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方言通解
第二卷 ia韵、ua韵、ae韵
沃洲山人编撰
【新 昌 方 言 通 解 · 目 录】
【第二卷:ia(呀)韵、ua(娃)韵、ae(鸭)韵】
【 一、ia(呀)韵 】
一、ia[ia]【[平]呀[上]呀亚[入]约】
二、ȵia[ȵia]【[平]掿[上]惹[去]惹[入]惹箬疟虐】
三、bia[pia53]【[上]哔呀】
四、pia[p'ia53 ]【[上]噼呀】
五、b’ia[bia33 ]【[上]别呀】
六、dia[tia]【[平]爹[上]爹嗲】
七、lia[lia?]【[入]掠略劣】
八、jia[tɕia]【[平]家皆借[上]贾姐解驾[去]价借假驾[入]脚稭喈着即届】
九、qia[[tɕ’ia]【[上]笡趄[去]且[入]趄雀鹊却】
十、j’ia[dʑia]【[平]茄伽偌怯借[去]渃[入]着】
十一、xia[ɕia]【[上]写[去]泻卸下吓[入]削】
十二、x’ia[ʑia]【[平]斜邪辖[去]谢[入]嚼】
十三、h’ia[ɦia]【[平]也爷霞[上]野[去]夜[入]药哟学協乐】
【 二、ua(娃)韵 】
一、ua[ua]【[平]娃窪哇[上]哇[去]会[入]哙】
二、gua[kua]【[平]囗[上]拐[去]怪[入]括咶䀨骨】
三、kua[k'ua]【[去]快筷[入]吷趏】
四、gkua【[gua][平]怀決[上]決[入]吷囗赽括】
【 三、ae(鸭)韵】
一、ae[æ]【[入]鸭押压】
二、bae[pæ]【[入]八捌】
新昌方言通解
沃洲山人编撰
【新 昌 方 言 通 解 · 正 文】
【第 二 卷:ia(呀)韵、ua(娃)韵】一、ia[ia]【[平]呀[上]呀亚[入]约】 【呀(一)ia(阴平)[ia423][《广韵》许加切,平麻晓·yā]】 张口大叫,大声呼喊。《说文新附》:“呀,张口貌。从口,牙声。”[例]快丁去,偌呀呀来蒙喊尔唻(快去,他们在大声叫你了)。哪侬噢其去赌唻!赌得屋也卖掉,老嬷也离掉,早捯其去呀去(谁叫他去赌博呢!弄得房子也卖了,老婆也离婚了,现在让他去呼天喊地吧)。唐·韩愈《元和圣德诗》:“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呀天】也说作“喊天”、“喊皇天”。1)呼天喊地。2)(引申为)极致,极点。[例]穷得呀天(穷到极点)。痛得呀天(痛到极点、痛得呼天喊地)。 【呀呀叫】1)大声叫嚷。[例]痛得呀呀叫(痛得大喊大叫)。烫得呀呀叫(因烫伤而呀呀大叫)。2)(引申为)不堪忍受,难以忍受。[例]早挨着其苦得呀呀叫唻(意谓:现在轮到他痛苦不堪了)。 【呀天嚱】对着天空大声呼喊,犹“呼天喊地”,这是一种万般无奈的感情爆发。 【呀天嚱地】大声叫嚷;呼天喊地。 【呀天嚱㗅咙】1)仰天长啸。2)吊嗓子。[例]其是起早介去蒙山凹头呀天嚱胡咙唻(他是大清早去在山岙里吊嗓子了)。 【呀(二)ia(阴上)[ia53][《广韵》许加切,平麻晓·yā]】 象声词。[例]昨日夜头独个侬来蒙月亮底下走山路,赫突蓦生“呀”噶一即,吓得侬脚骨也腝掉;后来一即看,是只鸟(昨天晚上独自在月光下走山路,突然“呀”的一声,吓得腿都软了;后来一看,是一只鸟。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呀的一声,殿门开了。”《西游记》第一回:“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她父女夫妻一见,呀的一声,就携手大哭起来。” 【呀惊叫】突然大声呼叫。 【呀呀休喊】别大声呼喊。[例]呀呀休喊,来唻(别大声叫喊,来了)。 【呀呀休吵】别大声吵闹。 【亚(亞)ia(阴上)[ia53][《广韵》衣嫁切,去禡影·yà]】 念文音,如:亚洲,亚军。 【约(約)ia(阴入)[ia?5][《广韵》於略切,入药影·yuē]】 原意是“用丝线绳索缠绕”,束缚,约束。《说文》:“约,缠束也。从糸,勺声。”1)约束;邀约。双方或几方以语言或文字商定有关事宜。如:预约、相约、条约。[例]哪顷约两个大队到普陀去戏埭来(什么时候邀约几个朋友到普陀去游玩一趟)。捯我先俾其去约过;勿晓得其明朝有弗有空,有空末喊其明朝早丁来(让我预先跟他去约定;不知他明天有没有空,有空的话就叫他明天早点过来)。倷两个侬约过头耶,今日间紮齐介来啯(你们几个人约定了的,今天齐齐的〈上这儿〉来?紮齐:象捆扎过似的整齐)。《汉书·高帝纪》:“初,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宋·朱淑贞《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楔子:“昨夜红娘传简去与张生,约今夕和他相见”。《三国演义》第三回:“布与肃约于明日来降,肃别去。”《平妖传》第三回:“侵早先到各家去约了一声”。《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可巧宝钗、黛玉、宝琴、探春等,因恐迎春今日不自在,都约着来安慰。”《儒林外史》第二回:“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约齐了,都到庵上来议闹龙灯之事。”《镜花缘》第二十八回:“(唐敖)约了多九公,一同上岸。”2)组织。[例]伢俾倷约即看,约噶十把个侬,到山东去戏泰山去(我们组织一下看看,组织他十来个人,到山东逰泰山去)。3)副词。表示估计或推测,相当于“约略”,“大概”。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掘出来的都是黄土,约到五尺多深,土色有些不同了”。 【约会】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根据约定而见面,赴约。《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次日,二媒约会了,双双的到张员外宅里。”《啼笑姻缘》第六回:“(秀姑道)‘樊先生和家父有约会吗?他可没在家等。’……家树道:‘没有约会,我因从后门来,顺便访大叔谈谈的。’” 【约好】约定。[例]尔有得俾其约好过(你有否跟他约定了)?我俾其约好头唻哬,其曷以还勿来喇(我和他已经约定了的,他怎么还不来呢)? 【约过】已经约定。[例]伢十把个老大队约过头,每月一遍,挨头请客(我们十来个老朋友约定了的,每月一次,轮流做东请朋友聚会)。 【约莫】大约,约略。章炳麟《新方言》:“约举大数曰约莫。”《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于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约莫到成都府地面百余里之外”。《水浒传》第一回:“约莫走过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平妖传》第五回:“那人一只手拿着雨伞,一只手提着一个绳络的大瓦罐子,约莫容得五六斤酒。”或写作“约摸”。 【约等于】数学用语:大约等于,其符号为≈。如99.9≈100。 【大约莫致】大概、大约、约莫、大致。[例]呆大介一袋米,拕也拕弗动,大约莫致有噶百把斤光景(很大的一袋米,拿都拿不起来,大概有百来斤的样子)。也说作“大约”、“大莫致”、“大莫光景”。按:大约、大莫致、大约莫致、大莫光景,词中的“大”说念文音d’a(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