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沃州山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新昌方言你懂吗?港友整理的这份注释让你一目了然

[复制链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脸(臉)liaen(阳上)[liæn33][《广韵》力减切,上豏来·liǎn]】
         1)头前部有眉目五官处;面部,脸面。[例]做戏文,关云长是红,是忠臣;曹操是白,是奸臣(做戏文:演戏)。《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余大先生气得两紫涨,颈子里的筋都耿出来,说道:‘这话是那个说的?’”2)脸面,面子,自尊心,名誉感,荣辱感。如:赏(给面子)。[例]噶班侬是偷也会来,抢也会来,会食会赌,一丁末勿要哬(这帮人是会偷会抢,吃喝嫖赌,丝毫不要脸面〈毫无自尊心〉的)。《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设或将来亏折了,不够还你,那时叫我拿什么来见你。”鲁迅《且介亭杂文·说“面子”》:“每一种身分,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
       【脸孔】1)面孔,脸面。[例](妈妈递给儿子一块毛巾,说)脸孔揩即其,纯是汗啯(擦一下,都是汗着)。2)人情面子。[例]其呆有脸孔哬,看见我去,连忙掇椅,倒茶,问我有咋吤事情(他很有人情的,一见我去,赶忙端椅子,倒开水,问我有什么事)。
       【脸色】1)面部表露的喜怒表情,神色。[例]想俾其商量丁事情,看看其脸色勿好,便勿讲唻(〈原〉想和他商量一点事,看他神色阴沉,就不说了)。2)脸部流露的健康状况,气色。[例]其脸色呆难看,杀白鸡介,无有一丁血色(他气色很差,杀白鸡似的,毫无血色)。巴金《寒夜》三:“你脸色不好看。你有什么不舒服吗?”
       【脸气】构词后缀。相当于“样子,模样”。如:木皮脸气(厚脸皮的样子,也说作“木皮木脸”)、蠢相脸气(死皮赖脸的样子,令人厌憎的样子。也说作“蠢皮搭脸”)、死相脸气、戎相脸气、怪相脸气
       【脸皮】脸面,面子。[例]其东借西借,钞票欠得多猛,日日有侬上门讨债,无有脸皮见侬,逃出去蒙外面唻(他东借钱西借钱,欠债太多,天天有人上门讨债,无颜见人,逃往外地了)。
       【翻脸】见本卷aen(晏)韵“翻faen”字条。
       【老脸皮】不顾人讨厌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早上我荒唐得很,实在饿急了,才蒙上一层老脸皮。”
       【勿要脸】不顾廉耻,不顾羞耻。
       【休脸皮】不识廉耻,不识羞耻。也说作“脸休皮”。
       【脸勿要皮】不知羞耻的样子。也说作“勿要脸皮”。
       【脸要要皮】用于反诘句:要不要脸皮?要不要颜面?像不像样?[例]尔做哥噶侬,会去哄弟噶东西食,尔脸要要皮唻(你做哥哥的人,〈竟〉会去哄骗弟弟的东西吃,你像不像〈哥哥的〉样子)?
       【脸孔板既头】板着脸;面皮紧绷,脸色阴沉,表示极不满意,极不高兴。[例]脸孔板既头做咋吤,亦勿问尔借钞票(板着面孔干啥,又不问你借钱)。
       【侬有脸,树有皮】熟语。意谓:人有脸面,就像树有树皮一样。《歧路灯》第三六回:“你回去我不回去。人有脸树有皮”。也说作“侬要脸,树要皮”。
       【一介做白脸,一介做红脸】熟语。也说作“一介扮白脸,一介扮红脸”。见a(啊)韵卷“白b’a”字条。
【敛(斂)liaen(阳上)[liæn33][《广韵》良冉切,上琰来。又力验切·liǎn]】
         聚集,收敛。《说文》:“敛,收也。”《尔雅》:“敛,聚也。”如:收,聚。新昌方言的具体用法有:1)用舌头搅拌、聚集口内食物(咀嚼,然后咽下)。[例](大人教小孩)东西食归去,无可〈鱼搞〉连咽咽,要用口舌敛敛其,再咽落去(食物吃进去,不能急着下咽,要用舌头反复搅拌〈牙齿咀嚼〉它,然后咽下去)。2)伸出舌头,把残留在嘴唇边的食物舔进嘴里。[例]其口舌欠出来一即,俾嘴边头噶饭子归去唻(他伸出舌头一,把嘴边上饭粒进〈嘴巴〉去了)。
【炼(鍊)liaen(阳去)[liæn24][《集韵》郎甸切,去霰来·liàn]】
         1)用火烧的方法熔化金石,使纯净、坚韧、浓缩;冶炼。如:铁、钢、油、焦炭。《说文》:“炼,烁冶金也。”《论衡·谈天》:“女娲销五色石以补苍天。”《红楼梦》第二回:“(贾敬)一味好道,只爱烧丹汞,别事一概不管。”2)锻打,锤炼。制作陶器时,掘出粘土,反复搅拌锤打或甩打,使之均匀细腻,谓之“炼”(然后制作砖瓦、瓶罐、缽、缸之类)。编者童年时,曾去西门外瓦窑处挖来一块泥土,回家后反复摔打,称为“炼瓦泥”,除去生硬杂质,捏制猪狗狐兔龟蛇鱼虫之类玩耍。
       【锻炼】锻打,锤炼;经历艰辛,历练。如: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入京以后,角逐名场,奔走衣食,阅历益久,锻炼益深。”
       【精炼】去除杂质,提取精华。也指文笔精简凝练。
       【炼乳】一种源自欧美的罐装乳制品,由鲜牛奶或鲜羊奶经杀菌、浓缩制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作为营养品一度流行。
       【炼字炼句】指写文章遣词造句力求精准、生动,令人玩味。
       【炼石补天】指女娲补天的故事。《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说的是远古火山爆发,大海沸腾,人类濒危,于是母系氏族的首领女娲炼石补天,战胜灾难,使族人生息繁衍。
       【真金勿怕火炼】熟语。金的熔点较高,不会在一般火焰中熔化;而且,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都不参与氧气反应,所以即使融化了再凝固,重量也无损耗。(喻)正确的事物经得起客观验证。
【练(練)liaen(阳去)[liæn24][《广韵》郎甸切,去霰来·liàn]】
         1)把生丝、麻或棉织物在沸水里煮,使之软柔洁白;或已煮熟的白色绢帛布匹。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千里澄江如,翠峰如簇。”2)引申为:①熟悉某项工作,技艺;熟练。②有经验,善于处理有关事务;老练,干练。《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即文章。”③练习,训练,演练。如:兵,操,拳头(练习武术)。[例]其日日来头墨笔字,学书法(他天天在练习〈写〉毛笔字,学习书法)。《老残游记》第七回:“这两省武功的人,无不知他的名气。”《啼笑因缘》第一回:“先是看见有几个壮年人在院子里,了一会子刀棍”
       【熟练】娴熟。
       【老练】老成干练。《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寻了一个老练的差人商议,告诉他如此这般。”《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假使你是个老练深沉,有胆有识的人,我说了这话,你自然就用些机关,加些防范。”
       【磨练】磨砺丝帛。《天工开物·熟练》:“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或用乌梅者,宝色略减。凡早丝为经、晚丝为纬者,练熟之时每十两轻去三两。经、纬皆美好早丝,轻化只二两。练后日干张急,以大蚌壳磨使乖钝,通身极力刮过,以成宝色”,说的是用蚌壳磨砺熟绢使产生光泽。引申为:艰苦锻炼以培养坚强毅力,或成熟见解,或娴熟技艺。
       【练手脚】练习手艺,练习技艺。
【楝liaen(阳去)[liæn24][《集韵》郎甸切,去霰来·liàn]】
       【苦楝树】楝树,又名苦楝,落叶乔木。
【殓(殮)liaen(阳去)[liæn24][《广韵》力验切,去艳来·liàn]】
       【落殓】为死者穿衣装入棺材。新昌旧丧俗,人死之后,即于厅堂中设一临时板床,铺以草席以安置尸体,称为“落箦”。亲朋吊祭后,择日穿衣、戴冠(帽子或头饰上有金玉、珍珠,传说能保持尸体不腐)、穿鞋(鞋头缀有珍珠,传说能保持尸体不腐)、口中含珠玉、手中握珠玉,入棺,称为“落殓”。殓者,匳也,就是装尸体的木匣子,棺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十一、jiaen[tɕiæn]【[平]尖煎肩兼[上]剪茧荐笕简菅[去]涫洊见剑箭牮僭】
【尖j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子廉切,平盐精·jiān]】

        1)物体细削锐利的前端。《玉篇》:“尖,锐也。”[例]伢村对面有只呆高噶山,山顶头尖尖介哬,侬上也上弗去哬(我们村子对面有座很高的山,山顶上尖尖的,人都上不去的)。宋·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身边藏了一把长柄短,背厚刃薄的解腕刀。”2)耳目敏锐。[例]其耳朵,屁轻介噶响声也会听见(他耳朵灵敏,很轻微的声音都能听到)。《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偏你这耳朵,听的真!”《老残游记续集》第三回:“不知道我眼怎么那们,一见就认准了,一点也不错。”3)刻薄,尖刻。
       【尖头】1)尖锐的前端。也说作“锋头”。如:铅笔尖头,夷线尖头(缝衣针的针尖,也说作“夷线锋头”)。2)尖端处,尖端上。如:刀尖头(刀的尖端处),山尖头(山顶上)。3)前端尖锐的。如:尖头鋍刀(前端尖锐的菜刀,可用于刳、剜,与只能斩切的“方头鋍刀”相对),尖头蛒蜢(尖头的蚂蚱)。
       【笔尖】1)旧指毛笔的尖端,也称“笔锋”。后也指钢笔、铅笔的尖端(但不称“笔锋”)。2)形容锐利。[例]一蓓钉头,笔尖介,戳既头手背头(一根钉子,很尖的,戳在了手背上)。
       【尖刻】刻薄。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我自己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
       【尖嗤】尖酸刻薄的、带有讽刺嘲笑的(话语)。
       【尖角不囵囤】尖尖角角的,不成方圆的。[例]山顶头一块大石头,尖角不囵囤哬(山顶上一块大石头,尖尖角角不成方圆的)。参见ei(厄)韵卷“不bei”字条。
【煎j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子仙切,平仙精·jiān]】
         1)入水久煮,熬。《说文》:“煎,熬也。从火,前声。”[例]噶帖药头有鳖甲龟板,要多即,新会得出来(这帖药里有鳖甲龟板,要多熬煮一会,才会出〈药的性味〉来)。《绿牡丹》第三十七回:“参汤可以止疼,速参汤拿来。”2)煮之汤汁浓稠成凝胶状。如:药胶,驴皮胶。3)锅烧热,锅中置油适量,放入食物加热至外表焦黄,这种烹调方式谓之“煎”。如:鱼,煎豆腐,荷包蛋。
       【煎药】熬煮中药以释出有效成分。旧时以瓦罐煎药,放水二碗煎至一碗则成。
       【煎胶】熬至汤汁粘稠形成胶质。
       【煎茶胶】熟语。意谓:水开太久几乎烧干。新昌方言“茶”通常指白开水。[例](屋檐下炉子上水壶里在烧开水,因无人看管开了很久仍然烧着,邻居见了,喊道:)茶来啯煎茶胶唻,快丁拕热水瓶来上出来(开水差不多烧干了,快点拿热水壶来上起来)。
       【煎大鱼】1)烹制大鱼。大鱼一般指一斤以上的整鱼。2)(喻)儿童跌跤,往往身子着地头脚翘起,象煎煮整条大鱼似的。
       【油煎馃】一种用米粉制作的豆沙馅薄饼,油煎至柔软熟、外表微黄即可食用。
       【煎煎炒炒】又煎又炒(烹调菜馔)。[例]来啯煎煎炒炒烧菜,有客人来何(又煎又炒的在做菜,有客人来吗)?
       【生煎馒头】在平底锅中加油、水,连煎带煮烤熟的肉馅(猪肉、牛肉或羊肉)小馒头,也称“烤馒头”;北方称“水煎包子”。
【肩j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古贤切,平先见·jiān]】
         1)人的颈下与两臂相连部分,肩膀。《说文》:“肩,膊也。”旧儿歌:我勿食哥哥挑饭,勿穿嫂嫂嫁资衣。2)量词。肩挑担子不停息行走的一段路程,谓之一肩。[例]今日担(da)担(dan)蕃薯到城里去卖,路头碰着一个大队,俾我担(da)既一路(今天挑一担红薯到城里去卖,路上相遇一个朋友,替我挑了一路程)。
       【攀肩】肩膀。肩膀能向上攀援,故曰“攀肩”。[例]其俾一袋米斡既头攀肩头,去唻(他把一袋米驮在肩膀上,走了)。绍兴话说作“肩攀”。
       【息肩】放下肩上的负荷休息。[例]其是呆健哬,担(da)五六十斤东西走十把里路是勿息肩哬(他是很强健的,挑五六十斤东西走十来里路是不用放下担子休息的)。《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早夜守城,未获息肩”(意谓:长年累月肩挑守卫城池重任而不得休息)。
       【垂攀肩】肩膀下垂,削肩膀。“垂”说同“时”。[例]尔噶侬垂攀肩介,好兴捯尔穿西装也勿挺(你这人削肩膀的,所以让你穿西装也不挺咶)。
       【掇攀肩】肩膀向上耸起。与“垂攀肩”相对。   
【兼j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古甜切,平添见·jiān]】
         念文音,如兼职、兼并。又“间、监、奸、拣、减、碱”等字,口语说“aen(晏)”韵,念文音则说“iaen(烟)”韵,如:时间,空间等等。
【剪(翦)j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即浅切,上狝见·jiǎn]】
         1)剪刀,切割布、纸、皮革、绳及金属板材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工具,两刃交叉,可以开合;古代或称“交剪”、“铰剪”、“铗”。我国很早就使用剪刀,在洛阳西汉墓出土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现代,剪刀的功能虽然大多已被机械所取代,但仍是家庭或手工艺术、服务行业的常用工具;现代剪刀多种多样,如:小巧精细的绣花剪刀,半梳半刃的理发剪刀,裁缝用于剪裁布料的长刃裁剪剪刀,园艺工人用于修剪花木的厚刃粗柄剪刀,白铁行业用的铁皮剪刀,家庭厨房的多功能剪刀。2)用剪刀剪物。如:布,头发,手指头甲。[例]南唐·李煜《相见欢》:“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清·査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丝缫细雨沾衣润,刀良苗出水齐。”
       【剪刀】是切割布、纸、绳及金属板材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工具,两刃交叉,可以开合。唐·贺知章《柳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水浒传》第三十一回:“张青拿起剪刀,替武松把前后头发都剪了。”
       【桑剪】用于剪下带叶桑枝的厚刃粗柄剪刀(剪下桑枝成捆挑回,摘下桑叶用于喂蚕)。
       【火剪】旧时用于柴灶、炉子夹柴火的器具,铁制,也作“火钳”。
                  

