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2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越“三钱”对新昌经济和文化的贡献

[复制链接]

327

主题

1828

帖子

8353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是楼主我老大
发表于 2023-3-26 02:20: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省
按:今年是新昌县建县1115周年,在南明山下康乐广场的巨幅《新昌赋》浮雕中,有一幅“钱王置县”铭刻历史。本文对吴越"三钱"作一介绍。


吴越“三钱”对新昌经济和文化的贡献

黄孝伟 王东惠

  提到“三钱”,人们应会肃然起敬地想起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911-2009)、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1912-2010)、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1913-1992),“三钱”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历史上,有“三钱”对新昌区域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三钱”就是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王钱镠、钱俶和北宋翰林学士钱惟演。而且,当代科学界三钱都是吴越王钱氏的后裔。
设县域造福一方水土
  新昌县是1100多年前的吴越国王钱镠设置的。设置新昌这一决策,在新昌地域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意义非常深远。此前,地处剡县东部的“新昌”山区,相对于富庶繁华地区,被称为“越国荒徼”“剡东鄙”。自从新昌县从古剡县中分置出来,在原来“人、物稍繁”的基础上有了一块独立的县境后,向着繁荣昌盛迈开了大步。
  新编《新昌县地名志》建置沿革中介绍,后梁开平2年(908),吴越国王钱镠“因都城钱塘去温州之道路悠远,剡东南人物稍繁,且无馆驿”,乃析剡县13乡,并割天台县部份地域并置新昌县,俗称“分剡割台置新昌”。因13乡中有乡名“新昌”,县名就沿用了此名,寓有新建、昌隆、昌盛之意。该《志》附有《“割台分剡建新昌”考》一文,对“分剡置新”和“割台分剡置新”两说作了考证,肯定“新昌建县系割台分剡合并所置”。
  从此,天姥山成为新昌县知名度最高的文化名山。我县获批国家级风景区,是以原先的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三大省级风景区为组成部份,但打的是天姥山的牌子,命名为“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区”,使原来的三个省级风景区,都跃升为国家级,可说是源自1100多年前吴越国王创造的历史机缘。
  如果,历史上没有设置新昌县,县城区域如1958年划到嵊县的黄泽镇一样,仅仅是一个镇,这一方水土上还能出现14个并将有更多的上市企业吗?
祖孙三代修大佛
  佛教文化可说是新昌天姥山文化品牌中最有影响力的内容,而历史上的“三钱”对新昌大佛寺香火的延续和我县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镠(852~932),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年轻时曾为私盐贩,后投军,成为军阀董昌手下的一员部将。唐光启三年(887),钱镠为杭州刺史,大权在握,独据一方。乾宁三年(896),钱镠平董昌乱,得越州,升为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又先后被大唐王朝封为越王、吴王。后梁开平元年(907),被后梁朝廷封为吴越王。就这样,钱镠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当时的诗僧贯休作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诗篇。
