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雪溪上的那座石板桥!消失了30年,关于它的记忆却异常清晰 [打印本页]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2 20:15
标题: 雪溪上的那座石板桥!消失了30年,关于它的记忆却异常清晰
新昌信息港招募原创作者!征集原创文章!
请联系微信:我是小新新(15857562918)


      雪溪上的那座石板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代诗人马致远的这首诗句,可谓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古代江南山村的风貌。地处新昌东部大山中的雪溪,也是这样一座散发着悠悠古韵的山村。雪溪水穿村而过,为了方便两岸人员的往来,各个时期的村民,在溪上建造了各种类型的桥。现今村里还存有石板桥两座,铁桥四座,石混公路桥三座,一座清末重建叫“定安桥”的石拱桥(村民俗称叫大拗桥),桥额上有“雪溪关键”四个大字,仿佛在向大家诉说着自己古老的故事。一个偏僻的山村存在这么多桥,也算是比较罕见的,更何况千百年来还有无数被冲走的木桥、石桥。而我今天要讲述的这座桥,在村里已经消失30多年,一座已经被当时洪水冲走的石板桥。

这座桥曾经位于下村粮食加工厂的位置。因为那时还是孩童时代,所以也记不清这座桥是三个还是两个石墩,上面好像就并排拼了三块石板,行人交汇时堪堪两人擦肩可过。没有栏杆,就是这样一座桥面光秃秃,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桥,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有时候大人挑了担庞然大物般的稻草垛走过,我们明明可以等一下再走,却偏偏要剑走偏锋,在桥上趴着从稻草担下面爬过。有时候大伯们挑着“千里香”(农家液体有机肥)走过,我们还要捂着鼻子勇敢冲上去。伴随着“麻痘鬼,小猢狲”的骂声,我们侧着身横行飘然而过。害得大人弯弯扭扭地撑着扁担避着你,生怕把珍贵的“余香”洒到你身上,却徒耗了他们一大把力气...... 这个交通要道上白天永远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直到现在我还耿耿于怀,我们六七岁的时候怎么就能如此大胆毫无顾忌地在桥上肆意穿行,下面可是三四米高的“万丈深渊”啊!按现在常人的思维,简直无法想象,那时候的大人会如此放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就可以在桥上自由行走呢!可能是桥有灵性吧,一直护佑着她的村民,也居然从来没有人从桥上掉下来过。而这个灵性对我来说却体会得更加深刻。
   
少了顽皮小孩的捣乱,大人们其实更多还是和谐谦让,牵牛过的,挑柴过的,大家都本着让先上桥的,体积大的,重量重的先过的原则,有序通行。桥上人来畜往,就好像流动的指尖,和着潺潺的溪水声,在石板桥上演奏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一段段生命的乐章。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就是这样一座普通得再也无法普通的石板桥,虽然自搭建以来一直为村里南来北往的村民默默地奉献着,但也没有逃过大自然的威力。在1988年7月29日的那个暴雨夜,上游一拨接一拨巨大的稻草垛、木材等杂物被汹涌的洪水冲来,搁置在了你那纤细的身躯上,在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后,你轰然垮塌,永远地消失在了滚滚洪流中。
   

据我妈后来回忆,那座桥是在晚上9点左右垮掉的,而她是最后一个从桥上走过的人。当时洪水已经满到桥下沿了,桥墩桥面上已经搁置了很多稻草树枝等杂物,我妈经过后大概只过了五六分钟,就听到一声闷响,桥没了。长大懂事后我问妈,你是哪里来的勇气就这么冒险冲过来了,她说你爸在村里抗洪,家里就剩你们兄弟俩,怎么能放心得下!简单一句话,却蕴含着多么伟大的母爱力量!这真是一座有灵性的桥,护送完最后一位村民才溘然而去,没有她的多坚持一会,我无法想象我家后来的生活。

