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创新在新昌 | 学生在车间“真题真做” 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巧解企业技术难题

[复制链接]

421

主题

429

帖子

1471

积分

天姥中学初三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是楼主我老大
发表于 2025-6-2 14:51: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省
“研究生毕业后,我即留下来和企业共成长。”最近,在浙江科恩实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郝凯新正带领团队研发新项目。作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研究生,他在2021年通过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入驻科恩。两年间,他不仅帮助企业完成实验室高性能通风柜多项技术优化,也顺利完成硕士论文。

郝凯新的经历并非个例。在新昌,一批批研究生正围绕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驻企”开展科研攻关,背后还有高校导师团队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实现了学习、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深度结合。

这一模式的兴起,源于我县破解中小企业人才短缺困境的迫切需求。为精准匹配实用型人才,自2017年起,我县便与浙工大、浙理工、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全省率先打造“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昌模式”,积极借助“外脑”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更新能力。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团队是首批实践者。2017年,依托其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创新推出“项目制+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即将课堂搬进车间,由企业提出技术需求,研究生进行研发,高校导师提供指导。“这使研究更贴近实际应用,加速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的转化。”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旭东表示,以入驻远信工业、浙江本发科技的研究生团队为例,他们分别攻克印染热定形机节能降耗与复合材料三维编织等难题,相关成果多次获评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有效帮助企业降能耗、控成本、提效益。

截至目前,我县已累计联合培养研究生250多名,协同企业攻克技术难题280多个,实现经济效益超12亿元。该模式更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尤为可贵的是,近10%的联合培养学生选择留在新昌工作或创业。如郝凯新毕业后即正式入职科恩,现已成为企业中坚力量,正带领团队研发生物安全柜等新项目。

新昌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持续旺盛。随着新一批研究生即将入驻,胡旭东频繁接到企业电话,希望为技术难题匹配合适人才。“在大力推进‘两新’融合背景下,我们正迭代升级培养模式。”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县整合高校研究院、产学研团队等资源,打造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总部基地,推进研究生“引育用留”集成改革,构建“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协同机制。该基地将绘制“研究生画像”和企业“技术需求图谱”,打造以需求为导向、人才有效支撑的产学研融合生态。预计今年入驻研究生将达200名,签约产学研项目超80个。

来源:新昌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 服务条款|关于我们|小黑屋|天姥论坛 ( 浙B2-20030113 )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133号 GMT+8, 2025-7-21 06:29 , Processed in 0.097555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zjxc.com

© 2003-2025新昌信息港

客户端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