  作为吴越国君主,钱镠礼贤下士,奖励垦荒,开拓杭州城郭,在当时混战割据的局势下,保障了一方地域相对稳定和繁荣,使百姓安居乐业,富庶甲于东南。
  史学家夏定域先生在《吴越文化有感》一文中对吴越王钱镠有如下评价:“其于浙右文化之建设,亦颇有足称,而与今日本省文化,亦不少之影响”,“略举大端,如一、兴杭市,二、讲水利,三、通海道,四、弘佛化,五尚文艺,六、藏图书,七、选人才。”其中,“弘佛化”一条,在新昌《大佛寺志》中有具体记载,钱镠和孙子钱俶、曾孙钱惟演,三代人,时间跨越130年,对新昌大佛寺作了重大修建。
  新昌建县后的第二年,即开平三年(909),钱镠把虔诚的目光投向了佛家净地石城山,“睹石城百尺之像,开宣公三生之说,以开平三年始赐钱八千万,起弥勒宝阁三层,东西七间,高十五丈。阁成,又出珍货巨亿万计,以建宇三百余间。说法诵经之地,屹然当阳;金巽修汤沐之所,翼乎有序……既成大庄,乃锡佳名,改乡曰‘像明’,山曰‘南明’,寺曰‘瑞像’。”并且详细划定了寺院属区域,“赐山界:东至公塘寺,西至俞家弄,南至于经坊,北至大驿路。”就这样,石城山说法诵经、金巽修汤沐的佛家盛事接连不断。五代时期,新昌县境内以瑞像寺为代表的19座佛教寺院,出家人弘法利生,和氏族百姓和睦共处,社会经济和佛教文化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发展。
  吴越王钱镠薨后,葬临安钱王陵。他的子孙先后继承王位,共为“三世五王”。他的其中一个孙子钱俶(929~988)在后汉天福丁未年(947)仲冬自台州归钱塘,路过南明山,礼拜了宝相寺,想起了祖父钱镠和宝相寺有关的一些事情,很有所感,作了首《南明山宝相寺题壁》的绝句。乾祐元年(948),大将胡进思迎钱俶为吴越国王,宋开宝六年(973)身为吴越国王的钱俶再一次来到石城山中,面对已显陈旧的先祖吴越王赐钱筑起的宝阁,“徘徊四顾,周爰逖览”,出资重修了宝相寺,“渥其塗彩,葺以梓材,因塑二菩萨并高七丈,俾夹侍大像于阁前。”宝相寺又有了崭新的面貌。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将吴越国地籍归奉大宋朝廷,这是和平回归华夏统一的典范。
  在衣冠文物特盛的宋代,宝相寺又有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重修,《大佛寺志》载“(钱俶)次子钱惟演(钱氏宗谱中载为第七男),仕宋为工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天圣五年(1027)重修宝相寺。”作为吴越国王的第四代人,并且是北宋王朝翰林学士,其影响力是相当大的,故新昌的石氏和董氏等大家族纷纷出资出力,粉绘真像,于景德年间大功告成,同时,钱惟演欣然提笔作《重修宝相寺碑铭》。洋洋洒洒一千五百字,记述宝相寺的历史和盛衰,赞誉重修后寺院的瑞表煌煌,同时也道出了吴越钱氏和宝相寺的历史渊源。
  此后钱氏后裔与新昌大佛的缘份还在延续,有两位钱镠的裔孙和新昌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位是钱宏祖,台州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12)任新昌知县,在任八年,修建了儒学,又重建了大成殿,邑中士子莫不奔走相告,都以为振起一县之儒风有望矣。钱宏祖卒于官,“葬五都钱家塚,子孙因家焉”。新昌县山支头村是他的后代子孙的一个聚居地,村中至今保存着记载钱氏家族历史的《钱氏宗谱》和几幅祖先画像。村中建有钱大宗祠,名“追远堂”,追远报本。
  另一位是钱达道,苏州人,明万历年间出任新昌知县,万历十四年(1586),他在县志中发现了祖先撰写的那篇《重修宝相寺碑铭》,“庄诵再过,音容即可”,一遍又一遍的读后,捐出自己的俸禄重新把铭文镌刻于石碑之中,一以示不忘祖功宗德,一以表钱氏之世泽绵长。
  吴越钱氏与新昌县,尤其是与宝相寺(即今大佛寺)的世泽渊源可谓深且长矣!
留存绝句和《碑铭》

