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绍兴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变压器暂停业务,累计受理业务1765件,合计暂停容量超过230万千伏安,累计为客户减少电费支出约4900万元。办理业务的同时,该公司还对企业用电开展摸排分析,“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等技术指引。
国家电网浙江电力(绍兴)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摸排过程中了解到绍兴中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相关情况后,通过用电特性分析,提出了调整基本电费结算方式的用电建议,帮助该企业节约电费成本约15%。
2023年年底,在中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建设初期,绍兴供电公司采用“永临结合”优化接电模式,在企业客户临时用电接电时统筹考虑临时用电和永久用电接电点,极大缩短了企业客户接入系统的建设费用和建设时间,提前一个月完成该企业供电容量为2750千伏安的高压新装业扩服务,及时解决了新厂房用电问题。
从通电到后期跟踪服务,绍兴供电公司党委锚定“早、快、准”目标,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构建全流程供电保障机制,与企业进行常态化沟通,创新服务模式,保障企业满弓劲发走上发展“快车道”。
绍兴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客户。许杨 / 摄
优化新能源服务布局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村位于美丽的鉴湖渔歌带之上,因环境秀美而得名。该村近年来已发展成为美丽乡村经济振兴的样本。
3月18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叶家堰村,针对新投运的6台电动汽车充电桩开展运维检查,同时联合村委会工作人员对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问题进行现场监督。
加快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绍兴供电公司深化“党建+”工程,激活服务内生动力,按区域划分服务网格,以网格为单位不断推进乡村充电桩村村布点工程,与地方政府携手共建,着手充电需求,结合实际开展公共充电桩网络建设。每个网格中的党员不断发挥先锋力量,积极参与到充电桩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中去,让一个个“充电服务圈”星罗棋布于美丽乡村中,助力新能源汽车更好更稳“开下乡”。
“我想买一辆新能源车,又担心充电不方便。供电公司知道后,直接上门教我通过‘网上国网’APP申请充电电表安装。”新昌县棠村村的张先生说。
自从新昌县供电公司澄潭供电所在棠村村设立光明电力服务点以来,村里越来越多的新兴业务都可以在家门口实现用电办理。目前,该公司的光明电力服务带已经连点成线,供电服务网格下沉到基层,客户办电越来越便利。
“党建红”助推“生态绿”。绍兴供电公司围绕客户体验,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高效”的高质量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圈,逐步增大充电设施分布密度,满足客户绿色出行需求。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438座,可同时满足3639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绍兴市49个镇、7个乡、47个街道均实现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全覆盖。涵盖绍兴城市公共区域、城际高速公路、乡镇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基本建成。
绍兴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老旧小区新安装的充电设施进行检查,打造居民家楼下“5分钟”充电圈。严璐瑶 / 摄
构建便捷化服务网络
3月13日,诸暨市供电公司枫桥供电所员工赵政和枫源村村委会联络员魏利云一起来到89岁独居老人宣月英的家,帮助老人检查家中的用电设施。
“村干部总是和供电员工一起上门关心我家的用电情况,不是帮我检查开关,就是帮我修理灯泡,服务特别好。”宣月英说。
赵政是枫桥供电所的“电娘舅”,也是枫源村的电力网格员,在做好基础电力业务的基础上,还帮助村里收集村民诉求、化解涉电矛盾等,实现了村民解决用电问题不出村。
如今,诸暨市供电公司各个供电所有420余名“电娘舅”,只要自己所属的经营区有用电问题,他们便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
“供电公司通过村网共建,加强农村基础性的服务能力建设,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好的服务。”枫源村党总支书记骆根土说。
阳春三月试新茶。3月10日,嵊州市甘霖供电所的电力网格员来到通源乡三王堂村开展春茶“前哨式”服务,提前摸排春茶期间用电需求,增容布点用电线路,助力春茶飘香。
2023年6月,嵊州市供电公司启动新时代电力“民情日记”暨村网党建联建,其下属七个供电所与雅致、大璋、三王堂等17个行政村签订村网协议书,以“联建、双赢”为宗旨,在电网建设、电力服务、志愿服务等方面互助互促、协同协作,并针对性选派16名优秀台区经理担任驻村“电保姆”,提升服务效率。
绍兴供电公司以“枫桥经验”“电力民情日记”为手段,依托“驻村电保姆”,充分发挥台区经理网格化全覆盖的优势,进一步拓宽电力服务诉求通道,帮助村民解决实际用电问题,协助乡村做好电力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电力“向下服务”工作,提升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体验。
来源:国网新昌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