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至17日,我在海参崴旅游,期间听到导游等人对俄罗斯有关情况的介绍,目睹了海参崴的一些实际情况,有些话想说,又觉得粗浅,怕经不起推敲,但不吐不快,权当作趣闻,供大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一、老毛子、二毛子、黑毛子
从绥芬河进入海参崴,换乘俄罗斯旅游车,驾驶员亦是俄罗斯人。上车的地接导游是中国小伙子,他开始介绍俄罗斯,对我们说,俄罗斯驾驶员听不懂中国话,咱们尽管说。他介绍说:中国老百姓特别是东北一带的人把俄罗斯人叫“毛子”,原因是俄罗斯人体毛较多,能够御寒;俄罗斯人认为成年男性体毛多是男性力量的象征,是好事。因此“毛子”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毛子”称呼起于清朝后期,苏联时期曾被“同志”代替,苏联后期及现在俄罗斯,“毛子”称呼又多起来。俄罗斯“毛子”分为三种,即“老毛子、二毛子、黑毛子”。“老毛子”是指白发白皮肤、身材高大的正宗俄罗斯人,是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地位较高。“二毛子”是指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混血儿,“黑毛子”是指前苏联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和保加利亚、亚美尼亚等国家的人种,显著特点是黑发。站在海参崴街头,分辨“老毛子、二毛子、黑毛子”是容易的,白皮肤的是“老毛子”,黑皮肤身材比中国人高大的是“黑毛子”,皮肤不很白,身材比较高大的则是“二毛子”。海参崴是开放城市,有日本人和韩国人,要分辨出日本人和韩国人很难,一是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都是黄种人,他们之间很相像;二是中国人太多了,日本人和韩国人容易被忽视。
二、俄罗斯酒鬼
我在海参崴旅游时,去农副产品市场看酒,合适的买瓶带回国内。偌大的市场内只有伏尔加酒和虎骨酒两种,伏尔加酒都是40度,虎骨酒48度,高1度都没有,以前伏尔加酒可是60度、70度,甚至高达80度和90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俄罗斯人饮酒有悠久的历史,饮酒人多,酒量大,在世界享有“酒鬼”称号,这是有原因的,一是苦寒之地,气温低,需要饮酒御寒取暖;二是冬季漫长,无所事事,只能喝酒消闲;三是战斗民族的特性,通过饮酒让男人更有血性、勇气和胆量。俄罗斯酒鬼多,给国家民族社会造成巨大伤害,一是由于酗酒,俄罗斯人寿命短,女性平均寿命71岁,男性59岁,比如年年有许多酒鬼,冬季出外饮酒,酒醉冻死在回家的雪地上;二是生育能力下降,出生率处于世界低位,因父母酗酒新生儿痴呆占比不断提升;三是酗酒影响治安,全国85%的抢劫、凶杀、强奸等案件与酗酒有关。
俄罗斯社会已意识到酗酒有巨大危害性,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禁酒,比如禁止生产高烈度的酒,禁止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8点期间销售酒精,虽然禁酒路途不平坦,但从海参崴酒市场看,俄罗斯的禁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经不生产高烈度的酒,伏尔加酒比40度高1度的都没有,这是可喜的,因为全人类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不能让酗酒危害生命,影响治安和工作。
三、俄罗斯懒人
旅游车从牡丹江市去绥芬河,导游说俄罗斯都是懒人,上午都在睡大觉,要到下午才会起床出来,工作效率特别低,过俄罗斯边境站要记住三句话:“耐心等待,耐心等待,第三句还是耐心加等待。俄罗斯人下班时间一到,不管有没有人,事只办了一半,都离开工作岗位走了。”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办完过境手续,旅游车驶向海参崴,导游指着旁边的工地说:“我从事海参崴导游第一年俄罗斯开始兴建新的边境检查站,现在14年过去了,边境检查站还只有几根光秃秃的水泥柱,不知哪一个猴年马月能建好。”旅游车飞驰公路上,两边是望不到边际的绿色原野,见不到任何庄稼,导游说:“俄罗斯土地上的庄稼,苗比草高的是中国人种,草比苗高的是俄罗斯人种,俄罗斯人种庄稼,只去地里三次,第一次去播种,第二次去看苗,第三次去收割。”
导游趾高气扬说这些奚落俄罗斯的话,说明我们中国确实进步了,俄罗斯已不是以前的沙俄帝国了,现在对中国要另眼相看。不过导游的话也不能完全听,完全相信,我知道俄罗斯民族也是伟大的,俄罗斯的数学、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军工都是世界闻名的。要说俄罗斯人懒也是有依据的,马路上看见一些城建设施破了,长年累月任它坏着,无人去修,我们住的房间里一盏灯坏了,就是不修,给你一个台灯。偌大的海参崴,都是黑土地,肥的冒油,就是不种任何庄稼和蔬菜,也不放牧任何牛羊牲畜,我们中国人真是心痛。海参崴纬度较高,早晨4时天亮了,我5时起床到宾馆外散步,看见街上都是川流不息的日本二手车。我回来跟大伙说:“导游说俄罗斯都是懒人,上午都在睡懒觉,你看早上才5时,街上都是行驶的汽车啊!”有人回答:“怕是夜生活结束返回家吧!”这我诧异了,或许是吧,不过,过夜生活的人总不至于这样多,街上满是川流不息的汽车。
四、俄罗斯人不种地
