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mao[mao]【[平]毛芼眊牦猫锚茅(茆)冒[上]冒卯码[去]帽貌髦泖铆】
【毛(芼⑥)mao(阳平)[mao212][《广韵》莫袍切,平豪明·máo]】
1)兽类或人体表皮上所生的丝绒状物,以及鸟类的羽毛。如:牛毛,猪毛,鸡毛,鸭毛,眉毛,汗毛。《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例]鸭毛要挮干净,勿然,鸭肉烧出来鸭毛臭介哬(鸭毛要清理干净,不然,煮出来的鸭肉会有鸭毛气味的)。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黑发间有白发,谓之“二毛”,是“人到中年”的意思)。鲁迅《故事新编·起死》:“鸟有羽,兽有毛。”古代残联:风吹毛动猫不动。2)一些外表有毛的物类。如:毛笋,毛豆,毛桃,毛栗,毛蟹,毛蚶,毛毛虫。3)特指羊毛纺织品。如:毛毯,毛哔叽,全毛华达呢,全毛精纺凡立丁。4)不精细,粗糙,毛糙;如毛盐(颗粒粗糙的盐,与“精盐”相对)。不仔细,粗心,毛虎。不精准,约略;如:毛估估,毛猜猜。不精确,大约。《文明小史》第十七回:“世兄也有毛二十岁的人了,看来不至于乱走,闹出甚么乱子来。”茅盾《多角关系》:“华光厂名下欠出的债,毛算算也有二十万。”不纯净;如:毛重,毛利润。不周到,粗率,草率。[例]我做事情毛猛,欠想得周到(我做事太冒失,考虑不够周祥)。5)比喻细微、少量。《广雅》:“毛。轻也。”如:一毛不拔,轻如鸿毛。6)草本植物,野草蔬菜粮食之类。《广雅》:“毛,草也。”如:不毛之地。也写作“芼”。7)量词。用于货币,“元”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角”。8)姓。《百家姓》:“祁毛禹狄,米贝明臧。”
【头毛】头发。[例]其小幼娃顷头发黄黄介,好兴小名喊得黄头毛(他婴儿时头发黄黄的,所以乳名叫作黄头毛)。《平妖传》第一回:“今日玄女只是小小弄个神通,恐吓袁公,虽然厉害,只削去了些头毛眼毛”。
【毛毛】1)动物或人体表皮上所生的丝状细毛。[例]噶猪头毛毛多猛,造造讨厌猛(这猪头毛太多,弄起来太麻烦)。《大佛寺传奇·镇龙碑》:“他身材魁梧,头颈长得象牛脖子;一张脸,与人不同,长有许多毛毛。”2)指触感。①温柔,柔和。[例]大衣头噶支海富绒领头,撸上去毛毛介,呆舒服哬(大衣上这支海富绒领子,摸上去温温柔柔,很舒服的)。②略感粗糙,不够细腻。[例]噶条椅子漆得无得好,撸着毛毛介,欠细绨(这条椅子油漆得不好,摸着粗糙,不够细腻)。
【石毛】1)很粗糙,很毛糙;极不光洁。与“笋光(襹綈)”相对。[例]噶条凳石毛介,裤也会扎破(这条凳子很粗糙的,甚至会勾破裤子)。2)(引申为)粗心,马虎,不仔细,不审慎。[例]其噶侬做事情石毛介,一丁也勿细法(他这人做事很粗心的,一点也不仔细)。
【毛钳】用以拔除肉皮上残毛的铁夹子。牲畜家禽宰杀烫洗褪毛后在表皮上仍残留少量体毛,须用毛钳拔除,多用于拔除猪肉皮上毫毛,故也称“猪毛钳”。按:家畜宰杀褪毛后仍残留在表皮上少量体毛,浙江江苏一带,在清洗时用毛钳连根拔去,然后烧煮烹调,则肉味清香纯正;但各地风俗有所不同,如两广黔滇一带则用柴火烧燎余毛,至表皮焦黑而有肉香味,然后在水中刮去焦黑,肉皮黄脆喜人,然后斩切烧煮,肉味也甚醇香。
![]()
【菜毛】(少量的或细小的)绿色蔬菜。也写作“菜芼”。[例]今日晏饭一碗光面,菜毛也无有一彡哬(今天中饭一碗光面条,都没一根蔬菜的)。
【毛线】羊毛纺成的绒线。参见iaen(烟)韵卷“线xiaen”字条。
【毛肚】牛的四个胃之一,也称“草肚”。
