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天,新昌信息港美丽乡村行网友采风团又出发了。
从新昌客运东站出发,开往小将。小将再到芹塘村则为盘山公路,一个弯接着一个弯,可谓山路十八弯。网友驾驶着车辆在山间行走,着实考验了一把车技。40公里,一个小时车程,我们便到了此次采风目的地——芹塘村,一座掩映在大山竹林里的村落。
芹塘村旧称芹谷,始建于宋。宋初,董氏第八世祖董梧入赘于将山石氏,同居不利,徙居芹塘,后裔繁衍。芹塘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古迹较多,有许多古桥、古祠堂等。村中处处是景,一片古朴祥和。
该村早时村基位于两大水系交汇处,因沼泽潮湿,村内水芹菜繁盛,古称芹谷。
沿着村里指示牌,我们进入了文化礼堂。恰逢元旦,也是村里的大日子,芹塘村首届登山节迎春晚会在文化礼堂举行,县领导、乡贤万丰集团总经理董瑞平出席此次活动并表示祝贺,小将镇人大主席王焕忠宣布登山节隆重开幕。文化礼堂内外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捣麻糍、手作糖麦饼、炉火炖大头年糕,村民热情款待慕名而来的宾客。宾客吃着暖心的小吃,心里热乎乎的。
晚上,礼堂内节目精彩纷呈,小将镇叠罗汉艺术团闹新,给各地宾客带来了视听盛宴。
不仅如此,村里还为宾客安排了登山活动。据了解,新昌十大高峰,小将占其六,其中菩提峰海拔996米,是新昌第一高峰,据万历《新昌县志》记载:“在县东八十里,与天台山相接,上有石似佛,故名菩提”,而芹塘村就是菩提峰山脚下。登高,望远,祈福,迎新年,是不是很有仪式感呢?天气晴好,绍兴、宁波、台州等地区的登山游客汇聚于此,沿着防火道一路向上,脚踩厚土,头顶蓝天,感受景致变换。听村主任董国生介绍,芹塘还是唐诗之路延伸地,汇聚了唐诗文化。
我们一行人爬山偶遇一片竹林,见着村民正趁着休息日回乡挖冬笋。村民董永灿告诉我们,芹塘是新昌产毛竹村之一,村民主要以种植毛竹、外出打工为主。
董永灿还带领我们游览了村貌。首先看到的是董氏宗祠,据了解,村里70%董姓,也有少部分张、俞、袁姓。走进祠堂,里面是一个四合院建筑,从天井上方洒下来的阳光直接照在了用石头铺成的地面上,石缝中长出了一些翠绿的小草。两侧是厢房,下面是骑廊式建筑结构,而上到二层,有栏杆护着,可以从上面俯瞰下面。戏台的穹顶精致考究,引得网友驻足观赏。
接着往前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溪流,溪流上架着一座座石拱桥,溪流两边是石头堆砌而成的民房。董永灿指着眼前的石拱桥说,这个叫外湾桥,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东西走向。
他说,村内现存古祠堂、古台门、石桥、古墓等古建筑,最负盛名的是芹塘八景,即“七桥一祠”:七座石拱古桥、一个祠堂,由此构建了一个历史悠久、村风淳朴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与此同时,芹塘还是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县级清洁家园示范村、县级生态村、县级卫生村、县级文化特色村等。2018年,芹塘村共有农户334户,人口887人,耕地700亩,毛竹3000亩。
再往前走一两百米,便来到了水口庵。金黄色的墙壁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形成鲜明的对比。
庵前有一棵古树,介绍说,此树为枫杨,树高22米,已有167年的树龄。
在芹塘还流传着一个“讨饭骨头圣旨口”的古老传说。唐末五代时江东才子罗隐每言成谶,民间称“讨饭骨头圣旨口”。某日过石城沃洲访石桥,借宿芹塘村。入夜聚蚊成雷,既闹又痒,人皆不能寐。隐暗祝道:“罗隐芹塘宿,蚊虫去叮竹。”语出即应验,蚊子果飞向竹林,至今村中极少用蚊帐者。这让我们同行的网友甚觉惊奇。
“自古人生何其乐,偷得浮生半日闲”,找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驱车芹塘,走一走百年前的古桥,爬一爬新昌第一高峰,再细细观察村里是否果真没有蚊子,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图/哆啦A梦的任意门 花花 部分图片/村主任 董国生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