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理广场舞噪声扰民,有“法”了

[复制链接]

2730

主题

4367

帖子

1万

积分

天姥大学博士一年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是楼主我老大
发表于 2021-8-20 11:0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省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7日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很多网友点赞感慨,对困扰人们多年的广场舞扰民,终于可以有“法”治一治了。

按照草案,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如果不遵守区域、时段、控制噪声等规定,对周边生活环境造成干扰,经劝阻、调解不改正的,可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广场舞噪声扰民的问题,其实已经讨论很多年。有些地方的中老年群体,已经自觉想办法,尽量避免干扰别人,比如跳舞时集体戴上耳机等。但得承认,还有很多地方的广场舞活动,依然噪声过大,纠纷频发。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到“不得因广场舞健身活动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学生上课和居民正常生活”。可是有规定无罚则,其威慑力也就有限;而仅仅是体育总局的通知,在现实场景中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执法合力。

现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法予以规范,明确规定了罚则,虽然罚款额度不高,至少会让今后的执法更有力。

网友点赞之余,也有担心。因为广场舞噪声长期存在,给众人的印象就是“法难责众”。尽管周边民众意见很大,可是中老年人锻炼身体、同龄社交的需求真实存在,再加上人数众多,执法人员要持之以恒地针对性管理,压力可想而知。

广场舞噪声扰民的危害,大家都能看得见;治理的现实难度,大家也能看得见。现在明确法律规定,就是在制度层面对症下药,为现实的治理创造更好条件。明确法律是第一步,如何保证法律的落地效果,考验的仍将是各地执法人员的智慧和耐心。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根治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艰难的过程。就像有网友担心的,如果执法时有人“一碰就倒”,执法人员还敢坚持吗?这种假设当然不是妖魔化老年人,而是确实要考虑到可能遇见的各种状况,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应对方案,才能保证有效执法。

最后还需要提醒的是,尽管有了明确的法律,可正如以前很多分析所提到的,仅靠外在规范,恐怕很难根治广场舞的噪声扰民问题。如果那些中老年人有更好的选择,相信也不会坚持“讨人嫌”。

所以,在法律进步的同时,相关部门仍有必要同步协调开展工作,尽可能满足中老年人正当的锻炼需求,给广场舞提供更多合适的场地。堵疏结合,方能治本。


编       辑: 李倩文
责       编: 于 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 服务条款|关于我们|小黑屋|天姥论坛 ( 浙B2-20030113 )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133号 GMT+8, 2025-7-21 01:42 , Processed in 0.096139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zjxc.com

© 2003-2025新昌信息港

客户端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