【毛病】原意指小病,“毛”是“细小、轻微”的意思;也泛指疾病,病患。参见ing(因)韵卷“病b’ing”字条。一说指马的毛色有缺陷。
【毛虎】大约来自古代把虎皮蒙在马上恐吓敌人的故事,写作“冒虎”(套着虎皮,冒充老虎。见《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公子偃乃以虎皮百余,冒于马上”),粗心的敌人果然被吓到了,后来演变成“粗心大意”、“冒冒失失”的意思,各个地方根据口音或写作“毛虎”、“马虎”、“马糊”(《老残游记》第五回:“怎么就让强盗把赃物送到家中屋子里还不知道?也算得个特等马糊了!”)。[例]伢是来蒙做账喇,要认认真真,一丁无诰毛虎哬(我们是在做财务〈工作〉呀,要认认真真,一点不能粗心的)。
【毛糙】1)粗糙,不光洁。鲁迅《花边文学·做文章》:“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2)粗心,不仔细。[例]尔做作业毛糙猛(你做作业太粗心)。
【毛坯】未作精加工的半成品。
【毛巾】用有松软毛圈的棉织物制作的、用于擦抹肌肤的布块。如面巾、浴巾、餐巾。
【反毛】1)翻脸,发脾气,发野。通常指由理智变得冲动,由和善变得粗野。这里,“反”是“返”的意思,“毛”是“野兽”的意思;“反毛”就是(由人性)返回兽性,(由文明)返回野蛮。多指儿童行为,也指承认行为。[例](甲乙两人下棋,甲连输了几局,觉得丢了脸面,就连连怪罪对方,推翻棋盘,愤愤而去。于是乙自言自语地说)噶侬要反毛哬,下遍勿诰俾其搞哬(这人容易发脾气的,下次不可和他玩的)。2)表面具有细腻绒毛的皮革。如:反毛皮鞋。也作“翻毛”。
【毛三勿】熟语。意为“粗心(的人)”。“毛”是毛糙,粗枝大叶,粗心大意;“三勿”是“一问三不知”。常说作“毛三发”的口音。[例]我是个毛三勿喇,样样事情毛毛糙糙,过得去便好(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哪,什么事情〈都〉马马虎虎,不求甚解,过去就算了)。
【夹毛介】不去除动物的毛或不清洗植物的毛,连带着毛。[例]伢小时候,到山头去搞,看见毛桃,摘即落来,夹毛介就咬掉了(我们小时候,到山上去玩,看到野生毛桃子,一摘下来,连着毛就吃掉了)。
【毛烘烘】毛茸茸暖烘烘的。[例]大棉袄头一支羊毛领头,穿归去头颈毛烘烘介,呆舒服哬(大棉衣上一条羊毛领子,穿进去脖子毛茸茸暖烘烘,很舒服的)。
【毛毛雨】很细小的雨,微雨。[例]有两颗毛毛雨来啯落,绝细介哬(有几滴小雨在下,细如牛毛的)。
【毛辣虫】即毛毛虫,也称“毛虎辣”。见ae(鸭)韵卷“辣lae”字条。
【鸡毛菜】小菜,菜苗,尤指刚长出两片真叶的萝卜菜幼苗;也称“鸡苗菜”。
【小红毛】花生品种名。新昌种植的花生,嫩叶被红毛,按外形大小分称为小红毛、二红毛、大红毛(也称“大奅花生”)三种。全国南北花生的品种很多,但从炒熟剥壳零食小吃而论,新昌小红毛品相小巧、壳薄、子实饱满、衣脆、香而有甜味,确实可称上乘,旧时作为贡品献给皇家,故称“小京生”。
【小毛头】婴儿,尤指未满月的婴儿。
【毛头幼娃】未满月的婴儿。
【毛面畜生】旧时儿童理发不刮脸,俗称“毛面小侬”或“毛面畜生”。又,古代女子到十三四岁,母亲为她绞面(参见iao〈妖〉韵卷“绞jiao”字条),称为“开脸”。【细毛头介】孩童身体羸弱,或吃饭少而慢,或语声轻且无力;成长程度明显差于同龄人。[例]伢个小侬有丁细毛头介,饭也食得少,侬也精窪介,要俾其带到医院头去好好介检查即看(我家这个孩子有点成长缓慢,饭量也少,身体也瘦,要把他带到医院里去全面检查一下看看)。 【毛其颗粒】粗糙,不光洁,毛毛糙糙颗颗粒粒的。也说作“麻其颗粒”。此词中“颗粒”说作“g’ei(嘎厄切)lei(勒)”,参见ei(厄)韵卷“粒lei”字条。 