       【洋剪】见“iang(央)”韵卷“洋ihiang”字条。
       【剪板机】现代制造行业用于剪切金属板材的机械设备;全自动剪板机只要输入标志尺寸的图纸,即能剪出各种几何形状的板块。
【茧(繭)j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古典切,上铣见·jiǎn]】
         1)蚕或某些昆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外壳;特指蚕茧。《说文》:“茧,蚕衣也。”2)手掌或脚掌因摩擦而形成的硬皮;胝,趼。
       【蚕茧】蚕在变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外壳,可制成蚕丝或丝绵。
       【做茧】1)蚕或某些昆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茧。2)(喻。象蚕蛹般)不吃不喝。[例]侬勿会(合说“悔”)做茧耶,日日要食要喝要穿要用,好兴只得日日去劳动,趁钞票(人不能不吃不喝呀,天天要吃喝穿衣花钱,所以只能天天去劳作,挣钱)。
       【老茧】脚掌、手掌因摩擦而形成的硬皮;胝,趼。田间《赶车传·火人》:“是不是个劳动人,满手老茧是证明。”
       【耳朵起老茧】耳朵长出老茧。(形容)听得厌腻。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大家)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荐(薦)(上声、去声)jiaen(阴上、阴去)[tɕiæn423、tɕiæn45][《广韵》作甸切,去霰精·jiàn]】
         1)上声。推荐,引荐。《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庶曰:‘临行时,将公与玄德。’”《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也有僧道的,也有医的。”《九命奇冤》第十四回:“你们三位,若有甚朋友,也可以来。”鲁迅《呐喊·孔乙己》:“幸亏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头:引荐者)。2)去声。用草编织的床垫。《聊斋志异·鹰虎神》:“奈室无长物,惟于底得钱三百,纳腰中,拔关而出。”
       【床荐】用草编织的床垫。旧时新昌平民冬季多垫床荐保暖,以稻草制作,编之以麻绳,两端以竹箬裹之。也称“草荐”。《古今小说·木棉菴郑虎臣报冤》:“就用随身衣服,将草荐捲之,埋于木棉菴之侧。”《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郑兴儿)不见人来,放心不下,取了一条草荐,竟在坑板上铺了。把包裹放在头底下,睡了一夜。”
       【荐样】做出榜样。
【笕(筧、洊②)j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古典切,上铣见·jiǎn]】
         1)连接起来引水的长竹管。《玉篇》:“笕,以竹通水也。”竹易腐朽,不得长久,后世乃有凿石为槽引水的;又后世乃有架设钢筋水泥槽引水的,或称“渡槽”。2)通过水笕引水。字或作“洊(瀳)”。《说文》:“瀳,水至也。”
       【水笕】引导屋檐水的竹管,由竹子一剖两半去除节隔连接而成;山乡村民也有把高处的水源通过多根一剖两半的竹子连接起来引水饮用的;近代也有薄铁皮做的水笕;现代建筑物大多安装PVC塑料落水管。
       【笕桥】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
【简(簡)j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古限切,上产见·jiǎn]】
         念文音。如:竹简,书简,简单,简便,简谱,简要,简体字。
【菅j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古颜切,平删见·jiān]】
          念文音。如:草菅人命。
【涫jiaen(阴去)[tɕiæn45][《广韵》古玩切,去换见·guàn]】
         沸滚。《说文》:“涫,沸也。从氵,官声。”[例]水烧唻,好挮鸡唻(水烧了,可以褪鸡毛了)。陶锅头来头煮红烧肉,烧过末火幽幽介慢慢介烧,烧得入味丁(锅里在煮红烧肉,烧后小火久煮,使入味一些)。按:文字“菅”,《说文》:“菅,茅也。从艹,官声”,《广韵》注音“古颜切”,旧读如“剪”;新昌方言“涫”、“菅”同音。或作“洊(瀳),《广韵》在甸切,去霰从·jiàn。章炳麟《新方言》:“江西广信谓水沸涌为瀳。读如薦。”
       【涫水】用于洗刷的沸水。与“温水”相对。也说作“涫汤”。
       【涫茶】1)刚烧滚的
开水。2)刚烧开的茶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见(見)jiaen(阴去)[tɕiæn45][《广韵》古电切,去霰见·jiàn]】
         1)看到,看见。《说文》:“见,视也。”如:一钟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古人,后不来者。”2)接触,碰触。[例]老噶侬来头讲,有些中药要安头瓦罐头煎,无可(鱼搞)铁哬(老人在说,有一些中药要放在瓦罐里煎煮,不可接触金属〈器具〉的)。3)感触,感知,感受。《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帮我几两银子,我少不得也老爹的情。”4)显现,显出,显露。《歧路灯》第三三回:“他一定要个输赢高低”。《镜花缘》第三回:“(下棋)或三盘五盘,必须个胜负,不准半途而废。”《孽海花》第二十二回:“她要决斗,我便给她拼个死活;她要告状,我也和她个输赢。”
       【看见】看到。《九命奇冤》第十八回:“到了次日午后,果然看见杰臣同着一个人走过,天来便邀杰臣到行里少坐,杰臣就邀了那人一同进来。”又,看弗见(看不到,不能看到)。[例]我看其一步一步走去,越走越远,走得看弗见唻(我看他一步一步走去,越走越远,走到看不见了)。八十多唻,廿年后噶天下哪卬,伢看弗见唻(〈现已〉八十多〈岁〉了,二十年后的世界怎么样,我们看不到了)。看得见(看得到,能看到)。《拍案惊奇》卷之五:“于时一线月痕,和着星光,虽不甚明白,也微微看得见”。
       【见情】感受到对方的情意;感激。[例]帮其许多忙,其非但勿见情,还捯其埋怨得一落(帮他许多忙,他不但不感激,反而埋怨了一通)。《啼笑姻缘》第七回:“你送了他宝贵的东西,他还不见情”。鲁迅《呐喊·狂人日记》:“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
       【见气】因此而气恼。[例]㗗侬背后介哪卬来蒙讲尔,我讲捯你听,尔勿要见气(别人背地里怎么在议论你,我说给你听,你不要为此而生气)。同类词还有:见怪(因此而责怪,怪罪)、见笑(感觉可笑,认为可笑)。
       【见效】显现效力,显出效果。
       【见好】逐渐好转;尤指病体逐渐康复。[例]我噶毛病日日见好,噶药是有效哬(我得病天天在好转,这药是有效力的)。《啼笑姻缘》第五回:“自这天起,寿峰的病,慢慢儿见好”。
       【起见】犹“起因”或“着想”;表示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出于某种原因,想法。[例]我噶遍到桂林,勿是为得游山玩水起见,就是想来看看老同事(我这次到桂林,起因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只是想来看望看望老同事)。《九命奇冤》第七回:“虽然不是为了钱财起见”。
       【少见】很少看到,不常见。[例]噶种好侬,天下少见(如此好人,世上难得遇见)。《啼笑姻缘续集》第一回:“象主人翁这样殷勤待客的,我实在还是少见。”
       【可见】见e(窝)韵卷“可ke”字条。
       【见侬】1)看见人,遇见人,逢人。[例]其是见侬就讲好话,从来勿讲㗗侬哬(他是逢人就赞扬,从不说别人〈的不是〉的)。《啼笑姻缘续集》第五回:“她除了见人就笑,见人就问樊大爷,倒也并没有别的举动。”2)见人;指与人相见,与人会面或与人相处。[例]做噶种下作事情,下遍无(mg)脸见侬哬(做这种下流的事情,以后没脸见人的)。《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见底】露出底部,1)器物内几乎罄尽了。[例]米缸见底唻,明朝要去买米唻(米缸露出底部了,明天要去买米了)。2)能看到溪沟山塘江河的底部,意谓:①水质清澈透明。如:清澈见底。②水干涸。[例]今年旱猛,半山腰噶小水库见底唻(今年干旱得很,半山腰的小水库干涸没水了)。
       【见鬼】1)古人迷信,指遇见鬼魂。2)(喻)遇见怪事。明·高明《琵琶记·感格坟成》:“你每真个见鬼,这松柏孤坟在何处,恰纔小鬼是我粧扮的。”《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象个人到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3)(喻)办事不顺利。[例]唉!今日见鬼唻!出去办三件事情一件也勿成功(唉!今天遇见鬼了!出去办三件事,一件都没成)!
       【见到】认为,以为。[例]我见到尔来头窐(我以为你在家)。还见到要迟到唻,好兴连路介逃来(还以为要迟到了,所以一路跑来)。也说作“见得”。
       【见得】1)认为,以为。2)至于。《九命奇冤》第二十回:“你虽然没有本事,……终也不见得就饿死了。”
       【勿见得】1)不一定。《九命奇冤》第十二回:“(宗孔)道:‘莫非他们此刻要结交官场,来同我们作对么?’爵兴道:‘不见得!’”又第二十回:“你虽然没本事,……终也不见得就饿死了!”《啼笑姻缘》第十九回:“那也不见得——楚霸王百战百胜,还保不住一个虞姬呢!”2)不觉得。[例]说:“有丁肚皮痛。”问:“龙钟痛啊?”答:“介倒也勿见得”(“有点肚子疼。”“很疼吗?”“那倒也不觉得”)。
       【眼见为实】熟语。意谓:只有亲眼所见才是真实可信的。参见ei(厄)韵卷“实s’ei”字条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条。
       【见风就是雨】熟语:看见起风就以为下雨,或听见风声就以为下雨了。意谓:不辨真伪。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俗语: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大小;时间长久才能看出人心善恶。见于《增广贤文》。《封神演义》第二十回:“因此臣暗使心腹,探听真实,方知(姬)昌是忠耿之人。正是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剑(劍)jiaen(阴去)[tɕiæn45][《广韵》居欠切,去梵见·jiàn]】
         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中间有脊,有短柄。唐·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阳》:“独立三边静,轻生一知。”
       【宝剑】古代名贵的剑,如干将、莫邪、鱼肠、巨阙之类。也泛称一般的利剑。
【箭jiaen(阴去)[tɕiaen45][《广韵》子贱切,去霰精·jiàn]】
        1)搭在弓上发射的矢。《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犬戎主教四面放如雨点,不分玉石,可怜一国贤侯,今日死于万镞之下。”鲁迅《故事新编·奔月》:“飕的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枝。”2)某些前端呈箭头状的东西。如:令箭。
       【箭头】1)箭矢的头部,箭镞。2)用于指示路径的符号。如:→。
       【屋箭】旧时土木结构房屋顶部的人字形部分,俗称“屋箭”;堪舆择吉的风水先生以为住宅门窗与他人屋箭正对,则不利,挂一虎头牌,上有“泰山石敢当”字样,并安装一面镜子,则解之。说白了,就是若对面有人偷窥室内,镜子的反光能刺激偷窥者目眩眼花,便不能看不清楚了。
       【撰着鸡毛当令箭】熟语。“令箭”是古代军中将领发布号令的箭形凭信。如《绿牡丹》第四十五回:“与你令箭一支,速到镇江府丹徒县提捉水寇鲍福,当堂回话。”《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意谓:不辨真伪,听到一些传言就以为是不可违背命令。
           
  
                                令箭(戏剧道具)
【牮jiaen(阴去)[tɕiaen45][《篇海类编》作甸切·jiàn]】
         1)支撑;尤指支撑倾斜的房屋、墙体、大树等使不倾倒。[例]墙要倒唻,俾其牢头(墙要倒了,把它住)。2)支撑物;通常是竹木或金属管材做成的斜撑。《字汇》:“牮,屋斜用牮。”清·阮葵生《茶馀客话·俗字》:“撑屋不欹曰牮。”3)人的腿部,尤其脚掌用力撑住地面或别的物体;蹬。[例]两个侬全介脚得石牢,来蒙夺一根棒(两人个的脚都牢牢蹬住,在争夺一根棍子)。
       【屋牮】撑住倾斜房屋的支撑物。
       【打牮】正对倾斜的方向用支撑物反向抵住,这一过程叫“打牮”。
       【牮牢头】撑住。[例]墙斜去唻,俾其牮牢头,休(小)捯其倒掉(墙倾斜了,把它撑住,别让他倒塌)。
【僭jiaen(阴去)[tɕiæn45][《广韵》子念切,去㮇精·jiàn]】
         由超越身份或跨越次序而占有、占优或占先。[例]偌窐祖宗噶风水全介捯老小一个侬去唻,好兴老大末穷,老二末过过去,老小末趁得来(他家祖辈的风水全给老小一个人去了,所以老大贫穷,老二一般,老小能赚钱)。《水浒传》第四十回:“因蒙错爱至厚,方敢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十二、qiaen[tɕ’iæn]【[平]千仟扦迁釺牵签铨谦[上]浅遣歉[去]欠芡】
【千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苍先切,平先清·qiān]】

