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澄潭”之四十五:澄潭进士知台州,创办台州名书院
——宋朝王华甫创办台州上蔡书院记实
新昌澄潭江山秀丽,旁有曹娥江干流澄潭江,上有著名风景区穿岩十九峰。
王羲之五代孙武毅将军王超之在南朝梁天监时(503—519)从嵊县(当时称剡县)来澄潭游,被澄潭秀丽之景色所吸引,遂定居于处。其子王逊之以太学士官临海尹,亦置业筑室澄潭。王氏从此在澄潭发祥,到南宋朝时,澄潭王氏已成新昌望族。
王氏书香门第,发祥澄潭600年后,于1121年,建造长潭(澄潭古称长潭)王氏大宗祠“崇德堂”,从此王家祠堂节时祭祀先祖。平时,家族中少年聚此上学读书。
王氏家族在1196—1277年,共有天资聪颖、才学超群的8位优秀子弟高中进士。王华甫就是其中一位,系王羲之三十一代孙(也有考证为三十三代孙,因古代战乱较多,谱谍多有遗失,差异在所难免)。
王华甫,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壬辰科徐元杰榜进士,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知黄岩县。《黄岩县志》记载,王华甫在任期间,约束官吏扰民,抑强扶弱,倡导孝养,浚河道、筑堤坝,兴修水利,使农业获得连年丰收,建黄岩县社仓,百姓歌咏之。王华甫是一位能吏好官。 王华甫在黄岩做出成绩,遂提拔任台州知府。
王华甫一生中,千古留名的是在台州创建临海上蔡书院。
南宋景定三年(1262),王华甫知台州时在临海东湖建的上蔡书院,是台州历史上最早的官办书院。
去过临海古长城旅游过的朋友知道,古长城山脚下有个东湖,上蔡书院就在这个东湖里面。
东湖位于临海古城东侧,开凿于北宋年间,原为水军舶船屯兵之所。东湖总面积为280亩,现在东湖分为三大景区:湖东景区,湖心景区、后湖景区。湖东景区由:伊水山庄、荣兴堂、临海历史博物馆、东湖碑林组成;湖心景区由: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逢源亭、樵夫祠遗址组成;后湖景区由:琪水园、小鉴湖、海礁苑组成。但就是没有上蔡书院的痕迹和介绍。
当年,王华甫创建在东湖的上蔡书院,聘请当时名儒王柏(金华人)执教,编有《上蔡书院讲义》,宋末元初的台州名士多在上蔡书院就学。据历史资料统计,台州在宋朝共有进士587人,北宋37人,南宋550人,上蔡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蔡书院,在台州,为什么叫上蔡书院而不叫台州书院或临海书院呢?
这是为纪念二程门人上蔡先生谢良佐而取的名。
那么谢良佐又是何人?
谢良佐(公元1050-1103年)字显道,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蔡州上蔡(今河南)人,北宋官员、学者。
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谢良佐进士及第,后曾任河南渑池、湖北应城知县。
他师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后来,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著有《论语说》,经朱熹编辑为三卷(《上蔡语录》)
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谢良佐逝世,谥号“文肃”。清时从祀孔庙。还有记载,说,谢良佐曾贬谪到台州。这样,台州历史上第一家书院就被王华甫命名为上蔡书院,宋理宗赐额。
据《续文献通》考,元代全国著名书院41所,上蔡书院是其中之一。就像现在的“985”大学那样出名。上蔡书院,从南宋到元、明、清代都是全国著名书院,虽屡遭毁坏、重修,一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的)改书院为学堂,实施新式教育,书院遂废。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 宋 金履祥
其一
临海关东水满湖,书堂新上赤城图。
地居郊左宜芹藻,天锡奎章示楷模。
王谢后前传正印,东南邹鲁定同符。
谁终溅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几万夫。
其二
生平杖履未东湖,喜自师门见画图。
堤贯横桥分半水,规方盈尺已全模。
衣冠上蔡存遗绪,弦诵濂溪可合符。
此地先生开道脉,尚迟从往我非夫。
作者介绍:俞海潮,浙江新昌县澄潭人,现居绍兴。西南财经大学毕业,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现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及文学创作。已著有“话说澄潭”“渐渐远去的记忆”“乡厨事记”“天物述记”“旧物述记”“家传”“人世间”“山村印记”“草木春秋”等系列原创作品百余篇。
来源:壹月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