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方言通解
沃洲山人编撰
【新 昌 方 言 通 解 · 正 文】
【第 三 卷: ai(哀) 韵】一、ai[ɛ]【[平]哀埃挨唉呆[上]嗳[去]挨嗳靉爱】 【哀ai(阴平)[ɛ423][《广韵》乌开切,平咍影·āi]】 悲伤,悲痛,悲哀。《广雅》:“哀,痛也。”《玉篇》:“哀,伤也。”《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忽闻岸上啼哭,乃是妇人声音,其声哀怨,好生不忍。”《新拍案惊奇·娱目醒心编》第一卷:“(封氏)说罢,哀哀痛哭。” 【悲哀】悲伤,悲痛,悲切。 【哀苦哀叹】苦苦哀告的样子;苦苦哀求的样子;苦苦叹息的样子。[例]看看其哀苦哀叹,罪过也罪过煞唻(看他苦苦哀告,太可怜了)。 【呜呼哀哉】啊呀!太悲哀了!泛指:死。旧时祭文常以“呜呼哀哉,伏维尚飨”结尾。[例]噶滴末事情办弗成如呜呼哀哉唻(这点点事都办不成的话那就死了)。《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黄老实在庐州,不上两年,害个病症,医药不痊,呜呼哀哉。”《拍案惊奇》卷之二:“便一把叉住喉咙,叉得手重,口头又不通气,一霎呜呼哀哉了。”《三刻拍案惊奇》第一回:“呜呼先生,我之丈人。……谨具薄祭,表我微忱。乌猪白羊,代以白银。呜乎哀哉,尚飨!”《平妖传》第 回:“只见李二头在下,脚在上,把头撞入腔子里去,呜乎哀哉,伏维尚飨。”《九命奇冤》第二回:“这凌宗客发了大财之后,安享得没有几时,就呜呼哀哉了。” 【埃ai(阴平)[ɛ423][《广韵》乌开切,平咍影·āi]】 灰尘,尘埃。《说文》:“埃,尘也。从土矣声。”又念文音a,见a(啊)韵卷。 【埃囗】(空格“左土右曹”字)。尘土,尘埃,垃圾。按:绍兴方言常用词,新昌方言偶有使用。 【埃囗垃圾】(空格“左土右曹”字)。灰尘垃圾之类。按:绍兴方言常用词,新昌方言也有使用。 【埃囗垃圾星】(空格“左土右曹”字)。很小的灰尘,尘粒。[例]偌窐多少干净唻,连埃囗垃圾星也无有一颗(他家多清洁呀,即使最微小的灰尘都没有一粒)。 【埃囗垃圾堆】1)灰尘垃圾成堆之处,垃圾堆。2)(喻)杂乱肮脏。[例]窐里造得象埃囗垃圾堆卬龌龊死唻(家里搞得象垃圾堆似的脏死了)。 【挨(一)ai(阴平) [ɛ423][《广韵》于骇切,上骇影·āi]】 接近,靠近。又音a,见a(啊)韵卷。 【挨材杠】扶在抬棺材的杠子上。新昌旧丧俗:死者出殡时,其儿子须披麻戴孝,手执孝杖,扶棺而行,称为“挨材杠”。这是古代挽棺风俗的演变。另外,“挨”有靠近、贴近之义,“挨材杠”即贴近棺材,表示与死者关系极其密切,生死不能离别。 【挨(二)ai(阴去)[ɛ45][《广韵》于骇切,上骇影·āi]】 靠,扶靠。《汉语大字典》:“挨,依靠。”[例]尔噶手勿要挨头我攀肩头(你的手不要靠在我肩膀上)。其挨头墙壁头一步步走归去(他挨靠着墙上一步步走回去)。 【挨拐杖】依靠拐杖(行走);拄杖,扶杖。[例]侬老唻 ,走路要挨拐杖唻(人老了,走路要拄拐棍了)。也说作“挨拐柱”。 【拐杖挨挨】拄着杖,撑着拐棍儿。[例]外婆拐柱挨挨出去头唻(外婆拄着杖出去了)。也说作“拐柱挨挨”。 【唉ai(阴平)[ɛ423][《广韵》乌开切,平咍影·āi]】 叹息。《汉语大字典》:“叹词。表示叹息。”又音a,见a(啊)韵卷第 页。 【唉声叹气】长叹短吁。明清小说中也写作“嗳声叹气”。《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这会子又嗳声叹气,你那些不足,还不自在?” 【呆(獃、騃)ai(阴平)[ɛ423][《汉语大字典》ái]】 见下。常音ngai,见本卷。 【呆(ai)呆(dai)呆(dai)】1)呆,傻乎乎;呆板,死板,不权变,不变化。《汉语大字典》“呆”字的注音有ái、dāi两音,都是“傻、呆板、不灵活”的意思,所以“呆(ai)呆(dai)呆(dai)”就是“呆呆呆”的意思。[例]尔噶侬喇呆(ai)呆呆(daidai)头何(你这人呀,傻搭搭的吗)?噶雨喇,呆(ai)呆(dai)呆(dai)介落弗歇介落牢头(这雨呀,傻乎乎的下个不停)。2)(引申为)多,太多,太多太多,多而为患。[例]噶日之间,我到方岩去喇,满山介呆(ai)呆呆(daidai)介噶侬;哪里是去看风景?是看侬头,是挤油(那天,我到〈永康〉方岩去,满山太多太多的人;哪里是去看风景,〈简直〉是看人,是拥挤、榨油)。 