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临近暑假!致学生和家长:这份暑期防诈指南请收好!| 反诈周报(6.16-6.22)#浙里反诈 [打印本页]

作者: 捧诗照山河    时间: 2025-6-24 16:38
标题: 临近暑假!致学生和家长:这份暑期防诈指南请收好!| 反诈周报(6.16-6.22)#浙里反诈
谨防电信诈骗打击罪犯 / 提高意识  /保护自我

随着暑假的到来,学生们将迎来一段自由支配时间较多的假期。然而,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黄金时期",针对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


学生群体易受骗的五大诈骗类型

(一)兼职刷单诈骗案例:某高校学生小张在暑期看到“轻松兼职、日赚300”的广告,添加对方QQ后,被诱导开展刷单操作。前期虽有小额返利,但后续加大投入后却无法提现,最终被骗取1.2万元。防骗要点:所有的“先垫付后返利”类兼职均为诈骗行为!刷单本身属于违法行为,切勿参与此类活动。正规兼职不会要求缴纳所谓的“保证金”或“培训费”。



(二)游戏交易诈骗案例:一名初中生小王在游戏公屏上看到“低价出售限量皮肤”的消息,经对方提供的链接支付200元后,不仅未能得到皮肤,还导致自己的游戏账号被盗。
防骗要点:游戏装备、账号交易应选择官方平台进行。切勿点击未知链接或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对于“低价促销”“限时特惠”等极具诱惑性的信息需保持警惕。


(三)冒充熟人诈骗案例:大学生小李收到一条来自“同学”的QQ消息,称朋友住院急需用钱,出于善意转账5000元后才得知同学的账号已被盗。
防骗要点:涉及资金转移时,务必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核实。留意对方的语言习惯是否存在异常。对诸如“紧急情况”“不方便通话”之类的借口保持警惕。


(四)虚假购物诈骗案例:高中生小赵在二手平台相中一台“低价手机”,卖家要求私下交易并提供了伪造的物流信息,结果收货后发现是一台模型机。
防骗要点:选择正规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拒绝通过微信、支付宝等途径私下转账。对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保持高度警觉。


(五)助学金/奖学金诈骗案例:准大学生小刘接到自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可以领取“助学补贴”,按照指示操作后银行卡内的8000元被转走。
防骗要点:政府部门不会以电话或短信形式发放助学金。切勿向陌生人泄露银行卡相关信息。所有补贴发放均有官方正规渠道。





家长需特别注意的两大诈骗套路

(一)冒充老师收取费用
手法:诈骗分子潜伏进班级群,冒充老师发布“资料费”“夏令营费”等收费通知。
防范建议:学校收费通常会通过官方公告或家长会传达。缴费之前务必与老师电话确认。关注班级群成员动态,及时清理可疑账号。


(二)孩子出事急需汇款
手法:冒充医院或警方声称孩子遭遇事故急需手术费。
防范建议: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联系孩子或学校核实情况。警惕要求“保密”“立即转账”的话术。可通过询问孩子特有的个人信息来判断真伪。


防诈“六个一律”原则

1、只要陌生人一谈到银行卡要转账,一律挂掉。
2、只要陌生人一谈到中奖了要先交税,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
4、陌生电信让人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一律不点。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删掉。

紧急应对措施

若不幸遭遇诈骗,请立即采取以下行动:妥善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96110报警;若通过银行卡转账,迅速联系银行客服尝试止付;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防止再次受骗。

实用防诈资源

国家反诈中心APP:具有诈骗预警、快速举报、身份核实等多种功能。反诈专线96110:接到此号码来电必须接听。



暑假本是放松身心的美好时光绝不能让诈骗分子破坏这份愉悦期望同学们增强防范意识家长们强化监督力度携手构筑坚实的防诈屏障祝愿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愉快且充实的假期!





来源:反诈中心


作者: 雨是神的烟花    时间: 2025-6-24 18:19
记住啦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