         1)数词。十个一百的总和。《说文》:“千,十百也。”[例]伢噶村头有冒份侬家,老老小小五六个侬(我们的村有近户人家,老小五六人)。《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万也。”唐·杜牧《江南春》:“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民国演义》第一回:“(把)四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古脑儿扫清”2)表示多。如:山万水,军万马,方百计,言万语;里之行始于足下。唐·岑参《和贾舍人早朝》:“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官。”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门次第开。”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千万】1)一千万。2)多多。表叮嘱,相当于古文的“切切”或现代文的“务必”。如:千万记牢(切切此记,务必记住,一定记住)。《水浒传》第八回:“如有便人,千万频频寄些书信来”(千万频频:务必常常)。又第三十五回:“千万千万!切不可误!”《老残游记》第六回:“明天倘若进城,千万说话小心!”
       【千古】1)犹“久远,永久”。如:千古佳话,千古流芳。2)旧时常用于哀悼死者,是“千古流芳”的缩语,或相当于“永远记得”、“永别”。如:某某先生千古(某某先生,永别了)!巴金《寒夜》二十九:“上款写‘又安先生千古’,下款写‘一中书局挽’。”
       【千岁】1)封建时代对王公、太子、皇后等的尊称。《绿牡丹》第四十五回:“狄仁杰听说宾王和尚到此,连忙吩咐‘请见!’……骆兵王道:‘贫僧隐居深山,千岁位居三台,每欲进谒,未得其便。今五台山进香回来,闻得千岁荣任山东,特来叩贺。’”2)表祈祷,祝颂。如:长命千岁(祝福长寿),千岁狗(是旧时祈求菩萨、祖宗保佑孩童无病无痛、健康成长的语词,意谓象狗一样性命顽强。)
       【千里眼】1)神话故事人物。《封神演义》说棋盘山上有桃精柳鬼,一曰“千里眼”,目能看千里,一曰“顺风耳”,耳能听八方,名唤高明、高觉。《西遊记》说是玉帝手下神将,如《西逰记》第一回:“(玉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2)(喻)眼力非凡的人。
       【千年调】本指永远不变的曲调。(喻)千岁不死的人。[例]侬末总要死耶,哪侬会来啯做千年调哴(人嘛总是要死的呀,谁会在这〈世上〉千岁不死呢)。《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老狗!老私窠!我只道你做了千年调,永世用不着儿孙。”
       【千斤顶】机械行业用于顶起重物的工具,有螺旋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两类。
       【千千万万】形容多,多不胜数。《西逰记》第二回:“那崖下石坎边,花草中,树木里,若大若小之猴,跳出千千万万”。也说作“无千上万”。《绿牡丹》第三十五回:“及至平山堂那个擂台,那看的人有无千上万。”
       【扶千倒万】扶起许多,又倒下许多。形容极多,多不胜数。也说多“无千到万”。
       【千中拣一】一千个里面才挑出一个。比喻极少。清·佚名《情梦柝》第四回:“好妻子是千中拣一,……比如小姐一般,天下能有几个?”
       【千手观音】佛教观音菩萨的一种形象(佛教称为“法身”),多为坐姿,也有站姿的,浑身长手,各执手印或法器,示意能拯救世上十方苦难。
         
     
       【万古千秋】千年万代。意为“长久,久远”。
       【千年夹古】年代久远,古老。[例]其俾千年夹古噶破东破西当宝贝囥蒙哬(他把古老破旧的东西当作宝贝收藏着的)。
       【千年勿大树】即黄杨木,生长缓慢,故称。枝干可入药,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仟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苍先切,平先清·qiān]】
         古代谓千夫长为“仟”,后世为“千”的大写字。如:一萬贰叁佰肆十伍斤陆两(一万二三百四十五斤六两)。
【扦qiaen(阴平)[tɕ’iæn423][《正字通》苍先切·qiān]】
         截取某些植物的枝条(或藤)栽种,使生根成活;扦插。《正字通》:“扦,插也。”如:农作物红薯以藤扦插,柳树、月季花等可以枝条扦插。《农政全书·种植·种法》:“于正二月上旬,取树木嫩枝插,胜于种核。”
       【扦番薯】农事用语:扦插红薯。新昌颇多山地,农家多种小麦、玉米、红薯等旱地作物;红薯春季育苗长藤,初夏时截取藤条(每截四节)扦插土中,俗谓“扦番薯”。旧时各家各户自育藤苗,近年多有秧苗专业户大棚育苗出售,农家买来即可栽种。[例]噶两日天暖暖介,亦落丁雨,是扦番薯噶时候唻;捯我去买丁番薯秧,扦番薯去(这几天天气暖和,又下点点雨,是扦插红薯的时候了;让我去买点红薯秧苗,扦插红薯去)。
【迁(遷)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七然切,平仙清·qiān]】
         移换所在地,迁移居住地;迁徙,搬迁。《尔雅》:“迁,徙也。”[例]伢老家绍兴,来新昌十多年唻(我老家绍兴,迁居来到新昌十多年了)。
       【迁户口】迁移户口所在地,徙居。
【钎(釺)qiaen(阴平)[tɕ’iæn423][《汉语大字典》qiān]】
         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前端锐利的坚硬金属棍棒,是开采、挖掘等工程用于打眼的工具,如钢,炮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牵(牽)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苦坚切,平先溪·qiān]】
         1)用绳索拉着。《说文》:“牵,引前也。”《儒林外史》第一回:“(秦老)出一条水牛来交与王冕”。老舍《骆驼祥子》:“有几个杠着枪的(兵丁)来几匹骆驼。”2)拉。[例]两个小侬手既头去搞去唻(两个小孩着手去玩去了)。其空猛,坐蒙道地头胡琴(他太空闲,坐在院子里二胡)。旧儿歌:锯,解锯;大木匠,解大锯;小木匠,解小锯(锯:锯)。3)牵扯;牵涉;牵连。如:一发而动全身。
       【牵挂】记挂,挂念,想念。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不由我心儿里相牵掛,莫不是五百年欢喜寃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这一夜翻来復去,牵掛着美人,那里睡得着。”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一章:“屋里只剩下道静一个人的时候,她真的牵挂起江华来了。”
       【牵钻】旧时用于钻孔打眼的手工工具,通常由钻头、钻杆和牵引钻杆旋转的拉弓牵索组成,是制作、修理竹木器具、瓷器的必备工具。后来有手摇钻,手枪电钻。
           

           

       【牵头】1)拉拢,撮合(尤指撮合不正当男女关系)。《水浒传》第二十五回:“便骂你这马泊六,做牵头的老狗,直什么屁!”2)多方共同工作而由一方负责联系、组织、协调,谓之“牵头”。
       【牵头䪹】受牵连,被连累。头䪹(b’i 敝):头脸,姓名。如:子女在外干坏事,别人就会指名道姓的说“某某的儿子这么坏”,这叫“爹娘头䪹“,如果父母已故,还因子女而被提名道姓牵连,则叫“死侬头䪹”。
       【牵爹挂娘】指责别人而牵连到父母。[例]尔讲我勿要紧,勿要牵爹挂娘,勿然我对尔勿客气哬(你指责我不要紧,〈但〉不要牵涉父母,否则我对你不客气)。
       【牵肠挂肚】记挂心间,不能忘怀。《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去后,丧魂销魄。”《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人家牵肠挂肚的等着,你且高乐去!也到底打发个人来给个信儿!”。《歧路灯》第八四回:“你各人打发他,只要归根儿去净,省的牵肠挂肚。”
       【做大勿作正,牵狗养狒狲】熟语:做父母的不正派,而以走狗养猴嬉戏为事。[例]尔喇,做大勿作正牵狗养狒狲,介末哪卬教教小侬哴(你呀,做父母的不正经,这样怎么教育教育孩子呢)。也说作“做大勿作正,牵狗象狒狲”。
【签(簽、籖②)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千廉切,平盐清·qiān]】
         1)竹签,写有文字的竹木片,古代是官府交给差役拘捕犯人的凭据;后世僧道在竹签上写些含糊不解的言语,百数十支置于神像前供桌上,供人们拜求,以预测未来人生。新昌方言所说的“签”指后者。2)用于穿刺、挑剔、捅挖等的圆茎竹木或金属细条。如:竹、铁,棉。3)署名。如:名,字盖章。也指具有标识作用的签条。如:书
       【牙签】用于剔牙的圆茎竹木细条。
       【求签经】在道观寺庙求签,是民间占卜的一种形式;新昌人一般用“摇签”的方式,即双手捧持签筒,跪在神像前虔心祝祷,同时摇动签筒,当有一支竹签明显高出(或跌出)签筒,即为所求之签;这竹签上只写着“第几签”,要知道具体内容,还要给僧道付点钱,讨一张写有签文的纸条,这张纸条就叫“签经”;签经一般是四句含含糊糊的七言诗,根据求签者的心理愿望可作多种猜测或多种解释,似乎有预见性似的。
【铨(銓)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此缘切,平仙清·quán】
         念文音。旧新昌习俗多用作男性名字,如“仁铨”、“法铨”之类。
【谦(謙)qiaen(阴平)[tɕ’iæn423][《广韵》苦兼切,平添溪·qiān]】
        《字汇》:“谦,不自满也。”如:受益,满招损。
       【谦虚】不自满而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浅(淺)q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七演切,上狝溪·qiǎn]】
         1)水面到水底的距离短,不深。与“深”相对。《说文》:“浅,不深也。”[例]噶眼井哬,勿要吊桶,嘦舀舀好唻(这口井不深的,不必用吊桶,只要直接舀水就可以了)。伢村口头有埭溪滩哬,勿深猛,浅浅介(我们村口处有一条溪流,〈水〉不很深,浅浅的)。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暗香浮动月黄昏。”2)房屋从前到后的距离短,进深小。与“深”相对。3)容器从口部到底部的距离短。4)装在容器里的东西低于容器口沿,不满。与“满”相对。如:一碗饭——一满碗饭,一杯酒——一满杯酒,两捅水——两满桶水。5)程度低;难度小。[例]噶遍考试噶题目倒哬,勿难猛(这次考试的题目倒是浅近的,不是很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伯述哈哈一笑,对我道:‘我是大近视,看不见,你怎么也看不见起来?’我道:‘我的近视也不了。’”6)不深奥,浅显;不深刻,肤浅。鲁迅《准风月谈·新秋杂识(三)》:“科学我学得很,只读过一本生物学教科书”。7)颜色淡,不浓。如:蓝、绿、红,灰色,色调。
       【深浅】深或浅,深浅的程度。《西遊记》第四十七回:“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沙僧道:‘是一股水挡住也。’……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如何。’”老舍《骆驼祥子》十八:“他咬上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的跑起来。”若深浅不一,则说作“深浅介”。[例]噶个游泳池深浅介哬,小侬来啯浅丁面,大侬来蒙深丁面(这个游泳池有深浅的,儿童在这浅点的一边,成人在那深点的一边)。噶块布染得勿匀,颜色深浅介(这块布染得不均匀,显色深浅不一致的)。
       【满浅】满或浅,满浅的程度。[例]两碗酒要倒得一样,无可(鱼搞)有满浅(两碗酒要洒得同样,不能有满浅不同)。若满浅不一,则说作“满浅介”。[例]两碗酒要倒得一样,无可(鱼搞)满浅介(两碗酒要洒得同样,不能满浅不同的)。
       【眼孔浅】眼浅,羡慕别人(的财物,也想得到),眼红。[例]看见㗗侬家食鱼食肉、食鸡食鸭,勿要眼孔浅,嘦尔好好介读书,下遍伢窐也会有得食哬(见别人家吃得好,不要眼红,只要你好好念书,以后我们家也有好吃的)。《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浅?”
       【浅茶满酒】这是说招待客人,斟茶要浅一点,不宜太满(因为茶水滚烫,太满了烫嘴、烫手);而酒要洒满,满出满沿,才显得客气热忱。
       【勿晓得黄河深浅】熟语。意谓:涉世未深,对为人处世之艰难还没有深切体会、确切理解。
【遣qiaen(阴上)[tɕ’iæn53][《广韵》去演切,上狝溪·qiǎn]】
         排除,消解。《增韵》:“遣,祛也。”如:消愁遣闷。
      【消遣】1)打发日月,消磨时光。[例]喊两个大队家来,要末打老开,要末扠麻将,要末食老酒、讲谈头,消遣消遣(叫几个朋友来,或者打扑克,或者扠麻将,或者喝酒谈天,消磨消磨光阴)。《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我们只是散步消遣,要行要止,凭得自家,岂不为妙?”2)排解烦闷。[例]尔心头勿爽快噶话,出去走走,消遣消遣(你心里不畅快的话,出去玩玩,排解排解)。
【歉qiaen(阴上、阴去)[tɕ’iæn53、tɕ’iæn45][《广韵》苦簟切,上忝溪·qiàn]】
         1)去声。谷物收成不好,歉收。2)上声。抱愧;因觉得对不起别人而内心不安。
       【歉去】农作物收获少于常年,收成不足,歉收。现作“欠收”。[例]今年天旱,收成歉去唻(今年天气干旱,收成不足了)。
       【道歉】以赔礼、认错或说对不起的方式表示歉意。
【欠qiaen(阴去)[tɕ’iæn45][《广韵》去剑切,去梵溪·qiàn]】
       1)不足,缺少。[例]买房子噶钞票还丁啯(买房子的钱还欠缺一点着)。欠多少喇?我借捯尔(缺少几多呀?我借给你)。尔夜夜做到尽更半夜,睏喇(你每晚都干活到深更半夜,睡眠不足了)。话讲得乐乎(话说得不够恰当)。《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东风。”2)借用的财物未还的,该付的钱财未付的,许诺的事物未兑现的,亏欠。[例]前年造屋顷(抢)其噶债,还无得还完啯(前年造房子时他的钱,还没有全部偿还着)。《红楼梦》第五回:“命的,命已还;泪的,泪已尽。”3)疲倦时张口打呵欠。《说文》:“欠,张口气悟也。”4)伸展肢体。[例]侬开来,勿要勾既头(身体舒展开来,不要弯曲着)。手直,再高丁,介末会拕着唻(手直,再高一点,那么就会拿到〈高处的东西〉了)。脚出来(脚出来)。其企(g’ai)蒙路边头,头颈既头,勿知来头望咋吤(他站在路边上,着脖子,不知在看望什么)。《红楼梦》第八十一回:“黛玉听见是袭人,便起身来让坐。”5)躺,伸开四肢平躺。[例]其还蒙床头(他还在床上)。蒙板头颠(deng 等)唻(在灵床上了。意谓:死了)。
       【欠债】欠别人的钱财。见a(啊)韵卷“债za”字条。
       【只欠】还不够。如:多哩只欠多(已经够多了还不够多),饱哩只欠饱,好哩只欠好。“只”说“zei(则)”。
       【呵欠】疲倦时张口呼气。《歧路灯》第七十回:“这盛希侨一个呵欠,便说道:‘瞌睡了,我睡去。’”
       【欠懒腰】伸懒腰。
       【欠腰懈骨】1)伸懒腰。2)懈怠,懒惰,不想干活。
       【笔直哩欠】直挺挺的。如:笔直哩欠企(g’ai 嗝嗳切)蒙(笔直的站着),笔直哩欠睏蒙(笔直的躺着)。也说作“笔直溜(lie 刘)欠”。
       【欠手勿令】伸着手不会动。令:指手划脚,指挥,不费力的肢体动作。意谓:伸着手不会干活做事。
       【前世少欠尔头】熟语:是上辈子亏欠你的。意谓:因为是上辈子亏欠你的,所以这辈子要为你辛苦劳作,或养活你,为你服务,或白白的给你钱物,让你受用。
【芡qiaen(阴去)[tɕ’iæn45][《广韵》巨险切,上琰群·qiàn]】
         一种水生植物,睡莲科,其果曰“芡实”,入药。
       【芡粉】芡实粉(或藕粉、菱粉、绿豆粉、红薯粉,马铃薯粉等),可用于烹调食物时勾芡(形成薄糊状);山东以北无论荤素菜肴,多喜勾芡;新昌习俗除羹汤、甜酸味菜肴(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糖醋鱼块等)外,一般不喜勾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十三、j’iaen[dʑiæn]【[平]前钱钳虔潜泉乾[上]缠敧件[去]件健贱】
【前j’iaen(阳平)[dʑiaen212][《广韵》昨先切,平先从·qián]】
         念文音。说作j’iaen(其先切)的只用于书面语和一些书面语形成的口语,如:方,线,车之鉴;人,辈,程;事不忘,后事之师。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增广贤文》:“长江后浪推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念白音和许多口语说作x’iaen(斜先切),见本卷。
       【从前】表时间。犹“以前”、“以往”。
       【以前】某一时间前。《九命奇冤》第三十一回:“曾记得半个月以前,有这么一个人,在这里住过两三天”。
       【大前门】1)是北京内城正南的瓮城箭楼,位于正阳门前、天安门广场的最南端。2)香烟商标名。民国5年(1916)年由英美烟草公司出品,曾和老刀牌等一起,风靡上海;解放后收归国有,有上海、青岛、天津卷烟厂出品的;烟味纯正浓郁,计划经济时代,价格一直稳定在4角钱(上海0.39元)/包,当时属于高档香烟。3)戏称男装外裤前门襟。
   
