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高考前后警惕诈骗!这些骗局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看|反诈周报(5.26-6.1)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云
时间:
2025-6-3 17:40
标题:
高考前后警惕诈骗!这些骗局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看|反诈周报(5.26-6.1)
高考前常见诈骗手段
1.“售卖高考真题、答案”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短信或网站发布“出售高考真题”“百分之百正确答案”等虚假信息,诱导考生和家长付费购买,甚至要求缴纳“保密费”“保证金”等。防骗提醒: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材料,不可能提前泄露。任何声称能提供“高考答案”的,均为诈骗行为!
2. “内部指标、低分录取”诈骗骗子冒充高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有“内部名额”“定向招生计划”,只要交钱就能“低分录取”,甚至伪造录取通知书。防骗提醒:高考招生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所有录取信息均可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不存在“花钱买分”的情况。
3. “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诈骗诈骗分子以“AI智能填报”“专家一对一指导”为噱头,高价售卖志愿填报服务,甚至诱导家长购买虚假数据或软件。防骗提醒:志愿填报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可通过正规教育平台或学校老师获取信息,切勿轻信“高价保录取”骗局。
4.“科技助你考高分”诈骗不法分子会通过网络平台向考生及家长兜售“高考作弊器材”如无线耳机、信息手表、隐形钢笔等,声称其器材隐蔽、安全,可以通过安检,并承诺会有“高手”帮助考生作答。防骗提醒:高考考点会使用电子屏蔽器、金属探测仪、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对考场进行全方位监管,一旦作弊,将会被取消各科成绩、舞弊行为录入档案。若有违法犯罪的,将会被依法处罚。
防骗指南
1.认准官方信息:高考政策、成绩查询、录取结果等均以省教育考试院、学校官网为准。2.不轻信“内部渠道”:任何声称“花钱就能上大学”的,均为诈骗!3.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4.警惕陌生链接:不点击不明短信、邮件中的链接,谨防钓鱼网站。5.及时报警:如遇诈骗,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举报。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时刻,不要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祝愿所有考生金榜题名,顺利进入理想大学!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