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4月15日,新昌信息港美丽乡村行网友采风团出发啦!
清晨当一束阳光,笼罩在身上,轻装出发,偕同志趣相投的友们,一起寻觅大山里的春日溪景。这是我咋日梦中所想,实际上在出发时,便受到了雨点的洗涤。
从体育馆出发,开往小泉溪村的途中,镜岭镇政府副镇长李孟东与我们细谈着小泉溪村的改造经历,雨丝与车速的交响曲便伴随我们的交谈声,50分钟的路程,从忙碌琐碎的城市生活转身便触到了半遮面的丹霞风光,到达境岭时,天已渐渐晴朗,墨绿青黛相间的山体也摘下了朦胧的面纱,怀着采青休闲的欣悦,我们如电影般过场,通过长长的隧道,绕着山体盘旋几折,便来到了此次采风目的地——小泉溪村,一座依溪而建、依溪而生的田园牧歌的村落。
回溯小泉溪村建置沿革,青山巍巍云雾中,泉溪幽幽润世人,有山有水,山水相拥,是世人对小泉溪村的基本印象,村前的溪流源自东阳市曹阳江源头的大泉溪,故名小泉溪,因村形如一条船,亦名作小船溪。现辖小泉溪、黄潭,格石坪、狮子头、破山头、白岩下6个自然村。
车驶入小泉溪村,映入眼帘的除了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陈列在路边,极具艺术改造的黄绿交替的轮胎灯笼。传统与艺术相辉相映,冲击着我们,一下子便吸引住了我的视线,让我恨不得下车与其合影,留下我来此的记忆。
跟随李孟东进入村落时,村里党支部书记王国洪等村民早已在泉溪王氏宗祠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据了解,小泉溪行政村共有256户,700余人,全村以王姓为主,还有何、杨、陈、潘等姓氏。
王国洪说到:“小泉溪村大多是王羲之的后代,因此王姓居多,这王氏宗祠有着将近300多年的历史,我来此当上书记的时候,宗祠经年不修,早已斑驳,屋檐被藤蔓压迫着显险折毁,叶落归根,这根不能被破坏,经过我们一致建修,才有了如今大气恢弘的宗祠。” 我们一行人在李孟东和王国洪的带领下,见证了修复后的王氏宗祠。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平而两进三间,有照壁、门廊、戏台、正厅,这是原先的古祠堂,修复后的祠堂,保留了历史的构架,红漆内包裹着历史的厚重。
如今新增了中国书法协会俞律大师提笔的“淮源堂”牌匾、书圣王羲之“相聚兰亭”、“书成换鹅”、“竹扇题字”等典故。值得一提的是,每月的节日与志愿活动,即守住了根源,又护住了乡情。
往前而行,沿着指示牌,我们路过了江上清风廊桥。一桥一花,二三人而坐,惬意之处皆是景。站在桥上,溪面一览无遗,溪水清澈明澈,岩石毫发可见。
溪面几只小游艇憨厚可爱,王国洪告诉我们,这里是亲水平台,如今打造了水上乐园,可以近距离地体验泉溪。酷夏难耐,这里可谓是避暑圣地,与友坐在桥上,望着远处风光,亦或是划着友谊的双桨,于溪上酣畅一谈。王国洪向我们透露,下周末礼拜天这里将有呐喊喷泉,随着声音高低而决定喷泉的高低,这么有趣的活动,一定要去体验一番呢!
水上乐园的对面, 便是富有风情的泉溪小院。木头推挤的小房子下,停驻着两只白鹅,古朴的建筑风格,让我不禁闯入了这里。店主向我们说到:“玩乐疲惫之际,这里就是游客们的享食之地,这里的蔬菜、肉食都是自己培育的,原生态、健康,最有名的是我们的放生鸡、竹园鸡,美味加倍。”
我们一行人告别泉溪小院后,去往了安山古道,古道与泉溪的交锋间,潺潺溪水敲打着岩石,形成了各具特色地貌,李孟东指着那处对我们说到:“这里可以烧烤,很多人慕名而来,为此我们在这里设置了烧烤石桌、沿溪一路随处都有垃圾桶,方便游客们处理垃圾,我们既要振兴乡村,也同时要守住青山绿水的美景。”
既有青山绿水,又有泉溪小院。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自驾泉溪,赏一番300年历史的祠堂,在烧烤、水上乐园、农家乐三重奏中,清凉一夏,何不美哉!
图/花花 某某杨某某 文/秋云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