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昌 方 言 通 解 · 正 文】
【第五卷:ei(扼)韵、uei(威)韵 】【 二、 uei (威) 韵 】 一、uei[uei]【[平]威尉萎痿委[上]委慰喂[去]喂[入]渨踒(崴)哙】 【威 uei(阴平)[uei423][《广韵》於非切,平微影·wēi]】 古代,父亲以严厉教育儿子,谓之严;婆婆以威力看管媳妇,谓之威;统称为威严。故《说文》曰:“威,姑也。从女,从戌”。 【威势】借助地位权力或武力而产生的震慑力。《三国演义》第三回:“卓自是威势越大”。《歧路灯》第 回:“衙役奉承官府,不过借官府威势,弄几个钱。” 【威风】来自书面语。如:威风凛凛。 【尉uei(阴平)[uei423][《广韵》于胃切,去未影·yù]】 念文音。如古代有“太尉”,现代军衔有少尉、中尉、上尉。又念白音ü,见ü(于)韵卷。 【萎uei(阴平)[uei423][《广韵》于为切,平支影·wěi]】 草木枯死,萎缩。《集韵》:“萎,草木枯死。”[例]株树萎落去唻(这棵树渐渐枯萎了)。《诗·小雅·谷风》:“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萎缩】人的机体(或内脏)外形缩小、功能衰减,谓之“萎缩”。如:肌肉萎缩、萎缩性胃炎、脑萎缩。 【痿uei(阴平)[uei423][《广韵》于为切,平支影·wěi]】 体力不支、精神萎靡。[例]其年青顷是个梁山好汉,食饭一陶镬,食肉一两斤,拖车一千八百斤,走路飞风,多少精神唻!曩时老唻,痿掉唻(他年轻时是个梁山好汉,吃饭一锅,吃肉一两斤,拉着千几八百斤的手拉车,狂奔飞跑,多么神气呀!现在老了,体力不支、精神萎靡了)。 【阳痿】通常指男性阴茎不能勃起或硬度、持续不足难以达到满意的性生活。 【委uei(阴平、阴上)[uei423、uei53][《广韵》于诡切,上纸影·wěi]】 “委”的甲骨文象谷穗下垂之形,或象女子低头跪坐之状,大概有委屈顺从的意思。秦小篆作“上禾下女”字。《说文》:“委,委随也。从女,从禾。”1)词语“委屈”习惯上说平声。2)念文音说上声,如:委员、委派,委托。 【委屈】1)错怪。[例]噶件事情,我委屈尔唻(此事,我错怪你了)。2)被错怪;(因被错怪而)内心感觉冤屈。《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这五儿心内又气又委屈,竟无处可诉。”3)亏待。[例]只得自委屈自(只能自己亏待自己)。《啼笑姻缘》第九回:“你见他受了委屈,都得打个抱不平儿。” 【慰uei(阴上)[uei53][《广韵》于胃却,去未影·wèi]】 念文音。安慰,安抚。《说文》:“慰,安也。”如:安慰,慰问。 【喂uei(阴上、阴去)[uei53、uei45][《玉篇》於韦切·wèi]】 又音uai,见uai(煨)韵卷。 【渨uei(阴入)[uei?5][《广韵》乌恢切,平灰影;又乌没切·wēi]】 沉没于水,淹。《说文》:“渨,没也。从水,畏声。”[例]其去蒙水库头挎鱼,渨蒙水下唻(他去在水库里捉鱼,淹在水里了)。 【渨杀】溺水而死,淹死。也说作“渨死”。[例]有个小侬去淜水浴,渨杀唻(有个小孩去游泳戏水,淹死了)。运道好末倒落黄河也勿会(合说“晦”)死,运道勿好末阳沟坑头也会渨杀(运气好呢即使跌下黄河也能生还,运气不好呢就是跌在水沟里也能淹死)。 【渨沦鸡】浑身被水浸泡淋湿的鸡。(喻)被水浸泡淋湿的人。[例]夹大雨介逃归来哬,淋得渨沦鸡介啯(冒着大雨跑回来的,淋得浑身湿透的鸡似的着)。 【踒(崴)uei(阴入)[uei?5][《集韵》邕危切,平支影·wēi]】 《说文》:“踒,足跌也。从足,委声。”就是“脚腕关节部位的肌肉腱一瞬间突然扭伤”的意思。[例]脚踒既去(脚腕部的肌肉腱一瞬间突然扭伤了)。此字很少用,现多借用“崴”字,《汉语大字典》:“崴wěi,(脚)扭坏,扭伤”。又音ü(阴入),见“ü(于)”韵卷。 【踒去】1)特指脚腕部肌肉腱一瞬间突然扭伤。[例]脚踒去唻(脚腕部的肌肉腱一瞬间突然扭伤了)。2)也指其它身体关键部位突然挫伤。[例]腰骨踒去唻(腰部的肌肉腱扭伤了)。头颈踒去唻(脖子扭伤了;若在睡觉时扭伤脖子,则叫“落枕”)。手掌头踒去唻(手腕关节扭伤了。按:新昌方言“手掌头”有二义:手腕关节处;肘关节处。此例句指前者。 【哙(噲)uei(阴入)[uei?5][《汉语大字典》wèi]】 吞咽声。《说文》:“噲,咽也。”又音gua(娃 入声),见ua(娃)韵卷。 【哙嘞嘚】拟声词:喉咙吞咽食物的声音。旧时给小儿喂食,大人常说“哙嘞嘚,咽落去”(意谓:吃下去吧)。