虽然你被冲垮了,但是你的身躯却永远地浸润在了冰清玉洁的雪溪水中,如同躺在母亲怀里,安静地聆着听叮咚叮咚的摇篮曲,也算是一种幸运和幸福吧。

当年入秋,在你的原址上,坚忍不拔的雪溪村民们很快又架起了一座新时代的铁桥。巧合的是,我爸就是建造这座铁桥的重要参与者,唯一的电焊工,是他一根一根的焊接起了铁桥的骨架。我父母也算和村里的桥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村里又陆续建起了一些桥,他们接过你的接力棒,继续服务着你曾经服务的父老乡亲们。村民和这些桥们似乎深刻诠释了“劫劫长存,生生不息,宁极深根秋又春”的道理。      
   
懵懂童年,你是那座我记忆最深刻的石板桥!
人到中年,你仍旧是那座我记忆最深刻的石板桥!
可能,我这辈子也抹不去对你的深刻记忆!
而我们每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那么一座通往自己内心深处的桥呢?


原标题:深度美文,沉淀心灵! 雪溪上的那座石板桥



作者其他原创文章:
又到八月十六时!回忆新昌东乡80后儿时的中秋节

更多信息港原创作者文章:

祖母的老灶头!给我太多毕生不能再得的笑语与温暖(点击查看)

黄坛和我的童年!60年代出生的我见过太多辛苦(点击查看)

写沙溪日子的雁儿回来了!这次她分享了……(点击查看)

会做饭的新昌男人日常!还买得起贼贵的新昌猪肉(点击查看)


*作者需对文章内容的合法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内容争议或侵犯第三方利益的,由作者承担所有责任。

新昌信息港招募原创作者!征集原创文章!
请联系微信:我是小新新(15857562918)


作者: 小丸子和一休    时间: 2019-9-2 20:27
写得好
作者: 岁岁重阳    时间: 2019-9-2 21:03
写得很好!
作者: 童心依然    时间: 2019-9-2 21:07
悠悠天宇旷,浓浓故乡情~
作者: 俞兴桂    时间: 2019-9-2 21:20
忆童年往事,好文
作者: 陈芹妃    时间: 2019-9-2 21:26
文章好顾、
作者: 快乐每天    时间: 2019-9-2 21:33
不错不错
作者: 清风几何    时间: 2019-9-2 21:49
写得太好了,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了啦
作者: 好吃点油条    时间: 2019-9-2 21:53
都忘记了还有这座桥
作者: 董村人    时间: 2019-9-2 22:13
笑话!!

1988年730的洪灾,根本不是台风,台风表示不背这个梗!!那晚甚至无风,,雨,是冷弹打过量造成。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2 22:54
董村人 发表于 2019-09-02 22:13
笑话!!

1988年730的洪灾,根本不是台风,台风表示不背这个梗!!那晚甚至无风,,雨,是冷弹打过量造成。

感谢提醒,小时候记忆模糊,抒情散文也是需要建立在正确的客观事实上,已更正
作者: 小桂子    时间: 2019-9-3 00:43
写得很不错
作者: 骑小猪追太阳    时间: 2019-9-3 08:28
好古
作者: 陈芹妃    时间: 2019-9-3 09:14
那时候好像也不需要打冷弹,台风到不是,冷弾这名词这几年在听见
作者: 笑该动人    时间: 2019-9-3 09:22
都是童年回忆
作者: 脸萍    时间: 2019-9-3 09:23
哈哈,小时候的回忆
作者: 鳌峰雪水1    时间: 2019-9-3 09:29
好文!曾经无数次走过此桥的雪头老农飘过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3 09:33
鳌峰雪水1 发表于 2019-09-03 09:29
好文!曾经无数次走过此桥的雪头老农飘过

亲切
作者: 雪在前方    时间: 2019-9-3 09:35
你多久没回去了,我是每个星期回去走。
作者: 落网    时间: 2019-9-3 09: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姥之子    时间: 2019-9-3 09:53
千里香
作者: 天公乱谈    时间: 2019-9-3 10:28
在桥下渡过一段童年的人向你致敬!
作者: 青芜    时间: 2019-9-3 10:38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作者: 小小山里人    时间: 2019-9-3 10:39
乡愁
作者: 黑冰台    时间: 2019-9-3 1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树常青    时间: 2019-9-3 11:07
陈芹妃 发表于 2019-09-03 09:14
那时候好像也不需要打冷弹,台风到不是,冷弾这名词这几年在听见

的确是冷弹(人工降雨)炮排在新昌大桥北岸边上方打的。
作者: 玻璃樽    时间: 2019-9-3 11:32
文艺青年古
作者: 董村人    时间: 2019-9-3 11:35
独立金鸡,是我太太公睡觉的地方唉,,,唉,里面宝贝不少,,,,被挖了.....以至于有一年上坟,碰到一个陌生农妇聊天回忆,,,那一天,轰动,,她,也去现场捡东西了....

