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游记 俞柳青
2025年4月12日上午游完腾冲,吃过中饭,12时半乘腾冲客运站7人小客车去瑞丽,3时左右到达瑞丽客运站。作为边境著名旅游城市,客运站十分简陋,不如我们浙江一个乡镇客运站好。到站旅客很少,仅我们一辆车7个人,但客运站师傅非常客气,泡茶给我们喝,知道我们是自由行,来瑞丽旅游,说晚上住宿,明天一日游,都会给我们安排好,价格极其低廉,一日游每人100元,民宿一个标准间60元,在市区有20分钟车程,免费送达。我们问:“60元的民宿,能住吗?”答:“可以住。”我们上了师傅的车去市区,心想民宿太差,可以另找。到了民宿,看看还可以就住下来了。
第二天早晨8时,一位面容姣好的40岁左右女司机开一辆小车送我们4人去一日游,原来他们的一日游是送到景区,让我们自己游,游完了再送下一个景区,一共是五个景区。我们如果自己打的去景区,估计也就100多元钱,不过来了一个司机,来了一辆车,花一天时间,这钱也不能说贵,当然不参加他们一日游,自己去游,能省近300元钱。女司机是个健谈的人,一路上介绍瑞丽情况,听起来饶有兴趣。
瑞丽是个边境城市,像一个长长的梯形插进缅甸,西南、西北、东南三面与缅甸相连,有近170公里国界线,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按照“境内关外”模式管理。女司机指着街上个子不高、皮肤黑黑的男男女女说:“这些都是缅甸人,到瑞丽来务工,从事清洁卫生、端菜洗碗等工作,每月工作1000多元。缅甸人工资是低,但听不懂中国话,不会说中国话,使用起来有时也麻烦。”女司机抱着同情、赞叹的语气说:“缅甸经济落后,但缅甸人非常勤劳,缅甸男人一天到晚、一刻不歇在山上东刨西挖,寻找玉石、药材之类,难怪个个黑不溜秋,像黑人似的。”我出门旅游喜欢找街上人了解情况,在瑞丽可要先听一听,要找会说中国话的,再上前交流说话。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区是“一寨两国”,游览前查资料知道:“一寨两国”的前身属于一个未分割的傣族村寨,称银井村,其主权归属未明确界定。1960年划界,国境线将该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银井村,缅方一侧称芒秀村,边界以竹篱、村道、水沟或土埂为界,无天然屏障,形成“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结瓜,缅甸的母鸡来中国下蛋”的趣景。
来游“一寨两国”之前,缅北正处于多事之秋,我担心管控过严,想不到边境一片安宁祥和,见不到一个警察。我们进入景区,看到的是与瑞丽市区完全不同的傣族景色和缅甸风光。眼前散落着几座傣族竹楼,傣族人叫干栏式建筑,以竹木为框架,底层架空防潮,屋顶覆盖铁皮,再加盖茅草,为排水方便,屋顶很陡。一座傣族竹楼前院地上,站着2个缅甸年轻女子,表演头顶瓦罐,吸引游客去看。另外几座傣族竹楼估计是茶楼,几个缅甸年轻女子坐在二楼,亲切交谈,做着我们不知道的手艺活。这些傣族竹楼缅甸年轻女子估计受雇于中国老板,她们眼神注视我们游客,默默无声,不会说中国话,不知道是怎么招徕中国游客的。
经过傣族竹楼,是几个金碧辉煌的佛塔,10几米高,通体覆以金箔,尖顶直指苍穹,阳光照耀时,塔身折射出流动的鎏金光晕,如佛国圣辉笼罩边境。著名的有缅式金塔,是仿仰光大金塔,按五比一比例建造;有中缅友谊塔,塔顶托举蓝釉地球,两侧镶嵌金漆雕刻的中缅地图,象征中缅友谊源远流长,万古长青。经过金碧辉煌的佛塔不远,到了一寨中的国界线,东面是中国,西面是缅甸,全长423米,用5068枚黄白翡翠铺成,黄色代表中国,白色代表缅甸,号称“全球最贵国界”,纪念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建交。国界线边中国侧,有一个秋千,轻荡即可“出国”,叫做“一荡两国秋千”;有一口水井,两国村民共用,叫做“一井两国”;有一个民宅被国界线分割,卧室在中国,厨房在缅甸,叫做“一院两国”。