  
【钱(銭)j’iaen(阳平)[dʑiæn212][《广韵》昨仙切,平仙从·qián]】
         1)念文音。如:钱庄,钱塘江,见钱眼开。2)姓。《姓解》:“黄帝之后为周文王师者封为钱府官,后以为氏。”唐末浙江杭州临安人钱镠为吴越王,后归顺宋太祖;宋明以后浙江钱姓分支众多,新昌也有钱姓居民千余人。又念白音d’ian(田),见本卷。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称新安江,进入浙江省淳安、建德两县,在建德建筑新安江大坝、新安江水电站,上游形成一个580平方公里的新安江水库(也称千岛湖);流入富阳后称富春江,流入杭州后称钱塘江;古称浙江,之江。
【钳(鉗、拑、箝)j’iaen(阳平)[dʑiæn212][《广韵》巨淹切,平盐群·qián]】
         1)夹东西的用具。如铁钳,钢丝钳,老虎钳,纸夹钳,眼钳,毛钳。又指蟹、虾、螳螂之类的螯,开合如钳,用于取食并作防卫。如:蟹钳。古代利用竹子的弹性制作钳子,故从竹作“箝”,铁制的作“钳”,但不拘泥,可通用。2)用夹子夹住或钳子钳住。[例]挎蟹顷当心丁,休捯其钳去(捉螃蟹时小心点,别被它钳住)。字也作“拑”。《战国策》有鹬蚌相争故事云:“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3)上古奴隶制时代扣在奴隶脖子、手腕上系铁链的铁圈,封建时代奴隶转变为自由民,乃演变为装饰品项圈、手镯。
       【铁钳】旧时铁匠打铁时夹持铁块的钳子,铁制,长柄,以伸进炉灶夹持烧红的铁块。
           

                                锻工(旧称铁匠)铁钳
       【钳钳】钳子。夹持东西的用具;或某些节肢动物的螯足。
       【银项钳】银项圈。
       【牙床象铁钳】熟语。(喻)嘴硬。[例]其噶侬牙床象铁钳,明明做错唻还死勿承认哬(他这人嘴挺硬,明明做错了还死不承认的)。
【虔j’iaen(阳平)[dʑiæn212][《广韵》渠焉切,平仙群·qián]】
         恭敬而有诚意。《红楼梦》第五十回:“薛姨妈笑道:‘果然如此,算我的孝心虔了。’”现多指真诚信仰佛道鬼神。
       【虔心】真心实意。[例]大队喊其做事情,其是龙钟虔心哬(朋友叫他做事,他是非常真心愿意的)。《西游记》第十六回:“众僧见了,个个骨软身麻,跪着磕头滴泪道:‘爷爷宽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爷,决不敢一毫怠慢!’”
       【虔诚】真诚,诚心诚意。《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那船将次倾覆,满船的人尽皆恐惧,虔诚祷告江神,许愿保护。”
【潜(潛)j’iaen(阳平)[dʑiæn212][《广韵》昨盐切,平盐从·qián]】
         念文音,意为“隐入水中”。《说文》:“潜,一曰藏也。”如:潜水艇。
       【潜溪】在新昌城西,源出马鞍山,经杨坑、元岙至三溪合流纳入新昌江。潜溪上游旧称天烛坑,是深山间峡谷小溪,两侧悬崖绝壁,怪石危岩,蔚为奇观。参见e(窝)韵卷“烛ze”字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泉j’iaen(阳平)[dʑiæn212][《广韵》疾缘切,平仙从·quán]】
         泉水。常音s’an(船),见an(安)韵卷;说作j’iaen的仅以下一词。
       【岩泉】县属村名,在镜岭区肇圃乡。明代新昌籍清官甄完即岩泉人,今其墓尚存。
         按:现代汉语一些an、uan韵的词,新昌方言旧有说iaen韵的。如:
                现代汉语读音→新昌方言语音   
                   闪(shan)→xiaen“显”(新昌方言念白音)
                   缠(chan)→j’iaen“件”(新昌方言念白音)
                   选(xuan)→xian“显”(新昌有些乡区念白音,嵊县大部;新昌城关说san“算·上声”)
                   轩(xuan)→xiaen“仙”(新昌方言念文音)
                   全(quan)→j’iaen“潜”(新昌有些乡区念白音,嵊县大部;新昌城关说s’an“蚕”或z’an“篆”)
                   铨(quan)→qiaen“千”(此字新昌方言只有念文音而无念白音)
                   圈(quan)→j’iaen“健·上声”(银项圈,旧说“银项健”)
【乾j’iaen(阳平)[dʑiæn212][《广韵》渠焉切,平仙群·qián]】
         念文音。如:乾坤。
【缠(纒)j’iaen(阳上)[dʑiæn33][《广韵》直连切,平仙澄。又持碾切·chán]】
         纠缠;胡扯。[例]㗗侬俾尔讲正事,尔休(别人跟你说正经事儿,你不要去的胡扯)。念文音z’an(椽),见“an(安)”韵卷。
       【歪缠】1)蛮缠,胡扯,胡闹。[例]尔噶侬喇,正经话末勿会(合说“晦”)讲,歪缠末来双股(你这人呀,正经话呢不会说,胡扯呢来双份)。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三折:“你不要歪缠,我不曾惹下事。”《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把珍珠之类劈手夺将过来,忙忙的包了,道:‘老身没有许多空闲,与你歪缠!’”也说作“歪拽”。2)故意曲解字义、词义或语意。
       【缠来缠去】绕来绕去,东扯西扯,纠缠不休;胡扯,胡闹。也说作“拽来拽去”、“拽来绷去”。
【敧(倾、傾)j’iaen(阳上)[dʑiæn33][《集韵》去倚切,上纸溪·qǐ]】
         1)倾斜,不正,歪。[例]其头颈既头,坐蒙椅头打瞌舂(他着脖子,坐在椅子上打瞌睡)。写字顷腰骨要直直介,勿然字也要去哬(写字时腰部要正直,不然,字也会歪斜的)。2)(表面)不平整,边角处翘起来;(周边)不规正,歪斜不成方圆。《集韵》:“敧,不平。”[例]噶只盘底介,摆弗平(这只盘子底部不平整的,放不稳妥)。羽毛球拍掉唻(羽毛球拍边框不正网面不平了)。3)为幽默或狡辩,故意曲解词义或语意。[例]倷班侬常好佬猛,我讲弗倷过(你们这帮人太能狡辩,我说不过你们)。又“倾qǐng”,《广韵》注音“犬颖切,上静溪”,倾斜,倾侧,歪向一边。《说文》:“倾,仄也。”《广雅》:“倾,斜也。”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檐漏移瓦,梁换蠹椽”中,“瓦”是不平整的瓦片,“梁”是倾斜了的屋梁。故“敧”、“倾”两字都与新昌方言表“歪斜”、“不平”的语词j’iaen符合。而且,ing、iaen两韵近转也有先例,如“倩”即可读qiaen(美好,俏丽)也可读qing(同“请”)。
       【倾头颈】歪脖子。
       【歪七八敧】1)指物:歪歪斜斜的,七倒八歪的;或不平整的,不周正的。2)指人:蛮不讲理的,强横的,不遵规矩的。[例]噶侬歪七八敧,呆难造哬(此人蛮不讲理,很难安顿的)。
       【敧来敧去】1)指物:歪歪斜斜的,七倒八歪的;或不平整的,不周正的。2)指人:惯于强辩的,蛮不讲理的。
       【敧翘瓦爿】形状(平整度和圆弧度)不规则的瓦片。瓦片呈弧形,不规则的瓦片放不平稳妥贴了。(喻)放置不平的物或难以安置的人。
       【敧头龙王献朝宝】熟语。意谓:歪着脖子,垂头丧气的把国家的财宝贡献给别人。(喻)投敌卖国者、丧权辱国者的无耻嘴脸。
【件j’iaen(阳上、阳去)[dʑiæn33、dʑiæn24][《广韵》其辇切,上狝群·jiàn]】
          1)量词。①用于物。如:一衣裳,两线衫,一行李。②用于事。如:一事情,一心事。2)表示某一项事物;可形成“名词+量词”的构词格式。如:事,案,文,稿,邮,信,零,配。有些词说上声,见下。
       【件头】上声。某一件事情,某一事项。新昌城区说作“事记”或“事情”,澄潭区一带有说作“件头”的。[例]我有件头啯,要到嵊县去埭(我有事情着,要到嵊县去一趟)。
       【名件】上声。名目,名称。
[例]噶东西喊得咋吤名件(这东西叫啥名称)?       【时件】上声。鲜活剖杀的鸡鸭内脏和时令蔬菜(如茭白、冬笋、胡萝卜)一起炒制,谓之“时件”或“炒时件”。
【健j’iaen(阳去)[dʑiæn24][《广韵》渠建切,去愿群·jiàn]】
         1)无疾病,健康。《说文》:“健,伉也。”清·翟灏《通俗编·境遇》:“俗以身却疾病为健。相问讯亦曰健否。”[例]多日无得碰着过来。侬耶(好多天没碰见了。身体健康吧)?《平妖传》第十二回:“拙荆自恨无缘,身子不,不能久待。”鲁迅《书信·致李秉中》:“我仍碌碌,但身体尚。”2)力气大,强壮;办事能力强,干练。
       【健傍】1)无疾病,健康。2)办事有能力,能独当一面。
       【石健】很健康。
【贱(賎)j’iaen(阳去)[dʑiæn24][《广韵》才缐切,去缐从·jiàn]】
         念文音。如:下贱,贱民。念白音x’iaen (齐燕切),见本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0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十四、xiaen[ɕiæn]【[平]先仙鲜藓轩暹[上]癣筅跣铣冼显献险闪苫[去]线】
【先xiaen(阴平)[ɕiæn423][《广韵》苏前切,平先心·xiān]】