我们中国东北一带人鄙视俄罗斯人,说他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我们中国运过去,他们啥也不种。这句话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参崴是正确的,凭我自己海参崴旅游所见,海参崴俄罗斯人确实是啥也不种,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我们中国运过去,如果这句话说整个俄罗斯就不正确了。
历史上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粮食等农产品除自己享用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销往欧洲国家,这当然跟沙皇政府需要欧洲的金钱有关,不排除俄国老百姓没有完全吃饱的情况下,也出口部分农产品到欧洲。后来成立苏联,推行激进的集体农庄制度,粮食产量大大低于沙皇俄国,使得整个苏联时期缺粮,要从世界各国进口粮食。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恢复了以前沙俄的制度,使得农业发展,不仅粮食够吃,还能大量出口粮食,现已成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至于海参崴的俄罗斯人不种地,我估计有以下原因:一是俄罗斯粮食主产地在俄罗斯西部国土,俄罗斯远东地区人不多,只要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方稍微种些够了,不需要大面积种植。二是海参崴等俄罗斯远东地区,矿产森林渔业等资源丰富,这方面的收益足够俄罗斯人过生活,加上俄罗斯人懒,农业收益低,就不愿种地了。三是俄罗斯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不同,俄罗斯人主要是面包、奶酪、肉类,他们早餐只要一块面包、一杯牛奶,加点香肠之类东西,几分钟解决了,不需要蔬菜的。
现在地球变暖,权威说法对人类不是福音,可是对俄罗斯绝对是好事,意味着俄罗斯的农业种植、牧业养殖大大向北推进,以前多少冰封雪地现在也可以种植和放牧,能够养活多少人口。全世界担忧地球变暖,俄罗斯从地球变暖中的福音,或多或少可以消除全世界人对地球变暖的一部分担忧。
五、俄罗斯人生活
俄罗斯人与我们中国人在生活上有很大不同,说简单一些,我们中国合法的,俄罗斯不一定合法,我们中国不合法的,俄罗斯有可能合法,正如导游说:“黄赌毒中国不合法,俄罗斯除了毒不合法,黄赌合法;还有中国允许生产6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俄罗斯伏尔加酒只能生产40度,生产高一度都不允许,俄罗斯人只能喝40度的低度白酒。”
俄罗斯人懒一是表现在工作上,比如下班时间一到,不管工作干完没干完,如是商店,不管有没有顾客,一定下班了。导游说:“俄罗斯浇筑混泥土,下班时间一到,不管混凝土有没有浇筑完下班了,任留下的混凝土硬化。”二是不干本职岗位外的工作,我在海参崴旅游,碰到不懂的一点小事,问另外团的俄罗斯导游,她立马说:“我只管自己的旅游团,你去问你们自己的导游。”在俄罗斯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工作没人干,一个建筑工地常常找不到工人,只能无限期的延期,不大的建筑项目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不能完工。不过俄罗斯的建筑质量很好,往往100多年的房子还跟新的一样,完全可以住人,不需要维修。漫步海参崴街头,到处有古色古香的房子,使人不得不怀念逝去的历史,感受昨日黄花的馨香。
住在海参崴城区的俄罗斯人,除了城区有房子外,一般在乡下也有房子,节假日俄罗斯人都到乡下去度假。俄罗斯人去乡下建造房子,不需要政府审批,任何地方都可以建造,当然政府需要征用时,是没有任何补偿的。俄罗斯人到乡下造房子,星期天开辆车,带几个人去,带几把电锯,锯下木头,搭建起一二间木头房子,就是乡村别墅了,当然没有西欧的乡村别墅那么豪华,毕竟俄罗斯人穷,但这不影响俄罗斯人度假。夏天节假期,俄罗斯人可以舒服地在自己的乡村别墅度假,看无边的花海,在辽阔的森林湖泊中,有采不完的蘑菇,有钓不完的鱼,享受大自然的静谧,过自己幸福的生活。一句话,富人和穷人度假,虽然档次不一样,但快乐是一样的。
六、地大物博的俄罗斯
俄罗斯纬度偏北,一般人认为是苦寒之地,不适宜人类居住,但必须承认俄罗斯地大物博。导游说:“我们中国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享受比人还高的待遇,严寒冬季,怕老虎缺食挨饿,要特地寻找老虎去投食。在海参崴,老虎是可以捕杀的,海参崴大量出售的虎骨酒,就是用捕杀的老虎骨头酿造的。”
参观海参崴的“海参博物馆”,讲解员是一名来自绥芬河的中国男青年,他举一个例子说明俄罗斯的地大物博,“熊掌在中国是最有名的食材,从来只归帝皇家享受,老百姓只闻其名,无缘品尝。可是在俄罗斯很普通,绝大多数人都享用过。俄罗斯1.4亿人口,有7000万只熊,基本2个人能分到1只熊,或者说2只熊掌,熊掌还能稀奇吗?”
西伯利亚全世界气温最低,一年中大部分日子是冰天雪地,夏季却是全世界最美丽。冰解冻了,雪融化了,河水缓缓流淌,树木吐出新芽,草地一片葱绿,鲜花到处盛开,空气无比馨香,说不出的舒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南方飞来,在西伯利亚的夏日天堂里生活,结对、下蛋、孵鸟,高兴了飞翔蓝天,疲倦了休息草地,在人们眼里是一幅天然美丽的水墨画。可惜西伯利亚夏季到处是沼泽,无路通行,不然必引来全世界的游客,感受辽阔富饶西伯利亚的快乐和美丽。
原标题:海参崴趣闻 俞柳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