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信息港

标题: 新昌路廊的前世今生!歇脚时说大话讲故事的老人今何在 [打印本页]

作者: 俞柳青    时间: 2019-10-9 14:30
标题: 新昌路廊的前世今生!歇脚时说大话讲故事的老人今何在
新昌信息港招募原创作者!征集原创文章!
请联系微信:我是小新新(15857562918)



话说新昌路廊
作者:俞柳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是弘一大师李叔同作的非常有名的《送别》歌词。它描写送别时的优美环境和离别感伤,情景交融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仍被广泛传唱。文中的长亭我们新昌人称之为路廊,小一点的称作“泗州堂”。作为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又经历改革开放年代的我,年少时常常经过路廊或在路廊歇息玩耍,对路廊抱有一番别样的感触,牵连出一股扭不断的情思。

路廊改革开放前广泛存在于新昌乡间主要交通要道上,几乎每隔三五里就有一座。路廊形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建在路中间,路从路廊中穿过;另一种是建在路边,路从路廊前面经过。路廊一般有3间,大多为砖瓦建筑,不亚于一般民房,里面建有木条凳或石条凳,供行人歇脚、消暑、避雨。行人往来多的地方,路廊一般较大,有专属田地,给人耕种,其收获部分作为此人给路廊打扫卫生、烧茶供水的报酬,因此这些路廊都比较清洁,茶水也是不断。行人路过在路廊小憩、喝水感到很是温馨,消除行走疲劳。

我家住在新昌县城关镇北门,小时候走亲戚或去玩,常要经过路廊,印象深的有3个路廊。一个是观音堂路廊,现在大概是在新昌制药厂附近,由于当时通了马路即现在的新昌大道,大多数行人走马路了,走观音堂路廊的人不多,观音堂路廊断垣残壁、破旧不堪,但坐坐歇息还是可以的;

一个是马大王路廊,似乎现在还在,这条路走的人很多,是通往大明市、孟家塘、年岙、西京湾等地的必经之路,房屋基本完好,似乎不太卫生,也没茶水供应,估计是没人打扫卫生、烧茶供水。后来马大王路廊里安了个打铁铺,火烧烟熏,肮脏不堪。

还有一个叫莲花岭路廊,是在通往王姆店村(现在叫新旺村)的半山上,该路廊与观音堂路廊和马大王路廊不同,是建在路边,观音堂路廊和马大王路廊是建在路中间。这个路廊完好,非常整洁,有茶水供应,茶水是放在一只木桶里,木桶上插着2只带柄的竹筒,要喝茶用竹筒舀出即可饮,非常方便。

行人从马大王路廊踩着古道缓缓而来,气喘吁吁爬上半山,走进路廊喝上清凉的茶水,疲劳顿失、无比舒适。站在莲花岭路廊举目远眺,望着一路走来的绿色田野和远处隐隐约约的新昌县城,真有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兴奋之情。

路廊除了供行人歇脚、消暑、避雨外,还是一个聊天的场所。行人在路廊歇息碰到熟人就聊聊天,谈谈农事天气,气氛融洽,增添人的感情。路廊里还有一些老人讲故事或说大头天话,讲故事是讲“孟姜女哭长城”、“三国故事”之类的,控诉秦始皇的残暴,夸耀诸葛亮的智谋,渲染关羽、张飞的威武勇猛。

说大头天话是说一些不可能发生、人们不相信的事,目的是活跃空气,让大家快乐一下。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孩,也去听老人讲故事或说大头天话,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至于大头天话,自己年幼阅历浅,无法辨别真伪,常把大头天话当作真的,转说给别人听,时常闹出笑话来。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新昌交通发展很快,大多数人都用交通工具,很少步行走建有路廊的这些老路,路廊渐渐荒废倒塌了,剩下长满青草的遗址,引人感慨遐想。近年来,随着阳光户外活动的开展,加上国家保护古道、留住乡愁等系列工作的开展,人们意识到路廊的重要,它曾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开始兴建路廊,路廊又重新矗立在古道边,给行人或驴友提供休憩的场所,同时述说路廊在中华民族5000年发展史上的作用,述说人们建造路廊、积善行德、方便他人的崇高优良品质。

2019年9月30日
原标题:话说新昌路廊
更多信息港原创作者文章:

新昌90后姑娘留在宁波生活,你呢?如果我留在新昌...(点击查看)

小将平山偶遇李安之子:4岁小儿反复说父亲在火葬厂(点击查看)

这些新昌人噶精致!而你,还是一条没有仪式感的咸鱼(点击查看)

