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青春之路 澄潭中学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安全教育
2025年3月19日,澄潭中学联合新昌县委宣传部、县交警大队举办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市公安局犯罪预防战队教官吴钢以“少年追光千万路,文明出行第一步”为主题,为高二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01 情景再现:让隐患具象可感
“我这么大个人走过来,你看不到吗?”舞台上演的“鬼探头”事故情景剧中,学生与教官的沉浸式表演引发阵阵惊呼。当违规横穿马路者与视觉盲区驶出的车辆发生“碰撞”时,全场陷入静默。“车辆后视镜存在58°视觉盲区,这就是'鬼探头'高发的原因。”参演学生在互动环节阐释道。师生共创的实景教学将“内轮差”“开门杀”等专业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风险警示。
02 数据解析:以事实唤醒认知
电子大屏上,“每11分钟1起涉青少年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给师生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吴教官结合校园周边监控实录,深度剖析四大高危行为,如非法加装雨棚使电动车侧翻概率提升47%,改装车灯夜间致盲率达63%。这些数据不是抽象符号,每个百分点都对应着真实的人生轨迹。学生石单柠说:“道路安全没有侥幸公式,只有行为准则的累加。”
03 行为内化:从认知到实践
安全教育 在安全防护实训环节,学生代表现场演示头盔“三点式”固定法,吴教官同步解析下颌带间隙应保持“一指距离”的技术规范。“16周岁以下骑行属违法行为”的普法宣讲引发热议,同学们坦言:“终于理解父母反复强调的骑行年龄限制,这既是法律红线,更是生命防线。”
04 体系构建:多维防护网络
在总结阶段,县交警大队科技指挥中心指导员张伶娟强调:“青少年交通安全需要法治与教育的协同发力。我们正推进‘一校一策’交通治理方案,通过优化校园周边交通设施、严查未成年人违法骑行等举措,构建动态防护网络。”学校政教处主任丁燕萍老师说:“当安全知识转化为行为自觉,便是教育最珍贵的成果。”
澄潭中学是绍兴市平安校园,学校将交通安全教育作为“成长护航工程”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课程建设夯实认知根基,借助情境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依托家校共育强化行为规范,让交通安全素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命铠甲”。这场浸润式的安全教育,正将文明基因植入青春血脉,筑牢平安校园的安全基石。
来源:新昌澄潭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