  947年,钱俶从台州返钱塘,过新昌至石城礼瑞像,留作一首绝句《南明山宝相寺题壁》(《大佛寺志》中诗名为《隐岳洞诗》):
  百尺金容连翠岳,

  三层宝阁倚青霄。

  手炉香暖申卑愿,

  愿降殊祥福帝尧。

  这首绝句,前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新昌大佛的高大庄严,弥勒宝阁和所处环境的殊胜,堪称描写石城古刹的经典名句。后两句表达了当时一个时代的美好愿望,愿动荡的时代尽快结束,天下太平,人们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宋天圣五年(1027),翰林学士钱惟演推动大佛寺重修,并作《重修宝相寺碑铭》。很可惜,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网上搜索不到此文的全文内容,故全文转录如下,以飨读者:                                       
  粤若西圣设教,广布真风;南国分疆,素标宁宇。王公尽为外护,民里多有信心。秀环名川,龙刹交峙;霞朝雾夕,鸿钟合响。由兹仁寿之域,遂入庄严之境,当天下之甲者久矣。
  会稽新昌县南明山宝相寺者,剡溪在东,石城夹右,宝势中起,琼峦四合。因其地之绝世,遂得人之非常。厥初,东晋昙光道人始缘游方,乃立禅室。即岩成援,因林构厦,盖权舆于精蓝焉。齐永明中,僧护律师睹峻崖参云,峭壁如削,旁若星拱,中实天开,发心刻弥勒坐像一尊,高一百尺,岁仑入周,面相甫就,乃建石城寺于其旁,以山名也。护公之后,有僧淑比丘,虽至意必诚,而良缘未果。梁氏天监六年,始丰县令陆咸荐都神僧,将嗣其事,圣孚有感,灵证其明,时则宗室建安王伟主张之,定林寺僧祐律师典治之。三匠成工,百族咸助。梯沆瀣,陟岭巆,凿岩巘,升青冥。比其初制,深入五丈。砻密既毕,相好端严,巍然半空,覆以层阁,祥云隐蔽,瑞日昭回,疑巨灵之见擘,若黔雷之所化,洪济之愿,于兹成矣。至唐初道宣律师,家本长城,俗姓钱氏,戒行精洁,因接天神,且云“尝为僧护、僧淑、僧祐也”。故世谓此像是三生所立。唐季失驭,王纲内紊,巨寇投隙,分兵四掠。石城旧寺,亦为焚荡;琅(王+咢)仅存,风雨无庇;迹断来辙,林稀栖鸟;黑白无所归向,熏修辍于早暮。
  我曾祖父武肃王奄有东夏,密崇梵福。睹石城百尺之像,开宣公三生之说,以开平三年,始赐钱八千万,起弥勒宝阁三层,东西七间,高十五丈。阁成,又出珍货钜亿万计,以建宇三百余间。说法诵经之地,屹然当阳;鐉修汤沐之所,翼乎有序。连甍岌业,尽极峥嵘,势若翔鹍,景侔却月;万楹崇倚,千岩互出;丹雘焕乎岩谷,膏香飞于林荟。既成大壮,乃锡佳名,改乡曰“像明”,山曰“南明”,寺曰“瑞像”。赐其山界:东至公塘寺,西至俞家弄,南至于经坊,北至大驿路。志其事而旌其功也。先君尚父忠懿王,驭邦斯久,惟日是求。嗟龙像之辉光,为鼠雀之穿坏,又渥其涂彩,葺以梓材,因塑二菩萨,并高七丈,俾夹侍大像于阁前。别创钟室,华附相承,玉理交映。稽凫氏之先制,六齐为之烜赫;考蒲牢之瑞音,九天于是振动。仍俾长老清劝住持,锡以圭田,用资净供。法筵大啟,禅林肇新,立雪者麕至,抠衣者云委。时开宝六载(973),去开平己巳(909)六十五矣。
  初武肃王以胜之地,缅怀昔立,乃储精渊默,研襟罔象,作赞凡四句以贲之。先君尚父,初牧丹峤,经涂道场,徘徊四顾,周爰逖览。及继恢世德,又题诗一章以志之。今揭榜并存,结宇为荫,金相玉振,云起雪飞,宝宇常新,灵音弥远。厥后桓圭入朝,虞官献籍;而郡吏严酷,王租迫急,劝公卷衣东奔,禅徒遂散。两栾九乳,有渭城之迁;栗简枣书,成羽陵之蠹。真皇嗣统,景德纪年,郡守始于七宝院请俱会上人主禅门,行光长老设法要。州助教石湛者,躬履儒业,旁修梵行,遂铸铜钟一口,重五千斤,并舍钱百万,重修百阁。既而诏赐新额,肇开碧题。县令唐白,因感灵梦,冀率邑人,荐加檀施。石氏与进士董遂良复共舍钱八万,粉绘真相,亢工如素,克日有成。董氏乃躬诣阙下,赎经一藏五千四十八卷,髤函副之。石氏又起转轮经藏并宝殿以安之。林峦改色,神明顿还。噫!世有污隆,法有成坏,苟无刊刻,岂传永久?会公以予昔持橐笔,被先帝非常之顾;今玷台衮,蒙圣皇求旧之仁。采其虚名,俾令纪事。远遣洞晓上人赍书伻图,来诣京国。况皇祖先君尝所增饰,岂敢多让?谨为之铭。
  铭曰:于越之区,万山丛来。恍然妙境,如天之开。石城之山,千仞壁立,俨若绀仪;如云之集,杳杳鸳刹,盈盈梵宫,幡花蔽日,钟呗凌空,粤有神僧,挺兹灵意。人则三生,功非一篑。既砻既密,克诚克荘,琼檐轸轸,瑞表煌煌。有唐中圮,盗烽斯毁;我疆载安,圣庭旋起,英英我祖,斡不庭方,大兴像法,式助皇纲。乃建崇墉,密尔乔木,爰命梓人,聿新云屋。赫赫先君,绍恢世勋,鼎新华构,高切凝云。岁序推迁,川源岑隐,寂尔岩扃,阒无来轸。光收金界,青遗宝天;鸳飞碧瓦,雁去香泉。遽有信心,稽彼前志,粲矣灵编,渥乎溃事。查嵯峨兮翠珉,郁轮囷兮紫氛;既昭宣兮往迹,故篆刻兮斯文。惟龟趺兮靡没,与鸥海兮长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1828