           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唐·韩愈《师说》:“问道有后,术业有专攻。”[例]3.8妇女节,单位搞爬山比赛,其到一步,得既个一等奖,伢后面种侬全介是两等奖(她到一步,得了个一等奖,我们后面这些人全是二等奖)。
       【先生】按字面解说是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具体应用有:1)教人识字、写文章的人,旧称先生或教书先生;现代学校科目众多,有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凡教育学生者,皆称老师。2)旧称医生为先生。3)旧时尊称有文化的人。如:账房先生(记账的人,现代的会计、出纳人员)。如今民间习称算命、相面、择吉者为先生。
       【先锋】行军作战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
       【先来后到】先后次序。《水浒传》第三十五回:“也有个先来后到!甚么官人的伴当要换座头!”《歧路灯》第    回:“像和尚、道士家,师兄师弟,只论先来后到,不论年纪。”
【仙(僊)xiaen(阴平)[ɕiæn423][《广韵》相然切,平先心·xiān]】
         1)传说中修炼得道长生不死的人。《释名》:“老而不死曰仙。”2)表神奇、非同寻常。如:药,仙丹,仙草,仙气,仙山,仙水,仙风道骨。
       【神仙】传说中生活在天上的、长生不老的、能力超凡的、自由自在的神祇仙道之类。传说神仙能救人间苦难;古代医道一家,广赐药物,为人治病的道士往往受人崇拜,称为“神仙”。《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于吉)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无有不验,当世呼为神仙。”又如旧时俗语“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活神仙”比喻生活悠闲或能力超常的人。《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只如老爹这样清闲自在,住在这样城市山林的所在,就是现在的活神仙了!”《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原来蓟州人都知道罗真人是个现世的活神仙”。又指不同凡俗。《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可喜你天生成百媚姣,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指长相美丽超过常人)。
       【仙气】1)神仙嘴里吹出的(具有超自然能量的)气。《西遊记》第十五回:“(观音菩萨)吹口仙气,喝声叫‘变’,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毛片”。2)神仙的气质。[例]尔仙气搭着头唻?也覅食饭,也覅睏觉,嘦做生活好唻(你染上仙气了?也不要吃饭,也不要睡觉,只要干活)!
       【水仙花】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状鳞茎养于水中,抽茎长叶,叶翠绿狭长,早春开花,气味馨香。
         

【鲜(鮮)xiaen(阴平)[ɕiæn423][《广韵》相然切,平先心·xiān]】
         1)泛指鱼类。如:河,海。《老子》:“只打过若烹小。”2)鲜活,新鲜。《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宋江)便问戴宗道:‘这里有好鱼么?’戴宗笑道:‘兄长,……此间正是鱼米之乡,如何没有鱼!’”2)味道鲜美。[例]噶盘白斩鸡烧得嫩,在外(这盘白切鸡煮得嫩,格外鲜美)。《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因见鱼,贪爱爽口,多吃了些。”3)稀少。《尔雅》:“鲜,寡也。”
       【新鲜】1)刚采摘的,刚收获的。如:新鲜菜、新鲜米饭(新近收割的稻米烧煮的米饭)。[例]树头刚刚摘落来噶梨头,真介新鲜,好食(树上刚摘下的梨子,真的新鲜,好吃)。2)才出现的,新颖。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3)此前少有见闻的,新奇。《红楼梦》第一回:“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又第二十六回:“薛蟠道:‘可是呢,你明儿来拜寿,打算送甚么新鲜物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我不过道听涂说罢了,倘使他们局里的人说起来,只怕新鲜笑话多着呢。”《围城》一:“有未婚夫还那样浪漫么?我们是老古董了,总算这次学个新鲜。”
       【时鲜】适合时令的新鲜果蔬、水产品、食品等。如:春天的荠菜、青梅,小黄鱼,清明的青饺、青糜糍;初夏的黄梅、杏子、樱桃、枇杷,夏季的西瓜,饭瓜丝馃、茄丝馃;秋季的石榴、葡萄、月饼,等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董天然)买些东西,无非是鸡鹅鱼肉、时鲜菓子点心回来。”《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南京城里)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朵,烹着上好的雨水”。
       【鲜菜】1)刚采摘的,很新鲜的蔬菜。2)未经腌制的。与“腌菜”相对。
       【鲜肉】刚宰杀的猪肉,与“腌肉”、“腊肉”、“冰肉”相对。如:鲜肉饺子,鲜肉馄饨。
       【鲜头】鲜美的口味。[例]噶盘生炒鸡老嫩适中,真介鲜头好(这盘生炒鸡老嫩适中,真的口味鲜美)。菜无可炒得熟猛,介末新有鲜头哬(蔬菜不可炒得过熟,这样呢才有鲜味的)。
       【鲜索】1)指食物:少有的鲜味。2)指人事:①是“崭露头角”、“出人头地”因而“自感超乎众人、自视甚高”的意思。“索”有“索然离群”、“稀少”之意。[例]其曩时鲜索猛头,领导看见其好猛头(他近来崭露头角、自我感觉很好着,领导很器重他着)。若说作“鲜索脸气”或“鲜索悸怊”则是自感荣耀的样子或感觉。②赶时髦,新潮,前卫。这类人俗称“鲜索虯”。
       【鲜黄鱼】黄鱼出水即死,鲜活的黄鱼几乎是没有的。意谓:虽是死鱼却要显示鲜活。(喻)极少数既没能耐但又爱卖弄的人,或者虽无职务却要多管闲事而惹人讨厌的个别人。
      【鲜咵咵】“咵”说g’o(嗝丫切)。1)指人事:同“鲜索”。“咵”有夸夸其谈、惹人讨厌的意思。2)指食物:有鲜味但泛泛而不浓郁。也说作“鲜嘎嘎”。
【藓(蘚)xiaen(阴平)[ɕiæn423][《广韵》息浅切,上狝心·xiǎn]】
       苔藓,新昌方言称“青衣毛”;而称铁锈为“藓锈”,参见ie(幽)韵卷“锈xie”字头下“藓锈”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轩(軒)xiaen(阴平)[ɕiæn423][《广韵》虚言切,平元晓·xuān]】
         高敞的建筑物。
       【牌轩】牌坊。旧时新昌城内有许多石制牌轩,如:前牌轩,在今文体中心对面一带。《新昌报·抗日烽火》连载之十二:“(吕三阳)从小就是新昌城里有名的破脚骨,前牌轩人”。倒牌轩,在石城影都对面一带地方。狮子牌轩,在今实验中学(老新昌中学)东侧。
       【南台西轩】县城旧地名,在原新东门上九曲墙弄一带。
【暹xiaen(阴平)[ɕiæn423][《广韵》息廉切,平盐心·xiān]】
       【暹罗米】古代称泰国为暹罗,从泰国进口的米称为“暹罗米”。
【癣(癬)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消浅切,上狝心·xuǎn]】
        病名。多在手足、面部或头发眉毛部位,感觉瘙痒、皮肤干燥硬化、鳞屑状脱落或头发脱落;由霉菌感染引起;只要勤洗手洗脸洗澡,保持清洁,大多能自愈。[例]面孔头有块癣生啯唻,燥乎乎介,痒嗖嗖介(脸上长着一块癣了,干干的,痒痒的)。
       【癣来啯食】癣在咬食(皮肤)。生在手部、脸部的癣,为不规则斑块状,边缘呈侵蚀状弯弯曲曲,好像昆虫啮噬树叶的样子;所以,“癣来啯食”就是“长癣”、“被癣侵蚀”的意思。
【筅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苏典切,上铣心·xiǎn]】
        《玉篇》:“筅,筅帚也。”
       【筅帚】旧时刷洗锅钵灶台的竹制用具。新昌所用的筅帚制作如下:用上端留节下端无节的薄竹片,长约六七寸,下端剖成细丝而上端相连;将此竹片紧密围裹在短芯棒上,有两三层,用竹篾捆扎固定,并用木棰捶打下端竹丝使刚柔适宜,就是“筅帚”。谜语:七七四十九,红绒缚筅帚,楼颠(等)的笃响,楼下有侬走(谜底:旧时以竹为骨的纸质雨伞)。《梦梁录·诸色杂买》:“其巷陌街市,常有使漆修旧人,……并挑担卖油、卖油笤、扫帚、竹帚、筅帚。”
        
       【筅帚丝】筅帚上的细竹丝。旧时人们节俭,家里没有牙签之类,往往折筅帚丝用于挑螺蛳或剔牙。
       【筅帚妇娘】筅帚洗刷锅罐灶台、面面俱到。(喻)1)面面俱到的家庭主妇。2)到处拉关系、搞外交的妇人。或曰,筅帚竖立起来往往不稳定而自行偏移,象穿裙子的舞女,故或作“筅帚舞娘”。
【跣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苏典切,上铣心·xiǎn]】
         赤足行走。《集韵》:“跣,裸足行也。”
       【赤脚蹨跣】光着脚行走;光着脚到处跑。蹨,音niaen(碾),奔跑、踩踏貌。
【铣(銑、锨)xiaen(阴上、阴平)[ɕiæn53、ɕiaen423][《广韵》苏典切,上铣心·xiǎn]】
         1)上声。铁锹,铲子。明·汤显祖《邯郸记·凿郏》:“(众作锹凿不入介)呀!怎的来下不得铣?”《平原游击队》一〇:“大街上,特务们还在各处舞铣弄镐地挖着。”现通用“锨”字。2)平声。用铲子铲。[例]我到山边去铣丁黄壤泥来种两株月季花(我到山边去铲些黄土壤回来种几棵月季花)。3)平声。量词。用铲子铲一次为“一铣”。[例]其俾灰一铣一铣铣到花钵头头,打算种花(他把灰一锹一锹的铲到花盆里,准备种花)。4)上声。现代机械行业的一种切削设备称为“铣床”,其上的旋转式圆刃刀具称为“铣刀”,操作者称为“铣工”。
       【火锨】有长柄的、用于铲取灼热物的铁铲。旧时家家厨房有土灶(新昌方言叫“灶头”),用木柴烧煮食物;把火炭火灰从灶膛里取出来的铁铲就是火锨。《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跐着火锨柄上,把那火锨里的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
       【坑锨】有长柄的、用于挖掘沟渠的铁铲。“坑”音g’oang(嗝纺切)或g’ang(哽)。
【㧥(掀)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苏典切,上铣心·xiǎn]】
         1)手拿一物捻动旋转,有“引诱”、“逗引”、“逗弄”、“刺激”的意思。《集韵》:“㧥,捵㧥,手捻物。”现通用“掀”字。
       【掀黄鳝】手执铁丝(前端有勾,挂有饵料)伸入孔穴内逗引、诱捉黄鳝。
       【掀蠷蠷】手执草茎捻动旋转逗弄蟋蟀,引诱它搏斗。蠷蠷jǖjǖ:蟋蟀。
       【瞎搭撚㧥】胡来,瞎搞。撚:做,绍兴方言常用;(绍兴话)撚啥西=(新昌话)造咋吤=(干啥,做什么)。
【冼xiaen(阴上)[ɕiæn53][《汉语大字典》xiǎn]】
         姓。据《姓氏寻源》载:“南海番禺多冼姓,盖高凉夷酋姓也。”近现代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广东番禺人;编者在广西工作时单位也有冼姓职员一人。
【显(顯)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呼典切,上铣晓·xiǎn]】
        1)明显。“顯”从日,从丝,从页(人的头面部),象人在日下视丝之形;日下视丝则明白,故《广韵》:“显,明也。”[例]噶块布有暗格子哬,勿细看末看弗出,日头下一即看末便显出来唻(这块布有暗格子的,不细看则看不出,太阳下一看就明显出来了)。2)显示,显现,显露。京剧《智取威虎山》唱词:“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3)卖弄,招摇,显摆。4)旧时对已故先人的尊称;“显”是“德行卓著昭彰,尊贵,显赫”的意思;旧时墓碑或神主上称父亲为“显考”、母亲为“显妣”。
       【明显】明白,显然。[例]秋分过过,天明显变凉唻(过了秋分,天气显然变得凉快了)。
       【显眼】惹眼,引人注目;刺眼,不协调。[例]俾招头纸贴到显眼噶地方去,捯大家会看见(把招纸贴到众人注目的地方去,让大家能看到)。噶块布噶花头倒还一般介,便是噶搭红颜色忒个显眼(这块布料子的花纹倒还一般的,就是这块红色太过刺眼)。