【鸡毛兑糖】见oang(肮)韵卷“糖d’oang”字条。 【毛手毛脚】也说作“毛脚毛手”。1)冒冒失失,忙乱慌张。《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不意今日遇见这大风浪,所以都毛手毛脚。”2)举动不规矩,顺手牵羊,贪小便宜。《七侠五义》第七十六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3)男女间举止轻浮,动手动脚。《花月痕》第九回:“中一席卜长俊、夏旒、胡耆三个,每人身边坐一个(妓女),毛手毛脚的,丑态百出,秽语难闻。” 【脸孔出毛】熟语:脸上长出毛来。意谓:(由人)变成畜生。[例]尔脸孔出毛头唻,可能?会呀爹娘啯唻(你变成畜生了,大概?竟然会大声吆喝爹娘了)! 【一毛勿拔】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及《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你这财主们,闲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上个月祠堂的房子出了毛病,大家说要各房派了银子好修理,谁知你母亲一毛不拔,耽搁到此刻还没有动工。” 【三毛一直落】“三毛”通常指连带着的三件事,如“茶、烟、酒”,“吃喝、嫖、赌”。[例]烟酒茶,我是三毛一直落(烟酒茶,我是一样都不能少)。也作“三码一直落”。 【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先生于1947年至1949年创作的儿童题材连环漫画,描述了孤儿三毛的流浪经历,1947年首次于《大公报》连载,共261幅,历经三次增补完成。
【老鹰过路拔彡毛】熟语。(喻)唯利是图,庸俗贪婪。见aen(晏)韵卷“彡saen(伞)”字条。 【嘴上无毛,办事勿牢】熟语。意谓:年轻人缺乏经验,办事不够稳妥牢靠。“嘴上无毛”是说没有胡子,代指年轻人;“不牢”意为“不牢靠,不稳妥”。《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你们几位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嘴”说念文音zei(子威切)。 【毛毛虎虎,香烟屁股】俗语。香烟刚点燃时,吸进嘴里,既有烟味,也有香味,在嘴里含着细细品赏,再从鼻孔飘出,极显闲情雅致;抽到剩下一小截时,不但味道变差,而且一不小心还会烫到手指甚至嘴唇,所以随便抽一口就弹指丢去了。(喻)随随便便,毛毛虎虎。 【眊mao(阳平)[mao212阳平][《广韵》莫报切,去号明·mào]】 视力差,视物时皱起眉头眯着眼睛的样子。《说文》:“眊,目少精也。从目,毛声,”《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和尚眊着眼,要拉他跳河。” 【眼睛眊既头】皱起眉头眯着眼睛看。[例]其刚刚醒转来,眼睛眊既头,看也看弗灵清我是哪侬(他才睡醒,皱着眉头眯着眼睛,都看不清楚我是谁)。八十岁噶老爹,坐蒙日头下,眼睛眊既头,来蒙看报纸(八十岁的老爹,坐在太阳下,皱着眉头眯缝着眼,在看报纸)。 【牦mao(阳平)[mao212阳平][《集韵》谟袍切,平豪明·máo]】 【牦牛】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牛,毛长腿短,体格强壮,肉乳役兼用,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