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能要求退款吗?

[复制链接]

2730

主题

4367

帖子

1万

积分

天姥大学博士一年

跳转到指定楼层
我是楼主我老大
发表于 2023-7-3 14:4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省
近日,小明的父母遇上了这样的烦心事儿。小明今年12周岁,在父母不知情的前提下,使用其母亲的手机上网打游戏,玩游戏的过程中,用手机绑定的微信账户进行游戏充值两万余元。小明父母在医院就医缴费时,才发现银行卡中的钱不翼而飞,就报了警,最后小明才坦白了自己用其母亲的微信账户进行充值游戏的事实。后小明父母与该游戏平台协商退款事宜无果,遂将游戏平台告上了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要求退还钱款。
  那么,小明的父母能否要求退款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本案中,小明12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游戏充值行为,因涉及金额巨大,该行为与其智力和年龄不相适应,且不是纯获利益的行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小明父母提供证据证明,确实为小明个人所为,父母不知情,且不予追认,故小明的充值行为是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因小明父母在对子女的日常教育和监督上也存在疏忽,后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游戏平台退还了小明父母游戏充值款一万八千余元。
  近年来,未成年人利用家长的手机充值网络游戏案件频发,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呢?
  一、家长应在手机支付、视频、聊天等软件中,设置“青少年模式”。
  二、家长应保管好手机支付账号、密码,通过身边日常的真实案例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的隐患。
  三、遇到未成年人充值大额游戏,应当保留交易记录、银行流水,家长不知情的相关证据等,与游戏平台取得联系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至法院或报警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 服务条款|关于我们|小黑屋|天姥论坛 ( 浙B2-20030113 )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133号 GMT+8, 2025-7-20 16:07 , Processed in 0.093840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zjxc.com

© 2003-2025新昌信息港

客户端下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