新昌90后回忆捡栗子的童年!捡上几斤能卖一笔“巨款”(点击查看)

周杰伦发新歌!可新昌70、80后的青春是费翔小虎队潘美辰(点击查看)

新昌70末80后儿时的当季乡野美食,你吃过几样?(点击查看)

忆我胡卜,乡愁几许!埋在钦寸水库下的胡卜村如前尘一梦(点击查看)

该给老师送礼吗?新昌家长一想到这事就犯愁!(点击查看)

两分钱的棒冰3个人分着吃!30多年前小孩的快乐很简单(点击查看)

忆我的沙溪小学!毕业20多年,还记得那是真正的开心(点击查看)

新昌人下半辈子还吃得起猪肉吗?一张图告诉你(点击查看)

请回答1999-2005!此文献给青年路小学老师和05届毕业生(点击查看)

回忆东街往事!新昌70后的小城情怀:想回到30年前...(点击查看)

祖母的老灶头!给我太多毕生不能再得的笑语与温暖(点击查看)

又到八月十六时!回忆新昌东乡80后儿时的中秋节(点击查看)

黄坛和我的童年!60年代出生的我见过太多辛苦(点击查看)

会做饭的新昌男人日常!还买得起贼贵的新昌猪肉(点击查看)

新昌妈妈育儿经:孩子抱怨老师骂她要罢课,我知道真相后(点击查看)

*作者需对文章内容的合法真实性负责,如有任何内容争议或侵犯第三方利益的,由作者承担所有责任。

新昌信息港招募原创作者!征集原创文章!
请联系微信:我是小新新(15857562918)






作者: 此生无悔    时间: 2019-10-9 14:58
记忆中南泥湾也有个规模比较大的路廊,有个奶妈住在边上,小时候去过几次
作者: 白颜色    时间: 2019-10-9 18:40
说点题外话,我有个朋友叫长亭旧雪,我叫他短亭
作者: 孤胆新狼    时间: 2019-10-9 20:10
四州堂
呢?
作者: 童心依然    时间: 2019-10-10 09:24
很多地方现在还有吧
作者: 小情绪闹闹    时间: 2019-10-10 09:33
段落编辑过了。好评。
作者: 小嘴甜天    时间: 2019-10-10 09:42
童心依然 发表于 2019-10-10 09:24
很多地方现在还有吧

对。不过有的地方没人打理,也许马上要倒塌了。
作者: 新昌刘老根    时间: 2019-10-10 10:09
现代人爬山夜宿驴队很多
作者: 好人长命    时间: 2019-10-10 10:20
此生无悔 发表于 2019-10-09 14:58
记忆中南泥湾也有个规模比较大的路廊,有个奶妈住在边上,小时候去过几次

南泥湾侬,表示不知道!
作者: 正义好青年    时间: 2019-10-10 10:36
新昌话是不是叫四季堂
作者: 王庆夫    时间: 2019-10-10 10:54
正义好青年 发表于 2019-10-10 10:36
新昌话是不是叫四季堂

泗洲堂,供泗洲菩萨的庙堂。
作者: 此生无悔    时间: 2019-10-10 11:04
好人长命 发表于 2019-10-10 10:20
南泥湾侬,表示不知道!

你还小吧,我知道是50多年前
作者: 诺坎普番薯    时间: 2019-10-10 11:10
小时候我们叫泗洲堂(音四记堂)
作者: 雨夜语噎    时间: 2019-10-10 11:52
拜读佳作!不胜感慨

作者: 心会跟爱一起走    时间: 2019-10-10 12:18
从大市聚通往真君殿的田绳路上有一个
作者: 地久天长鑫    时间: 2019-10-10 12:55
我村当时有三处路廊,如今还存有一处,另外二处倒了
作者: 子子木    时间: 2019-10-10 16:05
古道和乡愁...
作者: 栅栏台门4号    时间: 2019-10-10 17:09
写得不错,这几个路廊都真实,作者我认识。
作者: 一言不合    时间: 2019-10-10 17:11
路从路廊中间穿过的叫“串路廊”,主要建在来往行人较多的主干道上。建在路边路从前面经过的,有二种:一种是专供人休息的也叫“路廊”,另一种是:建筑内摆放有神像的(如土地公公等)一般就叫“四季堂”。新昌一句俗语“座三年学堂,不如一年路廊”。
作者: 依儿依    时间: 2019-10-10 18:12
此生无悔 发表于 2019-10-09 14:58
记忆中南泥湾也有个规模比较大的路廊,有个奶妈住在边上,小时候去过几次

