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天,朋友圈的一处美景诱惑到了小编,“长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苍藤暗雨山”,小编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上周日,美丽乡村百村行网友采风团的一行5人,沿着盘旋的山路驱车小将里家溪村。里家溪村位于新昌县东部,小将镇北部。东邻巧英水库,北与沙溪镇为界,西连大市聚,黄泽江自东向西穿而过,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村。
到了村口,村支书王洪波早已在等候。王洪波介绍,里家溪现有205户人家,508人口,常年居住于此的有100余人,多是过60岁的老人。村里因此而安静祥和,柔和的阳光洒在古村庄,光阴静好。 走进村里,发现不少项目正在施工,王洪波说,村里正在建游客接待中心可以为驴友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另外,新丰食堂和旅游公厕也在建设中。 在王洪波的带领下,来到里家溪村党群服务中心,里面陈列着几百年前的《西游记》木雕,透着手艺人的匠心。 拾级而下,看到成片的老房子,忍不住推开虚掩着的木门,然后咯吱一声,儿时斑驳的记忆便喷薄而出,隐约听到木楼梯吱吱呀呀细碎的情感,萦绕心头。
有些老房子安静地经受着风雨的洗礼,有些老房子正在修葺,将褪去岁月的沧桑,带给我们新的村庄印象。 远远地听到“嗒、嗒”的声响,走近一看,是水磨坊(水碓)不紧不慢地在工作。它由大大小小的松木组建而成,水流倾入而下,驱动水碾盘运转,连接水碾盘的木头规律地摆动起石锤木,石锤有力地击打着石盘里的谷物。在蒸气及电动力发明之前,这机械化的运作堪称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木质结构的农具唤醒了一群人的文化记忆。
参观完水磨坊,转身便是盐帮水路。
盐帮古道是一条从大市聚镇,过小将、巧英直通宁海的道路。新昌靠近宁海,古时所用食盐须从海边运输过来,盐贩们沿着这条深山冷岙的小道去宁海贩盐,于是有了盐帮古道的名称。
新昌盐帮古道集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悠久厚重的乡村文化、盐帮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为一体,其具体线路为:青宅——结局山——里家溪——严丹赤。古道沿途有水帘尖,佛教般若学本无异宗创始人、东晋名士竺道潜曾隐居于此30年,也是南齐著名道教学者顾欢的隐居地。古道全程景色秀美,水路与陆路交替,是新昌县经典游线之一,也是新昌东部一条著名的山水文化古道。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修复古道、建设沿途休息观景平台、打造沿途景观,里家溪村还作为A级景区村重点打造。盐帮古道项目总长12.5公里,分属小将镇区域和大市聚镇区域,其中小将镇段自结局山村上陈山自然村至里家溪村石斑鱼养殖场,山路全长3公里,水路全长2.6公里。借助盐帮古道发展乡村休闲游,把隐于山中的古道、古村落推到大众视野中,以此带动沿途村民致富。
王洪波介绍,今年对里家溪至赤岩的莒溪十八渡进行了修复,水道安上了町步、山路安上了弹石,每到周末,绍兴、上海等各地的驴友纷至沓来,一天能有上千人。 第一渡、第二渡……一步一景,青峰罗列高耸入云,清幽溪水蜿蜒曲折,俨然游走在“小九寨沟”。过些时候,枫叶红了,染红两岸,在碧绿溪水的映衬下,想必另有一番韵味。 行走在第五渡芦花渡,王洪波说,前些日子这里生长着一大片的芦苇,迎风飘荡很好看。苇叶起伏,沙洲上青草匍匐,构成一幅淡淡的白露秋日画。
沿着町步来到第六渡桃花渡,发现岸边种着不少桃树,来年山花烂漫时再相逢可好。 因山的走势像牛脖子,第七渡便取名为“牛脖渡”。
缓缓行走在山水间,不知不觉已是十八渡的尽头。“盐帮”匆匆行走,一根扁担一副箩筐,如今我们顺着盐屑追寻他们的印迹。那是一段隐逸在青山绿水间的如歌岁月,哪怕是倚着过往的风尘,也能感受到昔日的故事。 只要轻轻触摸一下村口薄雾状的炊烟
你就会发现,里家溪
山岚缓缓升起的姿态
所有移动的思绪
都在打开这座缥缈的古村落
沿着连接泥墙烟瓦的道路
画面一点点展开
来十八渡走一走
古村有一条通向过去的路
会让你看到盐贩匆匆的步伐
如果你静下心来,你会听到盐贩嬉笑的乡音
如果你静下心来
也多像一次寻找自己的山野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