       【显富】炫耀富贵。
       【显本事】显示才能。《文明小史》第四十回:“只徐筱山是东洋回来的,有些习熟的科学,乐得借此显显本事”。
       【显武艺子】显示武功,显露身手。
【献(獻)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许建切,去愿晓·xiàn]】
         用猎物祭祀祖先。故“献”的甲骨文、金文作“鬲(或鼎)”边有兽(凡野兽字多从犬)状,表示敬献之意。
       【大年献】年终隆重祭祀祖先。
【险(險)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虚检切,上琰晓·xiǎn]】
         1)不安全,危险。《玉篇》:“险,危也。”如:险滩,险境。2)高危狭隘之处,险要。3)不暴露,阴森可怖,阴险。
       【危险】不安全,可能发生意外事故。[例]倷去游山玩水,一定要注意人生安全,危险噶地方绝对无可(鱼搞)去(你们去游山玩水,一定要注意人生安全,危险的地方绝对不能去)。《老残游记》第一回:“嗳呀,嗳呀!你瞧,那边一只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
       【阴险】外表和善,内心奸险。清·昭梿《啸亭杂录·金司寇》:“金司寇光悌,安徽含山人,性溪刻,外貌刚果,心实阴险。”《文明小史》第五十九回:“冲天炮是直爽的人,余小琴是阴险的人。他们的口头禅是维新两个字,因此引为同志。谁想性情却大不相同的。”
       【保险】1)稳妥可靠,万无一失。2)表示肯定,相当于副词“一定”。[例]噶遍保险成功(这次一定成功)。
       【保险箱】用于放置钱币及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的铁制箱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闪(閃)xiaen(阴上)[ɕiæn53][《广韵》失冉切,上琰书·shǎn]】
         忽隐忽现。如:光灯。特指闪电。宋·孙穆《鸡林类事》:“方言:电曰闪。”2)腰肌(或手脚关节)扭伤。[例]昨日掇个花钵头,腰骨既去(昨天端个花盆,着了腰)。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辙把腿陷住,可又早了胯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挫腰痛,莳萝作末,酒服二钱七。”《水浒传》第十八回:“黑影里不见路径,失脚走下野田里,滑倒了,挫了左腿。”
       【赫闪】天空阴阳云层相遇,一瞬间突然出现的强烈电光;闪电。[例](奶奶对小孙女说)赫闪来唻,吓猛哬,快丁㕈到窐里来(闪电来了,很吓人的,快点躲到家里来)。传说天上有司闪电的女神,俗称“赫闪娘娘”。或写作“霍闪”。《水浒传》有王定六绰号“霍闪婆”。《西遊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军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今日见有雷声霍闪,一齐跪下,……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书故》曰:“闪,人在门中,闪忽乍见也”,故“赫闪”、“霍闪”都来源于“闪忽”一词。赫闪的“闪”习惯上说去声。
       【腰骨闪去】扭伤腰肌。[例]昨日腰骨闪去唻,今日痛猛啯(昨天扭伤腰了,今天很痛着)。元·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十出:“俺小官子腰闪价,唱不的子喏”(俺小官人闪了腰,不能弯腰作揖)。
【苫xiaen(阴上)[ɕæen53][《广韵》苏赡切,去艳书·shàn]】
         用草编的用来覆盖房子的草帘子。元·陈春《熬盐图·盖池井屋》:“织帘为笆,束茅为。”
       【草苫】用草编的用来覆盖屋顶或包围四周的草帘子。旧时新昌的茅屋,选用晚稻的稻草或狭长韧性的扁茅草,打理整齐,夹持在两根长竹片间,再用麻绳牢牢捆扎,这就叫“草苫”;然后把草苫覆盖到房顶上,并围扎房子四周。
【线(綫、線)xiaen(阴去)[ɕiæn45][《广韵》私箭切,去缐心·xiàn]】
         1)用丝、棉、麻、毛或金属等制成的细长物。尤指用于缝纫的丝线。《说文》:“线,缕也。”《玉篇》:“线,可以缝衣也。”如:绢线(用于绣花的蚕丝线)、布丝线(棉纱线)、苎麻线、涤纶线;钓鱼线,电线。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西遊记》第七十五回:“师父,你也忒不通变。常言道‘单丝不线,孤掌难鸣。’那魔三个,小妖千万,教老孙一人怎生与他赌斗?”2)一些细长似线的、有形或无形的存在。如:光线,紫外线,X射线;战线,火线,前线;航线,交通线,边界线,国境线;上纲上线;等等。
       【线面】粉丝,细柔如线,俗称“线面”。也称“鲜面”。
       【毛线】羊毛纺成的绒线,有粗、中粗、细等规格(有一些细绒线称为“开司米”),通常用于手工编织衣裤、帽子围巾手套、(婴儿)鞋袜等(若用于机织的称为“毛纱”)。
       【线衫】绒线手工编织或机织的有袖上衣,也称“毛线衫”。线衫的编织(或机织)技法很多,可粗线或细线,可单色或多色,可平纹或提花,可细致文雅或相对粗犷,可弹性伸缩或宽松适体,多为头部套入式,花色繁多,深秋或初春穿着,老少皆宜,尤其适宜儿童、青年,美观大方;也有开胸式的,则适合中老年人。无袖的称为“线背心”或“毛线背心”。[例]食过夜饭,伢妈坐头电灯下结线衫,我末做作业(吃了晚饭,我妈坐在电灯下打毛衣,我呢做作业)。
      【线团】旧时市面出售的绒线为绞线,通常每绞一大两,俗谓一绞为“一支”,一斤则十支,买回后要绕成皮球大小的“线团”,才方便携带编织毛衣。现今厂家多绕成线球出售,很少有绞线了。
       【线呢】一种棉织品名称,以染色的纱线织成,质地厚实,外表有些像毛呢,故名;其原料有纯棉、涤棉、维棉、涤粘、涤腈等,经纬纱有单色股线、花色股线、花式捻线、混色纱线等,按各种组织规格,可织出多种色彩和风格;手感厚实,质地坚牢,有较强的毛型感,通常用作春秋冬季的外衣裤面料。
       【线球】绕成球形或绕在芯轴上的各种棉线、丝线、绒线,颜色品种很多,有用于手工缝纫、刺绣、编织的,也有用于缝纫机、圆盘织机的。
       【线板】旧时妇女用于绕线的木制用具,通常矩形,描花,髹漆,做工精细,与“鞋篮”一起是女子的必备嫁妆之一。又有以竹节制作的,则称“线竹棍”或“线竹筒”。
       【洋丝线】民国年间以外国传入的制线设备纺制的棉纱线,有绞型和球型两种,主要用于手工缝纫衣物,俗称“洋丝线”,解放后一直沿袭至改革开放后手工缝衣消失。用于缝纫机的线轴则叫“洋车线”。
       【粉线袋】一个三寸来长、三指粗的、两端开口的小布囊;一条两端打结的、三尺来长的粗线贯穿其中;囊中装以面粉并扎紧两端;这个就叫“粉线袋”。这是旧时妇女用于在布料上划线以便裁剪的工具;操作时,摊平布料,拉出粉线袋里沾满面粉的粗线,拉紧并固定两端,用手指勾起猛然放下一弹,就在布上留下痕迹,这个操作过程叫“打粉线”(《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进来,只见……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剪子裁什么呢”)。裁缝“打粉线”与木匠“打墨线”是同一原理的;后来,随着外国缝纫机(新昌方言曰“洋车”)传入,也传入用于在布料上划线的“划粉”;划粉使用方便,遂取代了粉线袋。
       【撑花线板】旧时一种两人玩的儿童游戏,一人用手指撑开一个线套形成一种花样,另一个又撑开线套撑在自己手上变成另一种花样,两人反复互玩可变出六七种样式,俗称“花线板”、“牛眼睛”、“稻捅”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6万

帖子

7万

积分

天大副教授二级

412#
发表于 2024-11-3 23:46: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功夫深!

点评

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2-5 14: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十五、x’iaen[ʑiæn]【[平]前[去]贱】
【前x’iaen(阳平)[ʑiæn212][《广韵》昨先切,平先从·qián]】
         1)表示空间,前方;与“后”相对。如:门——后门,头——后头,辈——后辈;门屋后。2)表示时间,前时;与“后”相对。如:从——后来。多用在时间名词“年、日”前,如:年(今年的前一年为“上年”,上年的前一年为“前年”)、日(今日的前一日为“昨日”,昨日的前一日为“前日”),个月(上个月,或上上个月)。3)表示切近。如:面,眼,又音j’iaen,见本卷。
       【前面】方向靠前的,前方。[例]前面出车祸,好兴堵车唻(前方出车祸,所以堵车了)。唐·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前面里间书架上,有十个竹根套杯。”
       【前头】1)方向靠前的,前面。《水浒传》第八回:“前头有的是大松林猛恶去处,不拣怎的与他结果了罢。”又第三十五回:“且说宋江、花荣两个骑马在前头,背后车辆载着老小”。2)时间靠前的。[例]做生意十把年唻,前头两年亏本,噶两年倒有丁钞票趁出来唻(做生意十来年了,几年亏本,这几年倒赚了点钱了)。
       【前后】1)(空间的)前面和(或)后面。[例]前后两只山,当中是个小村庄。2)(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总共。[例]去蒙外面打工,前后五年,上年新归窐(去在外地打工,前后总共五年,去年才回家)。3)前后不一致,或前或后则说作“前后介”,
       【向前看齐】体育课操练口令。意谓:(排列中的)每个人都向前面的人看,以形成整齐的队伍。同类语词还有“向左看齐”、“向右看齐”。
       【前三后四】新昌习俗,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家家祭祀祖先,但一般不在正日而在前三四天或后三四天;此俗至今尚存。
       【前归山门为大】旧时同一师父的徒弟,不论年龄长幼,而以先进门拜师学艺者为“师兄”,后者为“师弟”。(引申为)任何单位部门,先入者占有较多优势。
       【前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俗语。意谓:先下手者可取得优势(先机),后来者往往吃亏。《西遊记》第八十一回:“不趁此时下手他,还到几时!正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贱(賎)x’iaen(阳去)[ʑiæn24][《广韵》才缐切,去缐从·jiàn]】
         1)价格低廉,不值钱,不贵。《六书故》:“贱,物价之昂为贵,下为贱。”[例]今年猪肉,养猪噶侬亏掉唻(今年猪肉价格低,养猪的人亏损了)。《汉书·昭帝纪》:“谷伤农。”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愿天寒。”《绿牡丹》第四十三回:“叫店小二割一方肉,买两只鸡鸭,沽了三斤陈木瓜酒,作料等物。北方鸡鸭鱼肉甚,只用了四钱多银”。2)地位低下,不高贵;品行低下,不高尚。《玉篇》:“贱,卑下也。”如:贫不能移(贫困卑贱的处境不能改变〈其信念〉)。3)能经受苦难而顽强生存。
       【犯贱】自不尊重,自取其辱。《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我说他们这些人是犯贱的,一定要弄得人家上门,不知是何打算!”
       【贱胎】贱人,天生的下贱人。古代称丫头小厮为贱人,也是旧时辱骂人的话。
       【慢贱】“慢”为轻慢,这里是“慢待”的意思;“贱”为低下,这里是“看不起、鄙视”、“折磨(或受折磨)、磨难(或受磨难)”的意思。[例]伢是从小介慢贱出来哬(我们是从小受折磨成长起来的)。
       【贱骨头】1)(旧)不自尊重的人,自取其辱的人。《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鲁迅《呐喊·药》:“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2)旧时一种儿童玩具,上半部为圆柱体下半部为圆锥体,多用木头砍削制成,后来也有用车床加工的,鞭打上部就能不停旋转,现称“陀螺”。儿童们玩鞭打陀螺称为“打贱骨头”。
  
  
       【牛卬健,狗卬贱】熟语。意谓:象牛一样健壮,象狗一样顽强,象畜生般容易抚养。是旧时希望童年子女无病无祸,健康成长的祝愿语。[例]观音菩萨,保佑伢小侬牛卬健狗卬贱,百病勿生,日吹夜大(观音菩萨,保佑我家孩子象牛一样健壮象狗一样顽强,百病勿生,日夜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十六、h’iaen[ɦiæn]【[平]盐檐嫌言延蜒筵弦颜焰[上]焰演[去]盐沿现】
【盐(鹽、腌③)h’iaen(阳平、阳去)[ɦiæn212、ɦiæn24][《广韵》余廉切,平盐以·yán。又以赡切,去艳以·yàn]】

         1)平声。食盐,可使食物产生咸味;也用作冶炼、陶瓷、皮革、染色等的添加剂。[例]青菜头摆得偏多,咸丁唻(青菜里放得略多,咸了点)。2)平声。以盐为主要调味品烹煮的食物。如:水鸭、水虾(《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酒量又大,每晚要炸麻雀、水虾,吃三斤百花酒”)、煮笋(鲁迅《呐喊·孔乙己》:“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3)去声。用盐、糖等腌制(的食物)。《广韵》:“盐,以盐腌也。”如:用盐腌制的菜曰菜。同类语词还有:萝卜、肉、鸭子(咸鸭蛋)。又,用盐腌制的橄榄称“咸橄榄”,用糖腌制的称“甜橄榄”;用盐水腌制的大蒜称“大蒜”,用糖醋腌制的称“醋大蒜”。[例]腊月头唻,两块盐肉,春天好煮煮笋,咸肉煮笋,呆好食哬(腊月里了,几块腌肉,〈到〉春天可以煮笋,咸肉煮笋,很好吃的)。也用“腌”字。《新华字典(第10版)》:“腌,用盐等浸渍食品。”《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宰了的牲口了罢,从今日便休要做买卖。”《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一碟的胭脂鹅脯”。《歧路灯》第一零六回:“恰好次日王象荩又进城来,带了一礠罐子盐的紫苏,说是奶奶病起,好以咸菜下饭。”
       【清盐】盐;光是盐而没有别的调料。[例]要讲食狗肉耶,清盐蘸蘸顶好食(要说吃狗肉呢,〈不要别的调味品,就是一撮〉蘸着最好吃)。也写作“青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包残余肉把青盐蘸”。也说作“毛盐”。
       【毛盐】1)平声。在海边盐田晒的、未作其它加工的海盐。2)去声。叶菜未经清洗即用盐腌制(咸菜)。或曰:毛盐的菜特别鲜;其实这是一种不讲卫生的懒惰做法,虽然咸菜在烹煮前仍要清洗一次,但腌制前的清洗还是不可缺少的。[例]城里侬盐菜是要洗过洗,洗得涮清爽新盐;乡下侬话是洗也勿洗便盐,喊得毛盐毛盐噶菜在外鲜(城里人腌菜是要洗了又洗,洗得很干净才腌制;乡下人说是不用洗就腌,叫做毛腌毛腌的菜〈口味〉格外好)。
       【盐花】细小的盐粒,少量的盐。这里“花”是细小、少量的意思。[例]白煠猪口舌,切得薄片,盐花蘸蘸过老酒,呆好哬(白煮猪舌头,切成薄片,蘸着细盐下酒,蛮好的)。
       【盐壶】旧时家庭盛放食盐的陶器,内置隔层,隔层有小孔,食盐潮解的溶液滤入下层。现代小家庭装食盐的多为陶瓷、玻璃或塑料小罐。
   
