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食堂年薪18万招博士,是学历贬值还是管理升级?  
985高校食堂年薪18万招博士? 据扬子晚报报道,东南大学发布的一则招聘公告近日引发关注。公告显示,该校总务处计划招聘1名膳食管理办公室管理岗人员,要求食品、营养、烹饪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引发网友热议。 东南大学人事处工作人员对此回复称,该职位是膳食管理办公室管理岗,属于管理岗位,学历要求必须为食品、营养、烹饪等相关专业的博士。东南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则表示,该岗位为公开招聘,管理岗一般按国家工资标准执行,科员等级的年薪大概18万元。 由此看来,它跟我们通常理解的食堂招聘不同,并不是招一般意义上的厨师、打饭阿姨。东南大学人事处工作人员也说了,用“食堂”来定义这个岗位可能不是特别准确。 不过,工作人员也说了,如果应聘者有相关实践经验,比如有厨师证、懂得食堂运营,匹配度更高。言下之意,你如果是个会炒菜的博士,应聘上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反应,多是感慨博士大材小用,连食堂都要求博士水平了。毕竟现在学历贬值严重,高学历名校生“屈尊”就业的情况,太常见了。但现在看来,东南大学食堂招博士,实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从东南大学招聘公告的描述看,膳食管理办公室管理岗人员岗任务包括“负责菜品开发、规划、核价、烹饪,第一、二课堂等文化建设”等。光看岗位描述,就能知道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 就说这第一条“菜品开发”,别论专业干烹饪的了,就说咱平时会做点饭的,应该知道这个有多难。谁都不想整天老三样,想整点新活,可哪有那么容易?开发食堂新菜品就更难了,因为还得考虑能不能大锅炒制,营养搭配合不合适,学生接受度高不高等。 要知道,现在的高校学生和从前不一样,他们选择多,食堂不好吃可以去外边吃,也可以叫外卖。而且一旦食堂饭菜出了点问题,比如说卫生差、性价比低等,他们可不会藏着掖着,更倾向于通过投诉、曝光等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十多年前上大学那会,学校食堂内的小卖部,有几次被学生发现面包过期了还在卖。于是有学生在校内论坛发帖,收集到足够多的证据后,投诉到后勤处和校长办公室。我记得当时闹得还挺大,据说学校最后换掉了小卖部的经营者。 虽说选择多了,但由于价格相对便宜,食堂仍是大部分师生的首选。科学搭配菜品、合理均衡膳食,虽说没初高中食堂要求那么高,但同样有必要。从这个角度看,招个食品、营养和烹饪方面的博士人才,也不稀奇。 当然,引发质疑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岗位很有吸引力,一些人怀疑校方按人设岗,搞萝卜招聘。 公告提到,对于拥有博士学历者或有五年以上申报岗位相关工作经验、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者,可择优按事业编制聘用。 也就是说,这个岗位是有很大概率提供编制的。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更何况高校行政岗编制,本就是很多人追求的“神仙工作”之一。不用去卷学术,为发论文忙到头秃,将近20万的年薪也不算低。 针对质疑,校方明确表示“绝对不存在内定”。但这个回应能不能说服网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总的来说,东南大学食堂年薪18万招博士,跟“高学历人才低就业”没啥关系。按校方的说法,这个岗位除了需要博士的科研能力,也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最好有厨师证,要找到匹配的人才并非易事。 但话说回来,学历不代表能力,没有博士学历就干不好这活吗?把挑选范围拉大一点,岂不更容易找到合适人选?从这角度看,设置这么高的学历门槛,似乎又没那么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