旧儿歌:一个粽,四只角,解缚褪壳,哙嘞嘚,咽落(一个粽子,四只角,解开束缚的绳子褪去包裹的外壳,〈吃进嘴里〉“哙嘞”一下,咽下去)。 二、guei[kuei]【[平]规轨龟归[上]鬼[去]贵桂桧会癸[入]骨哙】 【规(規)guei(阴平)[kuei423][《广韵》居隋切,平支见·guī]】 1)画圆的工具,现叫圆规。古代建筑圆坛形,在中心打一桩,系一长度为半径的长绳绕场一周刻下痕迹。2)(引申为)法度。如:法规、规则、规定。 【规矩】1)制作圆形或直角形器具的工具。规:制作圆形的工具,圆规;矩,制作直角形器具的工具,角尺;角尺是旧时木工必备工具,其短边三寸长边四寸,两边之间的斜线必为五寸。如成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引)法度,规则,规定,限制,要求。[例]伢小时候,伢爹娘是规矩龙钟多猛哬(我们童年时,我们父母对我们的规定、限制、要求是很多很多的)。《红楼梦》第七回:“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啼笑姻缘》第四回:“站着说话,又不成个规矩。”也说作“规规矩矩”。[例]伢学堂头是规规矩矩多猛哬(我们学校里是规定、限制很多的)。3)能遵守法度,能遵守传统礼仪;尤指待人处事符合传统礼节。[例]噶小侬规矩哬(这孩子行为有礼貌的)。也说作“规规矩矩”。[例]噶后生规规矩矩,呆好头(这小伙子有礼有节,很好着)。 【有规矩】有法度;有家规,有家教,有教养。也说作“有规有矩”。反之则说作“无有规矩”、“无规无矩”。 【犯规矩】违反规定,不遵守制度。《啼笑姻缘》第七回:“何必一定要去犯规矩呢?” 【循规蹈矩】遵守法度,遵循规矩。《歧路灯》第一回:“将丹徒本家小学生循规蹈矩的话,说了一遍。” 【轨(軌)guei(阴平)[kuei423][《广韵》居洧切,上旨见·guǐ]】 1)车痕,轨迹。古代都是众人行走形成的泥土道路;后世乃有车辆,车辆碾轧在众人行走形成的泥土道路必留下车轮碾轧的痕迹;谓之“轨迹”。故“轨”从车,从九;九,弯来弯去来来回回之车轮痕迹也。《说文》:“轨,车彻也。从车,九声。”(引申为)车辆行驶的道路。《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说的是秦始皇要求车辆宽度统一,以便于建筑与车辆宽度统一的道路。2)(喻)法度,规矩。如:常轨,越轨。 【铁轨】供火车行驶的钢铁轨道。也叫铁路。 【出轨】1)火车脱离轨道。也说作“脱轨”。2)人的思想行为越出法度或道德限制。 【有轨电车】1)旧称以电力驱动的、在铁轨上行驶的市内公交车辆。据说,有轨电车最早兴建于1881年的柏林,我国1908年3月从上海英租界静安寺至外滩开出了第一辆有轨电车,车前端有铜铃,行驶时发出叮当叮当声以示行人避让。后来,被无轨电车所取代。2)在铁轨上行驶的电动列车。按:由旧时的以煤炭为燃料蒸汽机列车(称“火车”)发展为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列车(习惯上也称“火车”)又发展为以电力驱动的列车或高速列车(习惯上也称“火车”),现称“动车”。 【无轨电车】一种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市内道路公共交通工具。 【龟(龜)guei(阴平)[kuei423][《广韵》居追切,平脂见·guī]】 念文音:爬行类龟科动物的总称,多生活于水域,也有生活在山间潮湿地带的,耐饥渴,生命力强,有活之百年以上者。念白音jü(居),见ü韵卷;又念白音jie(阄)。 【龟板】龟的腹甲,可入药,有滋补作用。 【归(歸)guei(阴平)[kuei423][《广韵》举韦切,平微见·guī]】 念文音。念白音guai,见uai(煨)韵卷。 【当归】中药名,主补血活血,能改善血液循环,属温补性药物;新昌民俗常以当归与黄芪、杞子、米仁、黑枣(或红枣)、甘草等配伍熬炖鸡汤(加盐)作为补品食用。 【鬼guei(阴上)[kuei53][《广韵》居伟切,上尾见·guǐ]】 念文音。念白音jü(举),见第“ü(于)”韵卷。 【贵(貴)guei(阴去)[kuei45][《广韵》居胃切,去未见·guì]】 念文音。念白音jü(据),见ü(于)韵卷。 【贵州】省名,与湖南、广西、四川、云南毗邻,省会贵阳市,简称“黔”。 【珍贵】宝贵。 【贵姓】用于问别人姓氏,“贵”是敬辞,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例](甲问)“贵姓?”(乙答)“免贵姓杨”(“〈你〉尊姓?”“不用客气,〈我〉姓杨”)。
|