经过一寨中的国界线,继续走不远,到了“一寨两国”的边界,是用铁栅隔起来的绿色高大围墙。我们沿着围墙脚的小路走,里面是“一寨两国”,外面就是缅甸了,许多缅甸小商贩以女的居多,拿个竹篮,坐在铁栅下面,向中国游客兜售香烟、土产、工艺品等物。香烟基本是中国的,有中华牌等,大概价格比国内便宜,时不时有中国游客伸手过去购买,景区对缅甸小商贩是友好的,基本不加干涉。再往前走,是景区集市了,高高的铁皮屋架下,是一个个的摊贩,有中国商人,也有缅甸商人,售卖的以玉器、工艺品、茶叶和吃的居多。集市是热闹和欢乐的,身着筒裙的缅甸少女说着不流利的中国话,在摊前叫卖翡翠雕件,缅甸艺人随着鼓声赤足跃动,中国傣族少女跳起孔雀舞,给每一位游客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我们游览的第二个景区“姐告口岸”,是中国对缅贸易最大陆路口岸。“姐告口岸”三面与缅甸国家级口岸木姐市相连,形成“一街两国”独特格局,中方叫“中缅友谊街,”缅方叫“白象街”。我们站在“姐告口岸”广场上,前面是雄伟高大、金碧辉煌的国门,右面是缅方“白象街”,有几个缅甸警察懒洋洋地来回走动,这两个地方都不能越界一步,我们停留了一会,拍几张照片离开了。“姐告口岸”人气最热闹的是广场边的一座大楼,底楼是一个玉器市场,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摊位,起码有几百个,都是经营玉器、玉石,最著名的是缅甸翡翠。听市场人说,瑞丽有8万人从事与玉器、玉石相关的产业,难怪瑞丽要雇这么多缅甸人来工作。买玉器最怕买到假的,摊主指着墙上“买到假货,奖励一万元”的标语说:“买到假货,算你有本领!”我不懂玉器,那会去分辨真假,转了一圈,来到市场门口玉石摊位,上面摆满了跟我们浙江家乡差不多一样的鹅卵石,小的只要几百元,用一支发出绿色光的笔照,判断是不是玉石,判断真是玉石,就发一笔小财,不然几百元钱抛了。这种买卖当地人叫赌石,只有技高胆大的人才会做。
吃了中饭,我们去游第三个景区中缅一条街,街很长,一面是中国,一面是缅甸。由于疫情,缅甸一面建起了高大的铁皮隔离墙,中国一面数不清的商铺基本都关着,只开着一爿玉器店,店主是一个中国老头。偌大的中缅一条街静寂无声,就我们6个人。
游完中缅一条街后,接着去游第四个景区,是一个台湾老板开发的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我们沿着山谷一条稍微有些弯曲的游步道进去,游步道旁边是清澈见底、哗哗流水的小河,河谷两边山坡满是树木和藤蔓,遮天蔽日,清凉无比。坐在路边的石凳上稍微歇息,听着河中的水声,树上的鸟音,感觉无比惬意。
游完莫里热带雨林景区,我们去游最后一个景区畹町口岸。畹町是国家一级口岸,320 国道终点,是我国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咽喉。畹町历史上很有名,1942 年 3 月,中国远征军10万余人从畹町出境赴缅作战,现在建有中国远征军纪念馆,有大量图片、实物再现当年实景,特别是中国远征军各高级将领乘坐过的一辆辆保存完好的美式吉普车。改革开放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畹町成为东南亚商人云集之地,有十分繁华热闹的边贸街,经营大量化妆品、首饰、工艺品、农副产品、珠宝玉器等物资。可惜由于疫情影响,畹町一片沉寂萧条,几无商业也无旅游。看着畹町口岸,想起中缅一条街,但愿疫情影响尽快结束,恢复往日繁华,造福中缅两国人民。
2025.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