在哪儿呢?我从小在那长大怎么不知道
作者: 缘来有倪    时间: 2019-10-10 18:58
新昌侬喊四洲堂
作者: 此生无悔    时间: 2019-10-10 19:27
依儿依 发表于 2019-10-10 18:12
在哪儿呢?我从小在那长大怎么不知道

我是在50多年前,你多大了
作者: 依儿依    时间: 2019-10-10 20:17
此生无悔 发表于 2019-10-10 19:27
我是在50多年前,你多大了

那我还在阎王爷那里排队
作者: 萧洒哥    时间: 2019-10-10 20:17
王庆夫 发表于 2019-10-10 10:54
泗洲堂,供泗洲菩萨的庙堂。

是四季堂,
作者: 和谐搬家公司    时间: 2019-10-10 20:33
叫路郎也好,四季堂也罢,我是路过都汗毛发起,而且一般都有个石头或用黑碳画的婆杀,或在四周堂墙写上一段传说,一去是成回忆了!
作者: 王庆夫    时间: 2019-10-10 22:22
萧洒哥 发表于 2019-10-10 20:17
是四季堂,

泗洲菩萨,相当于村民小组长,与四季无关,
作者: 一言不合    时间: 2019-10-10 22:27
有很多路廊就建在村庄的村头与村尾的,主要是供过路的外村人,可以歇脚、消暑与避雨的,这种路廊基本上是串路廊,也没有什么迷信一类的东西。还有一种是比较大的村庄,在自己较大的田地间,在田间路边建一路廊,供本村人在田地劳作时,作另时歇脚与避雨等之用,这种一般有神像等,新昌人一般叫四季堂。另外一种就是在主要乡道上建的、纯粹是为远行过路人而建的路廊,依据地形而建的、有路边路廊和串路廊二种。神像和神话传说等,是各式人等自行涂鸦了。
作者: XC482136    时间: 2019-10-10 22:35
已经很少见到了
作者: shdaj    时间: 2019-10-11 10:41
老话港,坐三年书房不如坐三年路廊
作者: 平凡伟大    时间: 2019-10-11 11:14
以前到新昌是走路的,路过马大王四走堂总要进去休息一会。在这看到楼主的佳作,回想起30多前的往事。感慨万千!
作者: 山高任鱼游    时间: 2019-10-11 13:23
以前路廊是供行人歇脚的地方
作者: 兔兔酱    时间: 2019-10-12 08:25
对路廊有阴影,小时候附近的路廊住了一个精神有问题的流浪汉,经常出来拉人哭闹,导致看到路廊就害怕
作者: 困醒头    时间: 2019-10-12 09:40
小时候进村有一个穿路廊,山上有两个四季堂,是避风避雨休息的好地方。上山放牛下雨了就在四季堂里打老K。
作者: 小超520    时间: 2019-10-12 15:38
正义好青年 发表于 2019-10-10 10:36
新昌话是不是叫四季堂

四州塘是一个口靠路边,路郎是江边通的
作者: 加菲猫    时间: 2019-10-12 16:09
你少来,我家楼下的路廊,天天侃大山到晚上11点,太扰民了,小孩子做作业和睡觉都受影响。
作者: 步行六公里    时间: 2019-10-12 18:09
小时候去外婆家要路过三处路廊,与楼主说的一样一处穿廊而过另两处为路边廊,人气最旺是穿廊而过处每次路过多少总有人在歇脚但没茶水。
作者: 小小山里人    时间: 2019-10-12 21:06
四季堂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9-10-13 06:16
路廊与四周堂,在檐柱上写的迷语,打油诗是最精华的笔彩。
作者: 无名小辈    时间: 2019-10-13 09:33
还有一种叫"金堂"
作者: 大笨牛    时间: 2019-10-13 12:09
此生无悔 发表于 2019-10-09 14:58
记忆中南泥湾也有个规模比较大的路廊,有个奶妈住在边上,小时候去过几次

现在应该也在,穿过上三线的桥洞!
作者: 天姥来风    时间: 2019-10-13 12:19
原著拜读,评论也好。
作者: 此生无悔    时间: 2019-10-13 12:52
大笨牛 发表于 2019-10-13 12:09
现在应该也在,穿过上三线的桥洞!

噢,那倒不清楚了
作者: 微微wW    时间: 2019-10-14 15:39
经堂我们那叫




欢迎光临 新昌信息港 (https://www.zjxc.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