                                         旧时的盐壶        
       【盐卤】1)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在盐池内的液体或蒸发冷却后析出的结晶块;溶解成卤水可用于制作豆腐的凝固剂;盐卤豆腐含水量少,硬朗,弹性足,可制作豆腐干、油豆腐、千张。2)家庭盐壶里积聚的液体,量极少,一般自然蒸发或清洗盐壶时弃掉。
       【盐菜】用盐腌制的蔬菜,也称“咸菜”。同类语词还有“盐肉(也称“咸肉”)”、“盐萝卜(也称“咸萝卜”)”等。
       【海盐】1)由海水晒干所得的食盐。2)浙江省县名,始建于秦代,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现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
       【盐官】海宁县盐官镇,是观赏钱江一线潮的胜地,有陈阁老故居、海神庙等古迹。
       【椒盐】1)调味品名。以小中火炒花椒粒与盐一二分钟,花椒香气溢出食盐略呈黄色,冷却后碾成粉末即可;可用于蘸食白切肉类和油炸鱼虾、薯条等食物。2)一种烹制方式。烹调菜品、炒制干果或制作糕点时加入椒盐,使有椒盐的咸香滋味。如:椒盐猪蹄,椒盐排骨,椒盐大虾,椒盐化花生(米),椒盐沙核桃,椒盐元沙(月饼),椒盐饼,椒盐片等。
       【炒盐】将食盐放入锅中小火炒干水分略呈黄色即可,可用于食品蘸食或拌和。
       【大蒜盐】把蒜瓣和食盐捣成末糊用作蘸料,蘸食白切肉、猪头肉、煎豆腐、臭豆腐等尤佳。也称“蒜泥”。
       【煨盐豆腐】旧时贫苦人家一种简便的下饭小菜,即用粽箬包裹盐粒(旧时的盐颗粒较粗)埋在火灰里煨至焦黄而有香味,捣碎,拌入豆腐里蒸熟。
       【盐倒头酱缸头】熟语:盐倒在酱缸里,咸的合并咸的。意谓:自家人给自家人。[例]过年顷,儿囡末拕钞票,买东西来孝敬爹娘,爹娘末捯孙、囡孙、外甥、外甥囡压岁铜板,噶丁钞票便是尔卬造来造去,热闹得一即,结果还是盐倒倒头酱缸头(过年时,子女呢拿钱、买物品来孝敬父母,父母呢给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压岁钱,这些钱就是这样弄来弄去,热闹了一番,结果还是自家人给了自家人)。
【檐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余廉切,平盐以·yán】
         屋顶向前后方伸出的边沿部分。段玉裁云:“檐之言隒也,在屋边也。”
       【屋檐】屋顶向前后方伸出的边沿。唐·白居易《晏起》:"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老残游记》第六回:“又见许多麻雀儿,躲在屋檐底下也把头缩着怕冷”。
       【檐下】屋檐下。“下”音“h’o药搾切”。鲁迅《呐喊·阿Q正传》:“(阿Q)在檐下站住了。”
       【檐阶】屋檐下的过道,一般高于屋外地面,故称“阶”。参看a(啊)韵卷“阶ga”字条。
       【檐阶头】檐阶上;屋檐下。
       【檐阶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形似吊兰,常栽种于庭院屋檐阶下、花坛周围和道路旁边。
       【屋檐坑】县属村名,在儒岙区报国乡。
       【屋檐头水】屋檐水。[例]今日一日雨落落去唻,屋檐头水汏汏滴,无得住流过(今天下了一天雨了,屋檐水滴滴溚溚的不停的流着)。
       【高檐滴水】旧时的两层瓦屋有的只有屋顶的屋檐,有的在一层与二层间添加一重屋檐;后者称为“重檐”,下层屋檐宽于上层屋檐,上层屋檐水滴到下层屋檐后再滴落地面;前者屋檐离地面较高,屋檐水直接滴落地面,称“高檐滴水”。
       【飞檐走壁】旧小说称一些武功高强者能轻快的从墙壁上下、在屋顶瓦面行走。《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七侠五义》第三回:“(展昭)至天交初鼓,改扮行装,施展飞檐走壁之能,来至庙中,从外越墙而入,悄地行藏,来至宝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六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嫌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户兼切,平添匣·xián]】
         因不满意而口出怨言,或因不满意而心中怨恨。《说文》:“嫌,不平于心也。”《西逰记》第四回:“新任弼马温孙悟空,因官小,昨日反下天宫去了。”
       【嫌疑】怀疑他人有某种不利于自己的行为,猜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水浒传》第六十三回:“童贯是个阿谀谄佞之徒,与他不能相下,常有嫌疑之心。”
       【疑嫌】令人厌恶,讨厌。[例]噶个男客人看见女客人眼睛眯既头,嘴脯喇既头,好丁疑嫌哬(这个男人看见女人就眯着眼,咧着嘴,好讨厌的)。
       【嫌嗔】讨厌,鄙视;不满意。[例]偌是有钱侬家,伢是穷侬家,尔休俾其来去,多噶捯偌嫌嗔(他们是有钱人家,我们是贫穷人家,你别和他交往,多被他们讨厌看不起)。旧小说也作“嫌憎”、“憎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看看两下里各有些嫌憎,不自在起来。”《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晁大舍)嫌憎计氏族鄙琐。”《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他因四老爷不曾来,只道是那些憎嫌他,就发了(心口疼的病)。”又作“嗔嫌”。《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因他是一国之君,妇人家未免带三分势力,不敢嗔嫌”。
       【疑嫌夹头】令人满脑子厌恶,讨厌,不舒畅。[例]噶侬衣裳烂龌龊,胡须满茬,看见有丁疑嫌夹头(此人衣服脏,满脸胡子渣子,看到有些不自在)。
       【嫌嗔道八】嫌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嫌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说得一无是处,什么都不满意。词中“八”是“不”的变音。
       【勿嫌嗔勿是货】熟语:不被顾客嫌嗔就不是商品。意谓:凡是商品必被顾客嫌这嫌那的。货:商品。
       【勿嫌嗔勿是买主】不嫌商品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就不是想买的人。旧时习惯,凡想买者必先对此物品评一番,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以求压低买价,故说“勿嫌嗔勿是买主”(而对此大加赞扬、说物美价廉者,则不是真正的买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言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语轩切,平元疑·yán]】
         1)话语,语言。《广韵》:“言,言语也。”如:三两语;观其行听其;欲知心中事,且听口中。2)姓。《通志》:“言氏,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望出汝南。”新昌有言姓居民,不足百人。言伯谦,民国时期上将,新昌城关镇人。
       【言语】语言,话语。[例]两个侬好好介坐头讲谈头哬,勿知为咋吤言语勿合,赫突蓦生争出来唻(两个人好好的坐着闲谈的,不知为何话语不合,突然吵起来了)。
       【文言】一种汉语文体,与“通俗文”(如宋元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小说之类)和“白话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的现代文体)相对。
       【如言】按所说的去做并做到了;实现所说的话;满足所提出的要求。《绿牡丹》第二十八回:“我能如言一一做来,你当着众人之面,磕我四个头”。
       【勿会(合说“悔”)如言】不能(难以、无法)实现所说的话;难以(无法)满足所提出的要求。[例]其话问我要廿万钞票,我勿会(合说“悔”)如言耶,好兴无得答应过(他说向我要二十万元钱,我无法满足他的话,所以没有应允)。
       【好言声】说好话,说赞扬、称颂别人的话;尤指投人所好的奉承话。[例]噶侬好言声哬。逢侬见鬼总讲好话哬(此人〈惯于〉说奉承话的,不论碰见好人坏人总是说赞扬话的)。
好话,赞扬、称颂别人的话;尤指投人所好的奉承话。[例]噶侬好言声哬。逢侬见鬼
       【言行动静】言谈举止。
       【言语来去】言谈中意见参差,不一致,不协调,互相抵触。[例]爹娘俾儿侬新妇一家生屯头,言语来去总是难免哬,嘦勿要忒个计较,随和丁就过去了(父母和儿子媳妇一家吃住在一起,言谈中互相抵触总是难免的,只要不太过计较,随和一点就没事了)。也说作“说(色)话来去”。
       【前言勿搭后语】说话前后不连贯、不一致或互相矛盾。《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抚院)问他营里的事情,多是前言不对后语”。
       【勿听老人言,食苦在眼前】熟语。意谓:不听长辈的指教或前人千百年来总结的经验之谈,往往会遭遇困境。也说作“勿听老人言,食亏在眼前”。
【延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以然切,平仙以·yán]】
         念文音。如:延长、延伸、延年益寿。
       【延迟】推迟,时间后延。[例]本来今日发工资哬,老板讲无有钞票啯,延迟两日再发(本来〈该〉今天发工资的,老板说没钱着,推迟几天再发)。《说唐》第十六回:“你道 韩擒虎 为何在道延迟?只因他与伍建章有八拜之交,意欲使伍云召知觉。”
       【拖延】拖拉,延缓。《清会典事例·户部·畿辅官兵庄田二》:“道光二十七年定……如实系无力完缴,并非故意拖延,准由该管参佐领查明报部。”
【蜒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以然切,平仙以·yán]】
         爬虫名,也称蛞蝓,鼻涕虫。
       【海蜒】鳀鱼,一种海产小鱼,体细长,背部蓝黑色,腹白,小者仅3、4厘米,大者不过12、13厘米,通常为干品,俗称海蜒,味极鲜,旧时没有味精,煮汤时加适量海蜒即鲜味倍增,如海蜒冬瓜汤,海蜒萝卜丝汤等,也可油炸、清蒸、炒蛋、炒花生米等。
            
