄理。观夫古刹兴衰,岂惟伽蓝之盛?实乃人心向背,系乎道统存亡。今逢盛世,宝刹重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祈愿弥勒慈光,永佑黎元安康。稽首作颂,以志不朽云:

石城苍苍,剡水泱泱。
大佛巍巍,法雨滂滂。
慧灯永续,德泽绵长。
慈航普渡,同赴觉场。
作者: C999999    时间: 2025-2-3 09:01
心会跟爱一起走 发表于 2025-02-03 06:05
那你的是不是原创?

Al写的
作者: 国强民富中国梦    时间: 2025-2-3 09:22
文化人
作者: 天姥百晓生    时间: 2025-2-3 13:50
One by One

越地多灵秀,剡溪绕其东,天姥枕其北。其间有宝刹巍然,隐于丹崖翠壑之间,名曰大佛寺。余尝于暮春过此,见松风振铎,石泉漱玉,恍若世外之音。乃登石阶,叩山门,寻南朝烟霞之迹。

观其佛窟天成,巨像垂目,千载未改慈悲色。金身斑驳处,犹见当年斧凿痕;莲座苍苔下,尚存往昔檀香气。仰视之,岩壁陡立如佛掌合十,日光斜穿若佛光普照。时有落英拂面,不知是山樱漫舞,抑或天花散彩。

寺后隐潭澄碧,游鱼翕忽,或言此水通龙宫。古碑林立,字迹漫灭,惟"般若"二字历历可见。老僧趺坐阶前,指残垣断壁曰:"此梁柱乃晋时物,彼石础乃唐年遗。"语罢,暮钟忽起,惊起檐角铜铃,群山皆作梵呗声。

余观夫佛法广大,不择细流;慈心深远,无分贵贱。昔人凿山为窟,非为炫技,乃寄众生离苦之愿;今者瞻仰金容,非徒慕古,实求自性清明之心。浮屠虽历劫火而长存,妙法纵经沧桑而不灭。然则何时得大自在耶?其必曰:"看山仍是山时,听钟已非钟处。"

时值月出东山,竹影扫阶,忽悟此身原在清凉界中。乃作偈云:一窟烟云万古心,半轮山月照空林。佛前莫问兴亡事,唯有溪声说到今。
作者: 弱弱    时间: 2025-2-3 19:28
都是文人高手,厉害厉害!
作者: 一枪飙血    时间: 2025-2-5 10:14
都没脱离王勃的藩篱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