雪溪还有一个远远远的亲戚,,,太学生是也,,,不知其后代是否在港里混,,,,,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3 11:45
黑冰台 发表于 2019-09-03 11:00
以前是溪口,莒根,雪头……
现在成雪溪,联防,搞的人连那个村都搞不清楚了

现在还是叫雪头 以前曾经叫雪溪,雪溪不是写文章看起来文雅嘛!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3 11:46
雪在前方 发表于 2019-09-03 09:35
你多久没回去了,我是每个星期回去走。

最近一次好像也就今年正月里回去过
作者: 脸萍    时间: 2019-9-3 12:13
我好像很多年没有看到你过了
作者: 做自己的偶像    时间: 2019-9-3 12:35
已阅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3 12:38
脸萍 发表于 2019-09-03 12:13
我好像很多年没有看到你过了

那我过年过节回去 站铁桥上让你参观一下
作者: 小金童    时间: 2019-9-3 12:50
写的是满满乡愁
作者: 天下第一剑    时间: 2019-9-3 15:41
文章写的不错,继续努力
作者: dong董    时间: 2019-9-3 16:22
村里人
作者: 扰几格拉斯    时间: 2019-9-3 16:37
曾经去过几十遍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3 18:08
扰几格拉斯 发表于 2019-09-03 16:37
曾经去过几十遍

欢迎再来几十遍
作者: 异度双鱼    时间: 2019-9-3 19:04
没去过,原创不容易,支持下。
作者: 好咚咚    时间: 2019-9-3 19:34
点赞

作者: 竹里家人    时间: 2019-9-3 19:46
雪头人
作者: 三十三块    时间: 2019-9-3 20:52
黑冰台 发表于 2019-9-3 11:00
以前是溪口,莒根,雪头……
现在成雪溪,联防,搞的人连那个村都搞不清楚了

就是要隔断历史记忆啊

吕根 不是在巧英水库底下了吗

过个一两代人 就忘记光了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3 21:41
竹里家人 发表于 2019-09-03 19:46
雪头人


作者: XC482136    时间: 2019-9-3 22:32
不错哦   看来童年的回忆还是美好的
作者: 王桂香    时间: 2019-9-3 23:18
有机会去一下小蒋古村挺多环境很好 就蚊子多
作者: 脸萍    时间: 2019-9-4 10:17
哈,你家在我家前面呢,走个50步就到了
作者: 愉快的小鱼儿    时间: 2019-9-4 11:42
转发了,回忆浓浓的。我父亲当年在雪头医院,我后来在雪头教书17年。从小到大我在雪头呆了35年我们应该认识。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4 12:28
愉快的小鱼儿 发表于 2019-09-04 11:42
转发了,回忆浓浓的。我父亲当年在雪头医院,我后来在雪头教书17年。从小到大我在雪头呆了35年我们应该认识。

大概您是俞校长了?
作者: reall小燕    时间: 2019-9-4 14:53
一座桥 一段童年回忆 把时代变迁说于人们听
作者: 书雨    时间: 2019-9-4 15:43
多回家看看
作者: xuhongliang    时间: 2019-9-7 11:09
写得好古
作者: 一切都会过去    时间: 2019-9-8 10:39
好文,点赞
作者: 泽泽l    时间: 2019-9-8 21:17
现在这种世外桃源越来越少了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9-13 14:44
泽泽l 发表于 2019-09-08 21:17
现在这种世外桃源越来越少了

越偏僻的村庄古韵越保留得多
作者: 里面    时间: 2020-2-27 20:04
港里居然藏着这么淳朴唯美的文章,颇有《边城》的味道!发现迟了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