  
       【蜒蚰螺】一类陆地上的软体动物,喜温暖潮湿,在春末、夏、秋季活动,白天隐藏在湿润的树下、草地、菜园、石隙等处,晚上出来啮食草叶,其爬过处会留下银白色的粘液痕迹;有带壳和不带壳两种,新昌方言都称为“蜒蚰螺”;现代书面语言称带壳的为“蜗牛”;不带壳的,学名“蛞蝓”,俗呼“鼻涕虫”;《本草纲目·虫部》:“蛞蝓,……鼻涕虫,蜒蚰螺。”
        【百脚蜒】一种腹下细足密集的多足纲爬虫,或称“马陆”,古代或称为“蚰蜒”。《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那焙茗去后,宝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急的热地里的蚰蜒似的。”
【筵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以然切,平仙以·yán]】
         粗制的竹席,竹垫子。古人铺竹席于地,席地而坐,铺于下层的粗糙竹垫子谓“筵”,铺于上层光洁的谓“席”。秦汉以前,古人相聚宴饮,设筵铺席,席地跪坐,富贵者前有“几”(低矮的条案),食器置于几上;百姓人家,盘碗食物放在席上,围坐饮食而已。故后世也称酒宴为“筵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娘子取出银两,央王主人办备喜,二人拜堂结亲。”
        【大筵酒】体面的酒筵,盛大的宴席,高档酒席。[例]今日间菜买得好猛啯,办大筵酒何(今天菜买得很好着,〈打算〉办宴席吗)?
【弦h’iaen(阳平)[ɦiæn212][《广韵》胡田切,平仙匣·xián]】
         1)张在弓上的韧性线索,拉伸可产生弹力发射箭矢。《说文》:“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如:箭在上,不得不发。2)张于乐器上弹拨拉擦使之发声的丝线。旧时多为丝弦,现代有金属丝弦或尼龙丝弦。唐·钱起《归雁》:“二十五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宋·岳飞《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断有谁听?”
       【弦线】弦乐器上的丝弦。[例]胡琴头噶弦线断掉唻,要去买根过唻(胡琴上的断了,要去重新买一根了)。
       【三弦】一种传统弹拨乐器,琴筒两面蒙上蛇皮,琴秆长,琴头有三扭,右一左二,可装琴弦三根,故名。《啼笑姻缘》第一回:“那人弾了一会,不见有人向前,就把三弦放下”。
【颜(顔)ngaen(阳平)[ŋæn212][《广韵》五奸切,平删疑·yán]】
          念文音。如:白发朱。念白音ngan(岩),见本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焰h’iaen(阳平,阳上)[ɦiæn212、ɦiæn33][《广韵》以赡切,去艳以·yàn]】
         1)(平声)火苗。2)(上声)快速燃烧一下,火苗蹿起后即熄灭。[例]茅柴是一蓬,就无有唻喇(草柴只是快速燃烧一下,就没有了啊)。唐·张读《宣室志》卷六:“其光自土而出,若薪火”(象燃烧柴草)。
       【焰头】火苗,火焰。[例]噶柴爿霉介,勿会(合说“晦”)起焰头哬(这木柴发霉了的,〈燃烧时〉不会产生火焰的)。
       【焰火】烟花,点燃后烟火喷射,呈现各种颜色和景象,也称“烟火”。今称“礼花”。
       【放焰口】旧时做道场时的一种仪式。旧俗家人亡故,停灵在堂,即请道人做道场,数日数夜,敲锣打鼓,铙钹齐鸣,唱偈颂咒,也唱绍兴大班,娱乐阴间鬼神,超度死者升天,至最后一晚夜深,设一坛(普通百姓人家是把一个大脚盆覆在地上,铺上一块木板,放上一把像样的椅子),有和尚一位,披袈裟,戴毗卢帽,登坛(新昌方言称“和尚上台”),摇法铃,念咒语,端清水,作手印,然后用手指把清水弹出(谓之“净坛”),上香,礼拜,念《心经》、《往生咒》、《大悲咒》等,最后把菜羮汤饭洒向门外,施食与饿鬼,和尚用法水一喷,即产生绿色火焰,几秒钟而熄,法事圆满告成。《聊斋志异·鬼哭》:“岂钹铙钟鼓,焰口瑜伽,果有益耶?”《九命奇冤》第十六回:“你可去邀了当段地保李义来,只说今夜我们这里放焰口,恐怕来看的人多,拥挤闹事,请他来弹压。”
       【火焰山】1)《西遊记》有唐僧取经路阻火焰山,孙悟空大战牛魔王,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火焰山”一词大致来源于此。因八百里火焰山烈焰腾腾,周围四季炎热,寸草不生,故口语中常用来比喻炎热的处所。[例]哦!噶间屋真介暖!窗窠也无有一个,火焰山介,屯蒙肚里是侬也会热死(哎呀!这间屋子真的热!都没一个窗子,火焰山似的,住在里面是人也会热死)。2)现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有地名曰“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主峰青龙嘴,海拔831.7米;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7.8℃,山体阳面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2.3℃。   
【演h’iaen(阳上)[ɦiæn33][《广韵》以浅切,上狝以·yǎn]】
         源远流长。故称历史小说为“演义”,称扮演历史故事为“演戏”。
       【石演】县属村名,在县城西郊新昌江南侧,分上石演、下石演两村。
【沿h’iaen(阳平、阳去)[ɦiæn212、ɦiæn24][《广韵》与专切,平仙以·yán]】
         1)平声。顺着。[例]沿山脚一埭溪坑走落去,半个钟头,有个村庄,喊得溪西(顺着山脚一条山坑走下去,半个小时,有个村庄,叫做溪西〈村〉)。《啼笑姻缘》第一回:“阶上沿走廊摆了许多盆夹竹桃”。2)小心翼翼地走。[例]半山腰岩溻皮头的狭介一埭路,刚刚一个侬好走,我是吓得要倒落去,挨头岩头头一步一步沿过来哬(半山腰岩壁上非常狭窄的一条路,刚好可以一人行走,我是害怕跌下去,紧贴着岩壁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走过来的)。又旧儿歌:沿桥,过桥,倒头桥下无侬撩(小心翼翼走过桥,跌落桥下没人捞)。3)去声。边,周边;或容器的口部。如:碗沿(碗口边),帽沿(帽子的宽边),塘沿(池塘边;池塘的周边),井沿(水井边),坑沿(溪沟边),桌颠沿(桌子边),床杠沿(床边)。[例]錍刀钝猛末安头水缸沿头去鐴鐴其(菜刀太钝的话就放在水缸口沿上去磨砺磨砺它)。《西遊记》第二十二回:“只让你引他上来,我拦住河沿,不让他回去,务要将他擒了。”《歧路灯》第八五回:“(王象荩)自上屋里搬出一张小桌,……放在井沿一棵核桃树下”。《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吃过午饭,开了后门出来,河沿上望望。”《啼笑姻缘续集》第六回:“沈国英两手撑了桌沿,昂了头望着天”。
       【边沿】1)物体的边。《啼笑姻缘》第二回:“她穿了一件银灰色绸子的长衫,……顺长衫的四周边沿,都镶了桃色的宽辫”。2)旁边。与“当中”(中间)相对。[例]走路走头路边沿,休走到当中去,要捯车撞去哬(走路走在路旁边,不要走到中间去,会被车撞的)。
       【沿头】边上。[例]小侬休到塘沿头去搞,倒落去是要渨杀侬哬(小孩别去池塘边上玩耍,掉下去是能淹死人的)。
       【没出没沿】容器里的东西多,满到容器口沿处将要溢出来的样子;或江河湖泊池塘水满欲溢的样子。[例]晏昼一大碗放麦面,没出没沿,食得饱煞啯(中午一大碗煮面条,满出碗口,吃得太饱着)。介把月日雨落落去唻,塘头噶水没出没沿,快要满出来唻(下雨下了个把月,池塘里的水没到口沿,快要满出来了)。
       【无边无沿】广袤无际。[例]噶海是真介大,无边无沿喇(这海洋真的广阔,无边无际呀)。
       【铜锣加个沿】铜锣本来就有低边,又去加一个边,不是多余吗?(喻)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参见e(窝)韵卷“锣le”字条。
【现(現)h’iaen(阳去)[ɦiæn24][《广韵》胡甸切,去霰匣·xiàn]】
         1)此刻,即时,现在。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身在世,怎么离去?”2)既有的,现在就有的。如:金,货,房(已经造就的,不用等待的。与“期房”相对)。《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要我这个炉,须是三百两银子,少一厘也成不的。”矛盾《林家铺子》四:“派一个伙计到恒源庄去取,并且叮嘱了要钞票。”3)显露,显现。《广韵》:“现,露也。”
        【出现】鬼魂现身。《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众人见大尹半日自言自语,说得活龙活现……都信道倪太守真个出现了”。《新拍案惊奇·石点头》第四卷:“原来孙三郎自从死后,无一日不在家中出现,吓得孤孀子母,并及家人伴当,无一人不怕。”
       【现成】既有的,现在就有的,不用操劳就有的。《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心中想道:‘这里定有现成的兵器,我待下去买他几件。’”《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吾等用计策,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绿牡丹》第二回:“众人观望了一番,还在大路边拣了一个洁净亭子,将担子挑进,且喜内中桌椅现成。”《升仙传》第十九回:“话说苗庆庆走到洞中,……有现成的石炉、石炕,甚是洁净”。
       【现成介】现成的。[例]饭、菜现成介有,坐落来食碗头(饭菜有现成的,坐下来吃一碗着)。《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不多时,王婆买了些现成的肥鹅熟肉,细巧果子归来。”《升仙传》第二十三回:“相公,天不早了,我家有现成的便饭,请先起来用些”。
       【现面介】当面的。[例]噶些东西,现面介交捯尔;尔点即灵清(这些东西,当面交给你;你清点一下)。也说作“现眼介”。
       【现时介】当时的。[例]两百斤米我俾尔送到窐,钞票要现时介付清(两百斤米我给你送到家,钱要即时付清)。
       【现钞票】现金。[例]噶爿店噶老酒是好哬,便是去买时要付现钞票,一分也勿捯尔欠哬(这家店的老酒是好的,就是去买时要付现金,都不给你欠一分的)。也说作“现钱”、“现铜板”、“现铜钱”。鲁迅《呐喊·孔乙己》:“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现做现卖】(通常指食品)当着顾客的面制作、出售。意谓:新鲜的,真材实料的,可以放心的。
       【活龙活现】有声有色,形象逼真,像身临其境一般。《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也说作“活灵活现”。[例]随便咋吤事情,到其噶嘴脯头讲出来便活灵活现哬(随便什么事,到他嘴里说出来就有声有色、仿佛亲身经历一般的)。《镜花缘》第六十五回:“你们听听,他忽然把个乐正子又请出来,说的活灵活现,倒也有个意思。 ”
       【多日勿见,大魅出现】熟语。意谓:长久不见,难道是鬼魅现身了。参见e(窝)韵卷“魅me”字条。
【雁h’iaen(阳去)[ɦiæn24][《广韵》五晏切,去谏疑·yàn]】
         念文音。如:雁门关;民歌有“雁南飞”,古筝曲有“平沙落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新 昌 方 言 通 解 · 正    文】
【第 七 卷 :(三)uaen (弯)韵】
一、uaen[uæn]【[平]弯湾[上]挽】

【弯(彎)uaen(阴平)[uæn423][《广韵》乌关切,平删影·wān]】
         1)曲,不直。《字汇》:“弯,曲也。”[例]一埭山坑水,弯弯介,一直氽到山脚大溪滩头(一条山沟水,弯弯的,一直流到山下大溪里)。《西遊记》第五回:“弓硬弩雕翎箭,短棍蛇矛挟了魂。”又对联:人生曲曲弯弯路,世事重重叠叠山。2)折,使弯曲。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墨子却解下自己的皮带,作弧形。”3)拐(进)。[例]水果店边头归去,便是一个幼儿园(水果店旁边进去,就是一家幼儿园)。鲁迅《呐喊·社戏》:“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4)一些弯形的物件。如:门(门上的弯形拉手)。
       【弯头】1)弯曲处,拐弯处。[例]噶埭路弯头多,开车要小心丁(这条路拐弯多,开车要小心点)。2)用于连接非直线的管路附件,有45度、60度、90度、弧形等多种。
       【转弯】拐弯。[例]望前走,到三岔路口借手转弯(往前走,到三岔路口左手拐弯)。《水浒传》第四十七回:“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弯。”《啼笑姻缘》第二回:“再一个,引进一间套房里”。
       【弯介】弯的。也说作“弯弯介”。
       【弯哩曲勒】弯弯曲曲。“曲”说“岿 入声”。[例]伢窐来蒙弯哩曲勒噶小墙弄头,好丁难迒哬(我家在弯弯曲曲的小巷例,很不好找的)。
       【弯来曲去】弯来弯去,弯弯曲曲。“曲”说“岿 入声”。
【湾(灣)uaen(阴平)[uæn423][《广韵》乌关切,平删影·wān]】
         水域弯曲处。如:海湾,港湾,大连湾。多用于地名。如:台湾,澎湖湾。
       【㚂泥湾】县内村名,在老城南门外,属新民乡。现已与城区相连,称“南泥湾”。旧《新昌县志(民国版)》作“烂泥湾”。
【挽(浼)uaen(阴上)[uæn53][《广韵》无远切,上阮微·wǎn]】
         1)请托,央求;尤指请托第三方引荐。[例]为得噶件事情要托某某局噶侬,伢亦无有侬认得,介末只得再去㗗侬(为了此事要拜托某某局的人,〈可是某某局〉我们又没有认识的人,那么只好再去请托别人引荐)。或用“浼”字。《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次日,玄德只推腹痛,乃孔明代往回拜刘琦。”《水浒传》第十五回:“有些小事,特来相二郎。”又第三十回:“只得去求他如何?”2)拉住,扶助。如:挽救。
       【挽侬】请托他人(帮忙,帮助)。
       【挽手】两人各站平台一边,右手手肘支撑于台面,手掌互握用力迫使对方倾侧,倾侧者为负;这种互相扭手腕的游戏俗称“挽手”。
       【挽握】帮扶,扶助。也作“挽扶”。
       【挽留】拉住对方,请求留下(不要离去)。
       【挽归去】经过多方请托而达到(目的)。
       【手骨挽归里,拳头打出外】见üan(冤)韵卷“拳j’üan”字条。
二、guaen[kuæn423]【[平]关[去]贯惯】
【关(關、闗、関)guaen(阴平)[kuæn423][《广韵》古还切,平删见·guān]】
         1)闭门,关闭。与“开”相对。故“關”字像两手闭门并用绳索系住的样子。《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方言》:“关,闭也。”[例]出门之前,好门窗、电灯、煤气,以防意外。晋·陶潜《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抬头一看,却是一个庵院的摸样,门还着。”《说唐全传》第一回:“(见夫人)连忙接进,了门”。2)禁闭,关押。如:监牢(监押、坐牢)。3)一些机械控制设施、机电系统或生物体的节点,关键。如:机,开节。4)为保护内地安全而在边远地方修筑的防御设施;要塞,关隘。如:山海,雁门税,闭自守。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无故人。”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又喻指艰难时刻。如:年,生死头。5)(口头或文字的)表白,陈述、说明之类。《洪武正韵》:“关,白也。”如:白,通文牒。《西游记》第七十八回:“(三藏道:)悟空,我趁早朝,倒换文去也。”6)相关的,有关联的,有关系的。如:心,怀,爱;性命交,事不己,无紧要。《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互相关切互相关照”之意)。《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项银子,可乎着老爷的大事。”7)姓。《通志》:“关氏,关令尹喜之后,一云夏大夫关龙逢之后。”。据《新昌县志》记载,新昌有关姓居民,但仅几人而已。
       【关门】关闭门户。[例]天夜唻,关门睏觉唻(天晚了,关闭门户睡觉了)。宋·苏轼《北寺》:“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却才点上灯来,正要关门,只见西门庆又踅将来”。《西逰记》第三回:“三市六街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关节】1)人或动物骨骼间的连接处。如:膝关节,指关节关节炎,关节酸痛。2)人事交往中的关键环节。《水浒传》第六十二回:“蔡福、 蔡庆两箇商议定了,暗地里把金子买上告下,关节已定。”
       【关系】关联,牵连,牵涉。[例]学生成绩好弗好,俾老师教得好弗好大有关系(学生成绩好不好,与老师教育方法好否有很大关联)。旧小说也作“干系”。《歧路灯》第七三回:“到路上遇见截劫,险些干系生命。”因宋明语言“碍ngai”“系hai”音近,故又作“干碍”。《水浒传》第十回:“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一路是盗贼出没的地方,下了店不妨,那是店家的干系,走着须要小心。”
       【关岭】在新昌县儒岙区报国乡与天台交界处;旧时新昌去天台、义乌方向,须经盘山公路翻越关岭,路陡、弯,狭小惊险,两车相遇须停车让行,现已修建穿山隧道,车辆来往便捷多了。旧《新昌县志(民国版)·舆图 疆域》:“自大东门东南至平川桥五里,……又东南至关岭头一里,入天台县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4

主题

6万

帖子

7万

积分

天大副教授二级

419#
发表于 2024-11-3 23:46: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新年好!

点评

元宵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2-24 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2278

帖子

8638

积分

天姥大学硕士二年

4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23:46: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省

元宵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 服务条款|关于我们|小黑屋|天姥论坛 ( 浙B2-20030113 )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133号 GMT+8, 2025-7-20 15:32 , Processed in 0.145491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zjxc.com

© 2003-2025新昌信息港

客户端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