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戥deng(阴上)[teŋ53][《汉语大字典》děng]】
一种小型的杆秤,用来称金银、药品等分量小的东西,戥子。《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虽说做买卖,究竟戥子,算盘,从没拿过。”《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每日烧炉,倾银子,把那些黑煤都烧完了,上戥子一称,足有八九十两重。”《歧路灯》第三十五回:“绍闻只疑天平法马不合张宅戥子”。也有较大的,如《绿牡丹》第二十三回:“只见四五个人扛着物件:一个人肩扛一个大铜算盘,一个人手拿二尺余长一把琵琶戥子”。
【戥秤】一种小型的杆秤,戥子。[例]药店头称药噶小秤,伢新昌话喊得戥秤(中药铺子里称药材的小秤,我们新昌话称为戥秤)。
![]()
【力气用戥秤】熟语。意谓:不愿多干活,不愿多出一星半点力气,好懒则懒。[例]喊其做丁生活耶,力气用戥秤喇,一丁也勿肯俾尔多做哬(叫他干点活呀,能懒则懒,不肯为你多做一点点)。
【等deng(阴上)[teŋ53][《广韵》多肯切,上等端·děng]】
1)等待,等候。《字汇》:“等,候侍也。”[例]尔等即我,我俾尔同队去(你等候我一下,我和你一起去)。《景德传灯录》;“有僧问:‘和尚在遮里作什么?’师曰:‘等个人。’”《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且等丈夫回来,再作计较。”《兰花梦传奇》第十九回:“等两年兄弟大了,你也没个不嫁的理”。2)档次,级别,等级。如:一等品,二等品。《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3)相同,等同。4)一种称小量物品的小型杆秤或天平,等子。《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便取出银子,刚刚一块,讨等来一称”。现作“戥”。
【等于】1)数学符号:=。表示相同。如:2=1+1=6÷3。2)相当于“就是”、“无异于”。如:等于讲(就是说)。[例]一梗新鲜小黄鱼,六七两重,摆丁盐一即蒸——等于一即清蒸,味道呆好哬(一条新鲜小黄鱼,六七两重,放点盐一蒸——就是清蒸一下,味道很好的)。引㗗侬吸毒等于害㗗侬性命(引诱别人吸毒无异于谋害别人性命)。
【等等】1)等一等,等一会。[例]尔稍微等等,捯我俾其噶事记办既好马上就俾尔办(你稍等一会,让我把他的事办理完了立即给你办理)。《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我先去,你在此等等”。2)表示一一例举或不胜枚举、意未完尽。[例]古典小说有《三国》、《水浒》、《西遊记》、《红楼梦》、《东周列国》等等。《心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等即】略等一会,稍等。[例]尔等即,我马上来(你稍等,我马上来)。
【头等】最高等级的,最好的。如:(列车上的)头等座(现多称“一等座”),(轮船上的)头等舱(现多称“一等舱”),(酒店里的)头等包厢,头等大事。[例]外国小说头,法国大仲马噶《基督山伯爵》也算头等好看唻(外国小说中,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也算最具可看性了)。《水浒传》第十九回:“那头等大船也有十数只,却被他火船推来,钻在大船队里一烧。”《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有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刻丝‘满床笏’、一面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
【末等】最低等级的,最差的。与“头等”相对。
【上等】高档次的,顶好的。与“下等”相对。《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门前牌儿上写着:‘本行侯家,上等馒头点心。’”《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又过一月,赵括不胜其愤,精选上等锐卒五千人,……冒围突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六回:“卑职亲自到福利公司去买了一个洋式白瓷的,是法兰西的上等货。”《啼笑姻缘续集》第二回:“这真是上等的东西”。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把一杯刚泡好的上等狮峰龙井茶放在梅佐贤面前的矮圆桌上。”
【下等】低档次的。与“上等”相对。《啼笑因缘》第十回:“难道说唱大鼓书,脸子上还会长着一行字是下等人”?
