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丽乡村行的第四站,来到小将南洲村。 南洲村位于新昌县域东部,距县城约36千米。南洲村是小将镇境内的一个大村,在菩提峰的东北麓,新昌乡间流传有民谚“先有南洲丁,后有新昌城”。 图/传说中勇哥 图/拱白菜的小猪
走进南洲村,三面环山,到处可见苗木林。南洲溪穿村而过,看到三三两两的村妇在溪边捣衣服,把时光拉回了从前慢。溪边的古树郁郁葱葱,在蓝天绿水的映衬下,愈发生机勃勃。 近年来,南洲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信息化示范村、体育特色村等。2014年,南洲村共有农户516户,耕地1067亩,山林面积12804亩,村民人均纯收入2.1万元。迄今为止,98%农户都种植花木,光花木基地已达到百亩以上的南洲村民就有四人。最多的达700多亩,南洲村就被一片片的桂花、樱花、红枫、海棠等包围着,花香四溢,争奇斗艳。
往里走,南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扑面而来。跟随党支部副书记丁宝明,来到一座颇具特色的古民居。
丁宝明介绍,这个古宅称为“下书房”,清晚期民居,坐北朝南,小青瓦屋面,硬山造。由正楼、左右厢楼组成,左、右、前三方砌墙围护,居中开石框门,石门额上刻着“周旋中规”四个大字。 图/小拇指
正楼面阔三间带两耳房。各缝粱架穿斗式,分心前后双步带后单步,六禀用四柱。牛腿透雕“凤穿牡丹”、“鲤鱼跳龙门”,信息港网友见到凤凰雕样,坦言凤凰出现在牛腿还是第一次见。琴枋上立方柱,支撑顶上撩檐枋。底楼明间为厅堂,次间各设直楞式隔扇窗。左右厢楼面阔一间带一弄间,厢房装设四扇格扇长门及两扇直棱式隔扇长门,室内混凝土铺地。条石压檐口,天井卵石铺设。该建筑体量不大,雕刻工艺精制,早期曾开设酒作坊与纸厂。 图/传说中的勇哥
惊叹能工巧匠之余,港友们告别下书房,来到慎德堂。
据了解,慎德堂为清早期宗祠建筑,是大宗祠“燕翼”下的子宗祠,慎德堂在投资50余万修建后,常用于南洲叠罗汉等演出场地。
2015年以“中国梦·南洲美”为主题的首届南洲叠罗汉专场演出,在小将镇南洲村慎德堂举行。鼓声振奋有力、催人奋进,舞狮惟妙惟肖、美猴王栩栩如生、“猴”态毕现,叠罗汉行云流水、令人咋舌…… 图/九门 图/网络
来南洲,不得不提的是历经300年的岁月洗礼的建筑瑰宝——丁家祠堂。 丁宝明说,祠堂为清早期宗辋建筑,人名燕翼堂,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通诗书、如礼仪的的丁载、丁职兄弟俩,建造了丁氏宗祠以表达对祖先的尊崇,祠堂因此取名为“燕翼堂”。 图/九门
祠堂坐西朝东,是一处规模较大、雕刻精美的建筑,由仪门、戏台、前厅、两侧看樓、正厅组成,由于年久失修倒塌和村办学校的改造,如今仅存正厅建筑一进,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拍梁带前后单步,七禀用四相。檐柱、金柱间施月梁。次间,梢间穿斗式。正斤建筑用材粗杜。前檐桂四只木雕牛腿,今存雨只,另两只是仿造上去,牛腿上雕刻八仙画像。
而后,沿着九曲巷寻访,在偏巷中发现一口古井,惊奇的是,圈外有题刻,依稀可见。 图/传说中的勇哥 图/小拇指
丁宝明告诉我们,此为南洲宋井,一名大井头,开凿于宋宝祐六年(1258)。石井圈外题刻:“戊午太岁,宝祐六年□□□丁□□记,三月上旬”,“大明嘉靖四十年辛酉一月□仲丁碧□记”。正书竖行,行三、五字不等,分析此井南宋已凿成,明代曾疏浚。近些年前,古井水是人们的饮用水。2002年,被新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传说中的勇哥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记忆的画面,古树、古台门、古井、古祠堂......寻访历史的脚步,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一位趴在窗边的老人守着小卖部,时光仿佛停留了。这位老人见到前来的我们便开心地笑了。 图/小拇指
每年5月,海棠花红了,村民们一丘丘的花木田都变成最美的风景。远近游客常闻讯而来,从村里出发,前往新昌最高峰——菩提峰游玩。
布满青苔的石板路通向幽静的古村里,绵绵的谷雨散落一地,清澈的南洲溪水冲刷着历史的尘埃,却冲不淡古老的记忆。关于南洲古村的时光秘密,等你来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