按:这种形式的语词可以称为“同形同义异音词”,就是说,字形相同,字义相同,但读音不同。这是由同一个字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不同语音掺杂联合形成的。这种形式的语词在新昌方言中还有一些,如:全皆(ji)皆(ga),为了区别读音,本文凡说作ga音的“皆”用“介”字借代;条(调)条(大),是“直率、直爽”的意思,为了区别读音,本文凡说作d'a音的“条”用“埭”字借代。还有一个民间故事,说徐文章为某戏台写对联,是: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人皆不识其奥妙。有人解释说,“盛”有z’en(成)z’ang(场)两读,要读作“成场成场成成场”,台上锣鼓之声也;“行”也有h’in(形)h’oang(杭)两读,要读作“形杭形杭形杭行行杭”,台下看客吵闹之声也。 【嗳(噯)(一)ai(阴上)[ɛ53][《集韵》于盖切,去泰影·ǎi]】 叹词。1)喊名时的应声。“张三!”“嗳!”按:《说文》:“唉,应也。从口,矣声。”现按新昌方言说上声的实际口音采用“嗳”字 。2)喊名时的发语词,相当于“喂”。[例]嗳!张三!尔过来即(喂!张三!你过来一下)。《九命奇冤》第一回:“嗳!看官们”。3)人声嘈杂时的发语词,相当于“喂”。[例]嗳!大家静即(喂!大家静一静)。4)简捷的招呼之词。[例]嗳!尔好(喂!你好)。5)有意略去姓名的招呼之词,表亲昵,是“爱”的口语化。如夫妻间常略去姓名以“嗳”互称。[例]嗳!我俾尔讲句话(亲爱的!我和你说句话)。按:这一意义的“嗳”是“爱”的口语字,表亲切。如:嗳,张三(亲爱的张三);嗳,尔好(亲爱的,你好);嗳,大家静即(亲爱的人们,大家静一静,或者:乡亲们静一静)。6)打断别人行为时的声音,表阻止或示意别人停顿。[例]嗳,尔慢丁,捯我讲两句(喂,你且慢,让我说几句)。 【嗳(噯)(二)ai(阴去)[ɛ45][《集韵》于盖切,去泰影·ài]】 叹词。突然想起什么时情不自禁的叫声。[例]嗳!我把雨伞哪顷掼掉唻啰(嗯!我那把雨伞什么时候丢失了呢)? 【叆(靉)ai(阴去)[ɛ45][《广韵》乌代切,去代影·ài]】 1)(云层、花絮、雪、灰尘等轻柔物)堆积、积聚、叠加的样子。《集韵》:“叆,云盛皃。”[例]乌云叆出来唻,快要落雨唻(乌云积聚起来了,将要下雨了)。 昨夜一场大雪,叆得三尺厚(昨夜一场大雪,堆积得很厚)。常得勿掸,灰尘叆得硕厚唻(经常不打扫,灰尘积得很厚了)。2)使积聚;使堆积。[例]俾坟头叆即其(意谓:在墓顶上加一捧土使堆高隆起)。3)充填,使平整,使结实。 【叆雪】积雪。[例]天介冷,夜头要叆雪唻(天那么冷,晚上要积雪了)。 【叆坟头】加土于墓顶,使垒起。 【叆地塘】以泥土充填地面的低窪处,使平坦。 【叆叇叇】云层很厚的样子。宋·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暮雨菲微,乱峰相依倚。” 【大帽子一顶一顶叆落来】把罪名一项一项的叠加在别人头上。帽子:喻罪名;大帽子:大罪名,这里有过分指责,不切实际的意思。 【爱(愛)ai(阴去)[ɛ45][《广韵》乌代切,去代影·ài]】 喜欢;珍惜;爱护;特指异性之间的恋情。 【爱惜】珍惜,珍爱。[例]钞票是辛辛苦苦趁来哬,要愛惜,无可(鱼搞)浪用(钱是辛苦掙来的,要珍惜,不能浪费)。《三刻拍案惊奇》第十六回:“原是独养儿子,父母甚是爱惜。”《醒梦骈言》: “父母只生得我一个,从小何等爱惜”。 【爱财】喜欢钱财。 【恩爱】夫妻间互相爱慕尊重。汉·苏武《诗四首》之二:“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又活活的把一对热剌剌的恩爱夫妻拆开。” 【爱人】夫妻间的一方。“人”说念文音s’en(仁)。[例]“其是尔哪侬?”“其是我爱人”(他是你什么人?他是我爱人)。 【谈恋爱】男女双方交谈、交往、相爱的过程。按:在新昌方言中,“爱、爱情、爱人、恋爱、相爱”等表示男女爱恋的语词现在虽有所应用,但旧时除了来自书面语词的“恩爱”外,是秘而不宣、讳而不言的。“爱慕”说作“喜欢”或“中意”,“相爱”说作“好”,“爱怜”说作“值钱”,爱之甚深则说作“倾心”。 【爱面子】珍惜声誉。《啼笑姻缘》第八回:“不过我爱一个面子,怕人家说我欠债脱逃罢了”。 【恩爱夫妻】互相爱慕尊重的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