【中等】介于“上等”和“下等”之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般档次的,普通的。
【等外】等级之外的,没有等级的,差次的。如:等外品,等外货。
【趸(躉)deng(阴上)[teŋ53][《字汇补》东本切·dǔn]】
1)成批的,较大数量的。清·曹寅《奏押运账米到淮情形摺》:“止许升斗零星粜于贫民,不许求速趸售。”2)如数的,一次性的。《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王大夫和张大夫每常来了,也并没个给钱的,不过每年四节,一大趸儿送礼;那是一定的年例。”
【趸注介】1)成批的,全部的。[例]我担番薯好头呢!趸注介末便宜丁,买两斤末贵丁(我这担红薯好着哩!全部〈买去〉的话便宜一些,只买几斤的话贵一点)。2)如数的,一次性的。[例]蒙社有间旧屋来蒙卖;趸注介付钞票末九万五,勿然末要十万(那里有一间旧房子在卖;一次性付款的话九万五,否则呢要十万元)。3)汇总的。[例]我长年到头来头倷店头买东西,尔记账好唻,一个月结算一次,趸注介付捯尔(我长期在你的店里购买东西,你记账得了,一个月结算一次,一总付钱给你)。
【凳deng(阴去)[teŋ45][《广韵》都邓切,去嶝端·dèng]】
古代用于踏脚登高的小几。《广韵》:“凳,状凳。”“状凳”即床凳,新昌方言称“踏床”。后演变为坐具。新昌方言称无靠背的矩形或方形的四足木制坐具为“凳”,有靠背的为“椅”。清·钱大昕《恒言录》;“凳,登字……盖以登床得名,后人稍高之,以为坐具耳。”现则有或四足或三足、或金属或塑料、或方形(方凳)或圆形(团凳)等多种款式。《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叫他权且坐在大门板凳上”。《啼笑因缘》第十三回:“自己也就在桌子边一张方凳上坐下。”《杨度》第二章·二:“船舱里摆着……两张小凳子”。
【衬凳】旧时置于大橱前的凳子。旧式大橱是卧房中的大型家具,高约二米有零,通常分五层;上层置放不常用之物,二层置放常用物和食物器皿,三层为一抽屉层,四层空间较大,下置第五层的盖板;此数层外有门四扇,中间双开,两旁边门单开;五层连橱体,打开橱门后又打开盖板即可放置粗重物件;其下为足,高约十五厘米。衬凳置于橱前,是大橱的配套器具,其高低以不妨碍开启橱门为度,主要供主妇垫足攀登之用;凳面宽且厚实,亦可供夫妻坐谈。衬:这里是“衬垫”的意思。或作“春凳”。《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以后,凤姐就指挥小丫头说:‘你们还搀着走呢,都打成这样了,走得了吗?赶紧把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抬着宝玉走。’”
![]()
【长凳】一种坐板狭长可供二人并坐的凳子,长约四市尺,也称“四尺凳”。《老残游记》第四回:“老残也在门口长凳上坐下”。《杨度》第二章·三:“只见他站在一条长凳上,往日胖胖的孩子脸上流露着严肃的神色。”
【矮凳】低矮的凳子,小板凳。《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榻之前后左右,皆是一色的矮凳。” 巴金《家》五:“(琴)满满地斟了一杯酽茶,送到母亲面前,放在旁边的一个矮凳上。”
【石凳】以石材制作的凳子,有长有圆有方,多放在公园、景区等游览场所供人小坐休息。《啼笑姻缘》第四回:“那林子里正有一块石板桌子,两个石凳,他就坐在石凳上”。
【凳脚】凳足。
【小乜凳】很低矮的小凳子。[例]奶奶一把椅子,小囡孙一条小乜凳,两个侬坐蒙道地头讲话(奶奶一把椅子,小孙女一只小凳子,两人坐在院子里说话)。也称“矮乜凳”。乜:新昌方言是“小、最小”的意思,见i(衣)韵卷“乜mi(阴上)”字条。
![]()
【骨牌凳】旧时江浙一带最常见的木制方凳子,凳面长宽比例与麻将牌(骨牌)相似,明清时代考究的也有在凳面上镌刻线条、镶嵌骨质(或角质)花纹的,故称。俗也称“方凳”、“方块凳”。
![]()
【竳deng(阴去)[teŋ45][《集韵》都腾切,平登端·dēng]】 1)(人)站立。《集韵》:“竳,立貌。”[例]休(小)竳头我眼面前,难过死(别站在我眼前,不舒服得很)。2)(物)直立。[例]昨日新种落去噶菜秧,捯日头晒得垂落去唻,今日早上倒亦竳出来唻(昨天才种下去的菜秧,被太阳晒得垂头丧气了,今天早上倒又直立起来了)。 【竳头】1)用于人:站着(贬义,有嫌憎的意思)。2)用于物:直立着。[例]看过去呆高介有好两个铁塔竳头蒙社,就是水电站(望过去有好几个铁塔高高耸立那处,就是水电站)。 【竳枋】门框两边直立的厚实木条。枋:方柱形或厚实的木质构件。 【竳天毛】1)指人:直立向上的头发。2)指植物:直立向上的枝叶。 【隥(嶝)deng(阴去)[teŋ45][《广韵》都鄧切,去嶝端·dèng]】 1)(山势)陡峭、险峻。《说文》:“隥,仰也。从阝,登声。”《玉篇》:“隥,险阪也。”[例]磕山真介隥,要头仰出来新会看见山顶(磕山真的陡峭,要仰头才会看到山顶)。2)(转)脸色严厉,严峻。[例]脸孔隥既头(板着脸)。 【壁隥】山势陡峭,如壁而立,仰首难望其巅。也写作“笔隥”。 【壁陡隥】陡峭如壁。也写作“笔陡隥”。 【壁陡壁隥】山势陡峭,如壁而立。[例]噶块岩头是笔直介,壁陡壁隥,侬是无论爬弗上去哬(这块岩石是笔直的,陡峭如壁,人是无论如何爬不上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