帖子

8353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8#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08:3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阿萨帝 发表于 2023-03-27 14:50
若干年前,山支头钱氏自己出钱欲在大佛寺前重立一杯,大佛寺回答没地方放。作者行的话,帮联络联络

山支头,还没去过。文中相关内容抄自王东惠的一文。你可发上相关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1828

帖子

8353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7#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08:26: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若能自筹款,可如西湖边钱王祠,可向县政协提议下,在南明山下立,把钱氏家训弘扬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1828

帖子

8353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6#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08:21: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阿萨帝 发表于 2023-03-27 14:50
若干年前,山支头钱氏自己出钱欲在大佛寺前重立一杯,大佛寺回答没地方放。作者行的话,帮联络联络

南明山公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1828

帖子

8353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3-28 08:20: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阿萨帝 发表于 2023-03-27 14:50
若干年前,山支头钱氏自己出钱欲在大佛寺前重立一杯,大佛寺回答没地方放。作者行的话,帮联络联络

合法信访吧!康乐广场或南明山广场塑像立碑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1

帖子

2237

积分

天姥中学高二

地毯
发表于 2023-3-27 14:5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若干年前,山支头钱氏自己出钱欲在大佛寺前重立一杯,大佛寺回答没地方放。作者行的话,帮联络联络

点评

山支头,还没去过。文中相关内容抄自王东惠的一文。你可发上相关图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3-28 08:33
南明山公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3-28 08:21
合法信访吧!康乐广场或南明山广场塑像立碑也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3-28 0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4426

帖子

4528

积分

天姥大学二年

板凳
发表于 2023-3-26 08:56: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钱镠把剡县拆开也是怕这个地方形成割据吧,剡县在古代属于望县,实力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0

帖子

1545

积分

天姥中学高一

沙发
发表于 2023-3-26 08:44: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 服务条款|关于我们|小黑屋|天姥论坛 ( 浙B2-20030113 )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133号 GMT+8, 2025-7-21 01:44 , Processed in 0.151412 second(s), 2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zjxc.com

© 2003-2025新昌信息港

客户端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