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芳菲,叶绿花繁,山河已染春色。出发时淅淅沥沥的雨滴从空中飘零而落,我们一路往西,顺着鼓山西路驶离城区,奔着烟雨桃源的石门坑出发。 春风悄无声息地绕过车身,踩着路旁的泥土,穿梭在群山峻岭间。我们追寻着它的踪影,从大道探寻古道,绕着“十八弯”的乡间小道,有幸窥得其曼妙的倩影。
石门坑村位于浙江省新昌县东茗乡,村内共有6个村名小组165户394人。
依山而居,步步是景。沿路往前,古时的客栈依稀可见,一户户黄泥房构建成了书画长廊,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黄与红的交织,如梦如幻,勾勒出村落的模样。
在石门坑古朴典雅的黄墙黛瓦中,散发着历史的沉香与田园的安逸,正如陶渊明笔下的诗作那般悠然自在。村前流淌着石门坑溪,小桥流水人家,宛如一幅淡墨写意的水彩国画,那般令人神往。
翡翠色泽的溪水上矗立着根根石桩,一座十里长廊、临水栈道映入眼帘,勃发生机的绿植、星星点缀似的黄花,让人不禁追忆徐志摩梦中的“丁香姑娘”。半阴半雨的古巷,撑着油纸伞款款迎面走来。
拾级而下,石门画访、书画院、游客中心便坐落于此。推门而进,抬头可见精华版的《归去来兮辞》。灯与辞的相衬相映,横生一番浓浓书生情调。竹编而成的圆灯,显得格外俏皮生趣,橙黄的光晕让人不由得为此驻足观赏。
往里走,又是一番别样光景。一长块摩崖石刻就如智者般沉稳地等待着过路行人,石刻上的些许斑驳,是山间风月的洗礼,亦是四时之景的见证。深山一点点浸入石刻,天地间浑然一体。
风轻云淡的午后,从灵云岩下入,奇石而成的天然屏障,遮挡了夏时酷暑与无常风雨,来到归田乐边,石底涓涓溪水清越作响,飘荡在山谷间,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一路往前,怪石嶙峋,幽美旖旎自然风光尽显眼前。路的尽头复行数步,一户人家怡然自乐地坐在石墩上折摘着菜,奶声奶气的小黄狗热情招呼着我们一行人。
闲聊数语便匆匆作别,我们来到了颇负盛名的左于江边,石山奇伟壮观屹立守护着村落,三两竹板将两岸串联,便利了古道文化的交流。
幽谷深山桃源,归去来兮石崖。环抱峰林的石门坑,既有书生意气的诗意人生,亦有江南烟雨的细腻动人,碧玉江水潺潺绕着山体,顺着星罗棋布的怪石,流淌进寻梦人心田,东茗六看之一的看水风情,着实不枉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